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常年浸润在A股的老股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成一派的投资逻辑。

比如MACD死叉,绝对不买。

MADC死叉发生在长、且短均线同时趋势性向下时,短线跌破长线。

比如布林线突破上轨线,绝对不买。

布林线突破上轨线,就意味着进入超买区,是卖出信号;反之,跌破下轨线,意味着进入超卖区,是买入信号。上下轨线代表着股价安全运行的最高价位和最低价位。

比如M1增速目前处在历史底部区域,或许就是介入市场的时机。

MACD和布林线是看技术面的老司机常用指标。

那M1又是什么指标?

说通俗点,M1是可以表征上市公司现金流的流动性指标。

我们知道,流动性指标对于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而通常,流动性指标分为两种,一是来自市场参与者,这可以用

成交量和外资资金流入(包括但不限于QFII、陆股通等)等维度指标来衡量,这也是客官每日必关注的数据。

另一种流动性则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如何去判定4000余家上市公司经营现状或现金流?逐一去翻财报,固然可以锤炼基本面研究的基本功,但等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都了然于胸时,恐怕A股牛熊已转换数轮。

那是不是没有捷径可走?

M1就是这可以解百忧的神器指标。

我国的货币层次按照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对货币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M0=央行发行的货币减去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库存现金

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部队、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

M2= M0+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一言以蔽之,M0、M1和M2,按照流动性由强到弱逐级递减,累计之和即代表国内目前货币供应量的总和。

那为什么独独M1这么重要?

原因有二。

其一

过去银行都是“以存定贷”,M1的增速往往对应的是企业信贷的增速。信贷提速反应出的是需求的增加,往往发生在经济基本面改善期。

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其二

M1的核心构成是企业的活期存款,衡量的就是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情况。而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恰恰又是A股市场的投资基石。M1增速高,代表着流动性的宽松,企业盈利好转,对股价估值有提升作用。

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其实M1对于投资老手来说并非新鲜词汇。早在2013年前,市场甚至有“M1定买卖”之说。

从数据来看,在2013年以前,M1增速与市场走势呈现高度相关的特征。

特别是M1增速见顶,往往也是牛市顶点的前夕;M1增速见底,或许已经处在黎明前的黑夜了。M1曾一度被认为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指标。

1996-2012年 市场与M1呈现强相关性

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数据来源:wind,1996/1-2012/12

然而,2013年之后,M1就跌落了指引市场走势的神坛。

原因就在于,2013-2016年期间,以影子银行为首的表外融资业务蓬勃发展,而M1主要衡量的是表内的流动性,这已超出了M1衡量的边界。M1已经失去了表征流动性、信贷增速和市场现金流的能力。

2013-2016年 市场与M1呈现弱相关性

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数据来源:wind,2013/1-2016/12

2017年,金融去杠杆的暴雨骤然而降,驱赶大量表外资金回表,也让M1这个尘封已久的指标再次凸显出它的表征意义。

2017年以来市场与M1增速重新呈现正相关性

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数据来源:wind,2017/1-2018/5

历史来看,在M1同比增速达到20%及以上时,企业的资金状况往往达到峰值,往往预示着A股市场或达到中期顶部区域;而M1回落至8%以下,则往往意味着企业层面的流动性进入困难时期,往往预示着A股中期底部区域的到来。

一招鲜吃遍天,曾经大杀四方的它又回来了!

今年3、4月M1增速持续跌破8%,分别为7.1%和7.2%,处于历史地位,逐渐走向本轮M1收缩的底部。M1何时走出增速底部区域,或许就是2015年大熊市之后市场重见艳阳天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