成龙多次“改名”有故事,除了陈港生,你还知道什么?

在以前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电影是个让大家可以迅速知道最快的窗口。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想尽一切办法拼命去电影业。但是有的人天生有明星的运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名扬四海。比如李小龙,小时候就出生在演员世家,有很好的平台去演戏,从小就是童星。后来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不行,开始学习太极拳,拜师著名武学家叶问,最后还成了武术家,同时,在电影行业也有了一定的地位。像《精武门》《猛龙过江》现在看着还很过瘾。

成龙多次“改名”有故事,除了陈港生,你还知道什么?

不过,像李小龙这样的身世和运气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是有一些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成功的。今天,我们聊一下喜剧功夫明星成龙。他的经历其实也算是一部励志史了,在李小龙风头正劲之时还做个李小龙的替身,因为成龙以前也学过武术,有一定的基础,加上自己对自己够狠,所以选择做了武替。想来也是没有办法,成龙的出身可没有李小龙好,只能从最基层干起。不过,成龙有现在的成绩可能和他的名字有关系,他的名字也有很多故事。

成龙多次“改名”有故事,除了陈港生,你还知道什么?

首先成龙原名叫陈港生,因为他出生于香港,当时起名字又比较随意,有句话“名字起的随意,好养”,爷爷就给他起名陈港生。小时候因为喜欢打架,上了一半学就没有再上了,1961年拜师于占元,于占元给他起名叫元楼,当时和洪金宝(元龙)、元奎、元彪等合称为“七小福”,个个武术功底了得,拍戏发展的也不错。当时,师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好,有时候成龙会用“元龙”这个名字,洪金宝作为师兄也不会介意。

成龙多次“改名”有故事,除了陈港生,你还知道什么?

1973年,李小龙死亡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不是因为死因有多少,主要是世界上少了一位武术家和电影艺术家。1976年,成龙被签入罗维公司,签入的初衷是罗维想把成龙打造成“第二个李小龙”,因此,将陈元楼这个名字改成“成龙”,有成为李小龙的意思。但是,李小龙在观众心目中已经无可替代了,谁来模仿只能当个影子,刚开始拍《新精武门》不是很成功。模范李小龙不成,只好做自己,幸好有《蛇形刁手》和《醉拳》这两部影片为其量身定做,开创了一个功夫喜剧的新篇章。

成龙多次“改名”有故事,除了陈港生,你还知道什么?

有了自己的演出特点,成龙以后的电影之路越走越顺,慢慢地走向了国际,大家对成龙这个名字也比较认可,就没有再改名了。现在的成龙不仅自己出名,还成了有名的“大善人”,做慈善、搞捐款,做了很多好事,人还送了个“大哥”的称号。可能也就是儿女的事情让他有点头疼,其他的事情还是比较顺利的。

成龙多次“改名”有故事,除了陈港生,你还知道什么?

你喜欢成龙这个名字吗?对于成龙的经历,你觉得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