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區「特色科室+衛生院」醫聯體模式讓基層羣衆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便捷價廉的醫療服務

原州区“特色科室+卫生院”医联体模式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原州区“特色科室+卫生院”医联体模式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近兩年,原州區認真貫徹落實區、市黨委政府關於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服務群眾、方便群眾和務實高效的原則,不斷創新機制,積極探索“特色科室+衛生院”醫聯體新模式,由原州區人民醫院特色科室託管鄉鎮衛生院(或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破解了“醫聯體”聯體不聯心的問題,有效提高了醫聯體成員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效率,建立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醫療服務新機制,實現了區域醫療資源百姓共享、區域醫療信息互通互聯、區域醫療服務同質的目標,讓基層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便捷、價廉的醫療服務。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底,原州區人民醫院共下派醫師45人,協助4所鄉鎮衛生院和3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診病人28萬人次,實施理論培訓70次,完成技能培訓60次,開展疑難病例討論26次,家庭醫師簽約7.2萬人;各類慢性病管理8000人,隨訪3360人次;上轉患者350多人次、下轉患者183人次,精準治療29人,指導康復治療1557人次,實施健康教育4000多人次,提供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指導600人次,免疫接種406人次;培訓醫技檢驗人員18名,業務技術骨幹45名,床位使用率增長了25%,均對接開通了心電圖、DR、CR片遠程會診系統。下派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還積極參與了基本醫療保障進社區活動,為社區居民上門進行健康體檢和簽約服務。

原州區“特色科室+衛生院”醫聯體模式,為固原市及全區推進醫聯體改革探索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在2017年自治區醫聯體推進會上,原州區做了交流發言。其經驗做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創新醫聯體組建模式

根據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際需求,由原州區人民醫院採用兩個臨床科室聯合託管一所鄉鎮衛生院和一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延伸為本科室分診點的方式,實行人、財、物統籌整合。即骨科、婦科聯合託管三營中心衛生院;普外科、神經內科聯合託管張易中心衛生院;產科、消化內科聯合託管寨科中心衛生院;中醫科託管河川鄉衛生院;康復科託管文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神經內科託管宋家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呼吸內科託管和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種特點和工作性質,將工作人員分成兩大組,一組為公共衛生組,除負責鄉鎮或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原州區衛計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指標外,還常年進村入戶和到社區居民家開展轄區內居民的簽約服務及慢性病管理工作,使簽約率達到100%,慢性病管理率達到100%;一組為醫療組,把社區慢性病門診和衛生院普通診療門診、住院部等由託管科室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生定點輪流值班,與衛生院、社區留守人員共同做好轄區簽約患者、慢性病患者和各類就診患者的診療服務。

二是創新醫聯體管理機制

成立由原州區人民醫院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的科長、各臨床醫技科室的主任、加入醫聯體的鄉鎮衛生院院長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總院質控科,由分管副院長任辦公室主任,質控科科長任辦公室副主任,協調解決醫聯體內出現的問題。聯盟後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對外名稱不變,對內按原州區人民醫院分院的運行模式運行。分院的內部運行機制、分配機制、考核機制納入總院統一集中管理。分院的負責人由總院提名,報原州區衛計局任命後,負責分院日常業務工作的開展與管理;由分院推薦一名預防保健人員擔任分院副院長,全權負責分院的各項公共衛生工作。分院的科室設置、人員配置、科主任、護士長的聘用由總院提出方案,經總院院委會研究同意提交分院確定任用。分院原有的公共衛生服務組織機構職能不變,人員調配須經總院院委會研究決定。其工作績效受原州區衛計局和總院的統一考核評比,由總院負責兌現獎懲。總院根據分院的事業發展規劃與分院簽訂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參照總院制定的綜合管理目標任務、績效管理、醫療服務質量量化考評等辦法,對分院下達年度工作目標及任務指標,經考核後對分院實施獎罰。分院依據年度目標責任書要求,將各項任務指標分解到相應的科室和個人,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考評,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對科室和個人兌現獎罰與績效工資。

三是創新醫聯體服務機制

總院根據分院的發展規劃,按照分院的實際需求,幫助建立和完善相對較薄弱的臨床、醫技科室,每年派出相應的技術骨幹到分院工作。通過組織開展崗位技能練兵,“一對一”的傳、幫、帶等多種形式,儘快提高分院醫護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以最短的時間讓相應科室發揮技術優勢。總院義務承擔鄉、村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分批分期選送到總院進修學習,並選拔優秀醫師外出赴“三甲”對口支援醫院培訓學習。總院成立心電、影像、檢驗會診中心,將各分院上送的檢查檢驗資料及各類標本,及時分類處置,並將報告按時發送到分院,分院醫師接到檢查結果後實施治療。按照分級診療原則,分院將不能治療的患者及時上轉到總院,總院把康復期患者按時先轉到分院,杜絕分院將患者不通過總院上轉到其他醫院或介紹到其他醫院治療,實現分級診療規範化。

四是創新醫聯體服務內容

託管科室與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開展六個方面的服務內容。第一,開展業務指導。採取定點坐診、開展業務講座、示教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技能操作培訓、規範門診申請單、處方和住院部病歷書寫等方法措施,加強對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綜合業務指導,提高其綜合珍療水平。第二,幫建空白科室。幫助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檢驗、心電圖、B超室、放射科、綜合住院部等空白科室。第三,規範各類診室。規範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診室、治療室、預防接種室、中西藥房等。第四,推廣適用技術。向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授包紮、穿刺、導尿、換藥、骨折外固定、急救技能技術等適用技術。第五,打造特色科室中醫館。對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同一標準、同一格調、同一顏色建成一所規範化的中醫館。第六,完善信息化建設。通過衛生雲,將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和財務管理系統與總院對接,建成了總院與分院共用一個診療目錄和藥品目錄,處方在醫聯體內互相流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原州區政研室 供稿)

監製:郝彥暉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