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42年河南人逃荒选择去陕西?

驴友珊姐


1942年对于河南大部分地区来说,是一个灾年。在抗战进行到最艰苦的1942年时,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300万人死于饥饿。

而大约300万的河南人为了活命,走上了逃荒之路。

在天灾、人灾造成的灾荒年里,为什么河南人的逃荒选择去陕西呢?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河南基本上是三面环敌。

当时的河南111个县中,日军“华北方面军”就占据着43个县城,它们主要集中黄河以北。国民党军队控制着的68个县,主要都集中在豫中和豫西。

也就是说,河南的北面和东面都是沦陷区,被日本军队严密地封锁着。而南面是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的控制区。从这看来,河南基本上是三面环敌。

大饥荒发生后,日本侵略军为了保证自己占领区的稳定,加紧了三个方向上的封锁,禁止灾民向河北以及山东流动。

并且还出动了部队将灾民向国统区、向抗日根据地驱赶。就是为了让国共两党控制的区域经济崩溃。
为了活命,河南的灾民只能通过豫西再向西逃亡,或者进入太行山区,或者进入陕西。

陕西的地理位置和陇海线路的通畅,是灾民逃亡的首选。

河南三面被日寇包围, 而当时离河南灾民最近且暂时安稳的地方就是西边的陕西,陕西的地理优势是决定灾民逃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时的京汉铁路线被毁,而陇海铁路线郑州以东被占领,但是洛阳以西是可以通车的。步行逃荒路途远,需要的时间也长。有火车,就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从洛阳乘火车到西安只需要14个小时,这比步行要快的多了。所以西逃陕西就成了灾民们的首选方向了。他们可以先到洛阳,然后再乘火车逃难到陕西。

政府的引导和铁路的指向,也为灾民们指明了逃亡方向。

自古救灾就是“移民就粟”之法,而当时的陇海线就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所以当时政府就引导灾民们通过陇海线路,有计划地实现大规模的移民,陕西就成了最佳的目的地了。

而且当时灾民可以免费坐火车,每天火车大概可以运送3000人。坐不上火车的人,虽然看不懂路标,只知道大概方向。

但是这条铁路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路线图,那些扒不上火车的灾民,可以沿着陇海铁路线步行向西前进。这样也不会迷失方向了。

政府还在沿途中设立了大量的救助站,灾民们自是愿意一路向陕西的方向逃亡。

再加上陕西人民的热情,和有大片未经开垦的荒地。

陕西人自古豪爽好客,有包容的胸怀。他们不排外,因而河南人去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被拒之门外。

两省的民间交往本来就非常密切,大难当头,河南人奔陕西去,也是内心的意愿。

陕西省的人口也相对较少,有大片未经开垦的荒地。这样可以供灾民们安家落户,从事农业生产。这对于人均土地较少的河南灾民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由于陕西省的支援,让这些逃亡的河南人得到了救助。一方有难,他方助。

历史证明了人们的团结,也证明了陕豫两省人民心连心。逃往陕西的河南人,许多壮丁也参加了抗战的队伍,与陕西军民一道抗击日寇。

这种团结的精神,也正是需要现在的我们继续把它发扬光大。


有书博物馆


世界最大的误会,看看历史,河南,陕西一只是华夏文化政治中心,繁荣昌盛。都是别的地方人向往河南。从宋朝的蒙古之乱,河南人才有了往外走的历史,在加上个1942,在现在河南出来打工潮。大家心目中以为河南一直很穷很倒霉印象。真正河南历史是,河南一直很繁荣。别的地方大都是鬼都不愿意去住的地方。拿1942说事的人百分之九十是不懂中华历史的野人。因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他们就知道几百年的历史,而这几百年正是河南最倒霉的时段。你说河南人去陕西,简单的没法在简单。文化相同,陕西跟河南文化都是相同的华夏文化,连接的非常好,河南人去了不会有文化冲突。一个地域容纳另一个地域的人,首要条件就是文化必须相同,这是不变的道理。


木秀于林9369


我不太理解,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提过,竟然没有通过;

我不太理解,题下的回答里,有大部分就是信口开河,却引起太多的共鸣。

我来回答,1942年,为什么河南老乡大量地逃亡陕西?第一,先看这一年河南发生了什么。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大概就写了这个内容,日军入侵加之天灾,比如水灾蝗灾等等,导致河南人无法活下去,于是只有选择了逃离故乡奔向异乡。能去哪里?战火纷飞的这一年,中国只有西南和西北还可以栖身。而黄河流域,因为生活和生存习惯相近相同成为最可能的逃难选择。但是山东早早沦陷了,山西也在半沦陷,只有潼关外的陕西甘肃宁夏可以作为最后目标。

最关键的一条,陇海线是通的,从东边过来的河南老乡,可以选择陇海线火车来到陕西。这可能是最快最大规模的逃难方式了。

整个抗战八年,河南人向陕西逃难了八年。历史告诉我们,陕西人为了接纳河南老乡,克服了如何大的困难!在支援全国抗战的大背景下,在军队大量屯驻的条件下,伸开了广阔胸怀接纳了河南同胞。岂止三百万人!

