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公布本省海蜇回捕情况

今年我省共放流伞径10毫米以上海蜇苗种8.34亿只,同比增加46.43%。经过1个多月的生长,渤海于7月15日开捕,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于7月20日开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7月30日,全省累计投入海蜇回捕渔船1868艘,回捕海蜇8933吨,同比增长 0.15%,创产值6966万元,同比增长19.98%。从开捕后生产情况看,今年我省海蜇总体资源量较去年同期相当,但资源分布不均,不同海域产情差别较大,且个体规格较去年同期偏小。

截止到7月25日,渤海回捕海蜇3115吨,同比增加74.29%,产值3266万元,同比增加88.25%,与常年相比仍属于资源较差的年份。渤海海蜇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部的滨州以及东营北部近海,开捕后一般单船日产在200公斤-1500公斤,最高日产达5000公斤,规格在2公斤/只-10公斤/只,鲜蛰卸港价格5元/公斤-12元/公斤。莱州湾海域因受海月水母和霞水母旺发的影响,海蜇资源量较少,开捕后一般单船日产30公斤-100公斤,最高日产达300公斤。

截止到7月30日,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回捕海蜇5818吨,同比减少18.38%,产值3700万元,同比减少11.23%,属于资源一般年份。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海蜇主要分布在丁字湾以东的海阳、乳山、文登等放流海域,开捕后一般单船日产在500公斤-1500公斤,最高日产达10000公斤,规格在2公斤/只-10公斤/只,鲜蛰卸港价格7元/公斤-12元/公斤。

总体来看,今年影响我省海蜇回捕产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部分海域有害水母旺发,影响了海蜇的摄食与生长;二是因走政府采购程序,延误了海蜇的最佳放流时间,海蜇入海生产期较短,个体偏小;三是今年放流海域水温较往年偏低2-3℃,影响了海蜇的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