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導讀:據調查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而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為什麼這些中小企業這麼難存活,看看這些原因你都瞭解過嗎?

大家都能想到資金困難、技術儲備少、招人困難等等諸如此類的原因,而實際上呢?

1、中、小企業能創造價值的員工太少

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核心目的就是利潤,如果公司賺不到錢,自然很難存活。公司是一個集體,這個集體中必然有一部分能直接給企業帶來利潤,有一部分不能直接給企業帶來利潤。能直接獲得利潤的比如:生產人員、營銷人員、研發人員的,他們是直接創造價值的。不能直接帶來利潤的主要是管理人員:行政、人事、財務等,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保障企業正常運行,他們不直接給企業帶來利潤並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支出。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調查中我們發現那些不賺錢的部門作用都很大,看上去不可或缺。而那些能創造價值的人員反而特別容易被人取代,刪減、替換的頻率非常高。以至於造成很多公司能直接帶來利潤的部門並不很大,且利潤率也不高,卻養著一個龐大的管理機構,不賺錢的員工越來越多,賺錢的員工越來越少,比例懸殊越來越大,不久就入不敷出漸漸病入膏肓。

2、經營範圍太廣,資源過於分散,不夠專注。

曾經接觸過一家公司,公司規模非常小,大概30個人不到,但該公司號稱是一個集團公司,涉獵財務管理、置業管理、金融、信息科技、文化傳媒等八個行業領域,每個行業領域人員配備很少,員工基本素質也都不高,能力有限(老闆資金不足,請不起高價核心管理人員),每個行業做得都是蜻蜓點水,每個行業能帶來的收益都少得可憐,基本是拆東補西的狀態,連續虧算幾年,最後倒閉。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這個老闆看到什麼賺就註冊什麼公司,撒大網但是沒有聚集資源,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在什麼行業都不佔優勢甚至一直虧,這種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主不倒閉恐怕很難。

3、關注管理,忽視效益

小公司根基小,在弱肉強食的商場,能夠生存下來盈利才是王道。大企業不一樣,大企業有巨大的根基能撐住大局。如果小企業一天到晚討論加強內部管理、強化公司結構等,哪來的時間創造收益,怎麼讓員工吃飽飯?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我們知道很多大企業強調“管理出效益”,但是,很多小公司也跟著盲目推崇這種形式,每天讓營銷人員填寫一道道“花裡胡哨”的報表,參加各類員工日常紀律測評考試,讓員工花大量的精力應付這些所謂的“管理測評”忽視真正的業績。然後,責難那些所謂的“低素質”員工,剋扣他們的工資,辭退重要員工……讓營銷人員不勝其煩,最後進入死循環。

4、員工管理問題

其實,小企業人員不多,基本一覽無餘不需要像大企業那樣搞那麼多的績效考核管理、員工紀律測評……有些時候,管理過頭很可怕。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小公司有大志向是好事,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永遠是小企業發展的王道。中國很多小企業的老闆都是懷揣著所謂的“大企業”思想自以為了不起,大搞特搞……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的中小企業難以生存的主要內因,完全是可控的!

如何改變這些實際的狀況,讓有價值的員工創造更多的價值,讓二線部門實現資源整合提升效能,讓中小企業增效降耗。

通過多方瞭解,推薦以下這些模式可以幫組中小企業對績效的管理,更為強勁的激勵機制助力中小企業成長。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組合使用這些模式,實現短、中長期企業效益。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例 某企業銷售崗位KSF設計:

中小微企業生存難,關鍵的難題是?

如此進行設計的原因是?

營業額10000元,獎勵15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15元;

毛利率每增加0.01%,獎勵5元;每少0.01%,少發5元;

準時回款率,每上升0.1%,獎勵5元;每下降0.1%,少發5元;

可控費用率,每下降0.01%,獎勵5元,每上升0.01%,少發5元;

....不難發現,通過設立K目標後,將崗位的價值得以最大化的提升,實現多勞多得。

對員工來說,

1、我做的每一項有產量的事情都能夠得到相應的薪資回報

2、做的越多,得到的越多,那我自然願意去幹

3、 薪資是由數據說話,這樣也就防止了有聯繫的人拿的更多的不公平現象

對企業來說,

1、職工有了作業動力之後,對企業的贏利貢獻也會更大

2、防止了養“閒人”的情況

3、職工在別的地方拿到更高薪資的可能性降低,企業人才流失率也會降低。

設計KSF時,更著眼於以下5點:

1、彈性大、寬幅增效。

2、高績效高薪酬。

3、利益趨同。

4、激勵短期化,快速見效。

將管理者轉化為經營者,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通過激勵機制設計,能快速實現效能增產的目的,更可以使大量優秀的員工發揮更大的價值,同時淘汰不合格的員工。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想要詳細瞭解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可以私信,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