举个例子,1943年前后,小小的潼关驻军达到十万多人,有一度,军队竟吃光了河里和井里的水。不得不另觅水源。

我要讲个最悲惨的故事给各位,抗战最艰苦的最后三年,满载河南难民的火车要通过潼关进入陕西,因为无数人躲避日军的飞机和来自运城的大炮轰炸,都拥挤在车厢内外,包括车顶。火车在轰炸间隙开动,等到汽笛响再躲到防空洞,防空洞太低,人太多,火车启动太突然,有几次,车顶上的人被生生挤成肉糜在防空洞和火车顶之间。

这就是历史。但豫陕人民挺过来了,挺到了小日本被干掉。

河南人去了哪里?

只要进了潼关,河南老乡马上就可以住下来了。沿陇海线,陕西的渭南,铜川,商洛,汉中,宝鸡,甘肃的天水,兰州,一直到迪化(乌鲁木齐),火车一路向西,一路留下河南老乡。他们驻足生存,一直到今天。

有些陕西城市的官话,比如西安道北,纺织城,比如铜川,比如宝鸡,就是河南话。

为什么陕西能够在抗战中没有被攻陷而幸存?

当时全国大部国土沦陷,国民政府希望保存西北和西南作为翻身资本,第二,最重要的,当时国共都把遥远的北方的苏联,看成是支持中国抗战的坚刚盟友,希望利用依托苏俄,把西北保存建设成向日本反攻的最后基地。

当年日军飞机从山西运城的机场出发,狂轰滥炸了许多地方,陕西的西安,安康,汉中,宝鸡,甘肃兰州,天水等等,但都没有攻陷西北这个坚固的大后方。

感谢国军胡宗南部,感谢陕西军人,感谢地方各种杂牌力量,感谢八路,感谢老陕人民。没有你们当年的英勇抵抗,哪里有豫陕人民的战时安宁生活。

这一年11月,著名的美国福克斯电影公司摄影记者托泽,《芝加哥日报》记者史迪尔等,随同英国议会访华团来西安,后来到兰州等地,就是采访抗战中的中国军民,看看中国大后方牢靠与否。

戊戌仲春逍逍客于古长安


逍逍客说


不止1942年,整个清末民国时代,河南人遭遇饥荒逃荒去陕西很多。

陕西一是紧邻河南,两地相距很近,交通在当时条件下算比较便利。清末民国和现在不同,汽车和火车都不普及,且对一无所有的贫苦灾民也过于昂贵。贫苦灾民逃荒靠的也就是自己的双脚,能够远行的距离有限,肯定要尽量往近的地方走。

(清末灾民)

二是陕西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治回乱中,人口损失极大。清末民国,陕西的人口还没回复,人地矛盾相对不突出,部分地方人口稀少,接纳新人口的能力较强。

1882年,河南南阳府邓州的一户人家逃荒来到陕西富平。陕西富平当时人烟稀少,有大量荒地,这户人家在此安顿下来开荒种地繁衍生息,立足下来成为新的陕西人。

这户人家的经历,就是清末民国无数从河南逃荒到陕西的河南人的缩影。河南陕西是一家,今天的陕西人,有不少部分祖上和这户人家有着相似的经历。


仁勇校尉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持久战阶段。当时的河南已经是抗战的最前线,华北、东北等地都已经沦陷。在此时,身为抗日战争战场的河南省已经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偏偏,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大蝗灾、大饥荒,老百姓纷纷逃难。

当时,许多家庭选择逃往陕西。一是,往陕西的交通便利,河南人可以坐火车进陕。国民政府也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如可以免费做火车去,还给每人象征性地发几元钱。政府的遣送也是通盘考虑,毕竟陕西毕竟富庶,而且,政府西迁,可以对灾民有所照顾。

因而300万灾民流亡各地,陕西是首选之地。


二是,陕西人自古豪爽好客,有包容的胸怀。所谓的不排外,因而河南人去的时候,不用担心被拒之门外。两省的民间交往本来就非常密切,大难当头,河南人奔陕西去,也是内心的意愿。

历史证明,陕豫两省人民心连心,逃往陕西的河南人,许多壮丁参加了抗战的队伍,与陕西军民一道抗击日寇。如著名的长达三年的中条山保卫战,有许多河南人为保卫国土壮烈牺牲。


老照片


1942年的河南大灾荒,据说有300万人逃离河南。其实,不止陕西,山东、江苏、湖北,皆有河南灾民投亲寻戚。惟山西、湖南两省,接收河南灾民最少。

灾民选择去陕西,一,从河南进入关中平原,路途相对易行;二,关中人民虽尚武但更崇文,礼仪之乡,重义气,排外的思想并不严重;三,关中地区历来还算富庶,能解决一部分温饱问题。

其实,每个省的人民心中,对其他省份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关键时刻选择谁,就是一种信任。当年冯玉祥的西北军,只收鲁、冀、秦、豫子弟,这几省人民之间原本就非常友好。

不论选择去哪里,原因都差不多,一是容易去,二是容易待。八百里秦川,本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自有一种母性包容在其内。

为什么山西和湖南接收灾民最少呢?实在是没人愿意去。当然了,不是指现在,而是旧时代。旧时代的山西,名声不太妙,以“小气”著称。旧时代的湖南名声更不妙,土家族人相对于汉族人来讲,排外思想很重,兼之三湘四水盗匪横行。灾民逃难是想活下去,而不是换个地方去死嘛。

河南人到了陕西,与当地人民相处融洽。其实,自古两省人民关系就不错,胡辣汤就是由河南人传至陕西的。而且,自古务农的河南人到了陕西后,也逐渐沾染了陕西人习武的热情,有很多人还参了军。与日寇血战、死守中条山的十七路军里,就有很多河南人及其后裔。大荔、蒲城、渭南三县,因接近黄河渡口,所以当初接收河南灾民较多,他们融为一家,群策群力,共保家园,已经成为历史佳话。至今在大荔的河南人也有很多。中条山三年死战,陕军牺牲两万六千余壮士,其中数千英雄都是河南人。

听过秦腔吗?可不是什么“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而是西北军逢战必高歌的《金沙滩》,“两狼山~战胡儿~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家国何惧死生~”


纯钧LHGR


1942河南大饥荒受灾人口达到1200万。资料显示灾荒死亡人口达到150万,也有资料统计为300万,更有资料显示死亡人口为500万,一般大多采用死亡300万数据。逃荒人口高达300多万,是近代历史上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一次。


由于当时抗日战争的局势,河南东北方两个向以及南方均已被日寇占领,所以沿陇海线西行进入关中就成为了绝大多数灾民的选择。加之关中土地肥沃,又有陕军死守潼关,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大后方。(西安曾屡次造到日寇飞机轰炸,所以只能说相对安全)


其实早在饥荒发生初期,陕西就已经源源不断的向河南调运粮食,只是无奈一省之力过于单薄。其他地区受日寇影响难以自保根本就谈不上接济。


大规模灾民涌向陕西时,陕西沿途设立粥棚、救灾点设施,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捐钱捐粮,全力接受难民。陕西以不足千万的人口,接纳了300万灾民,陕西粮食物资等等消耗也几近崩溃。这也是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人口众多的历史原因。

愿灾难永离我们这多灾多难的民族,愿我们的民族永远昌盛繁荣。


天道TD


谢谢!

1942年的这段时间河南的饥荒事件,鲜为世界知晓,不仅在国内,就是欧美国家也广为流传,其间美国名记斯诺拍摄了河南饥荒的景况,那是惨不忍睹! 但是,这种惨状现代人没经历过,也只能在以往的历史中,从口口相传及书面文字记载中,约略地可以明晰1942年河南闹饥荒逃往陕西的情况:河南简称豫,二十世纪依然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1942年抗日战争伊始,瘟疫、战争、医疗科技、生产凋敝,农业发展受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饿殍遍野的河南景内出现了人吃人,狗吃人,尸横遍野、卖儿卖女的状况,死者达300万之多。远亲里有位逝世十多年的爷字辈的反映,1942年与1962年两次灾害,他都是亲身经历者。他家原本人丁兴旺,两次灾荒下来,死者十多口人。兄弟姊妹,表亲,及父母长辈,都在灾荒年间饥饿贫病中死去。在这种满目疮痍情形之下,河南人因饥荒逃去外面。据河南史志记载,逃荒至外省的三百万之多,饥荒贫病死去的也有三百万之多。 不仅在陕西,而且两湖、两广山东山西也有很多。这些数百万流民背景离乡,东奔西走,也只是为生计、果腹。之所以全国四处逃散不同地方,其原因各异。有的是投靠亲朋好友,有的困熟悉地形地貌,适应那里的气候条件,每人的想法不同罢了!河南人之所以逃荒去了陕西,有几点很值得一提,八百里秦川地广人稀,地势气候与河南大致相同,在河南跃野千里的一马平川生活习惯的人群,到了陕西秦川大地也一样的生存,且生存空间很大;陕西文化气息深厚,虽尚武但崇文,名动世界的秦腔“山旦旦花开红艳艳”,还有文人辈出的陕军!食物可以裹腹,文化可以富足精神,这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陕西都具备,所以河南人逃荒大军进入了八百里秦川陕西。

谢谢!




四面风行


1938年,为阻止日寇西进,国民党政府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坝,紧接着,从1941年到1943年间,河南出现大旱,粮食基本绝收又遇蝗灾,全省有110个县严重受灾。

由于郑州以东以北已被日本占领,为了活命,数百万遭受黄河决堤、旱灾、战争疾苦的河南灾民,只能沿陇海线一路向西逃命,由于难民太多,乘火车的毕竟少数也多是爬在车顶上,更多的难民则是徒步,几百里走到潼关,也曾受到住陕守军的阻拦。沿途饿死、病死以及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不计其数,尸横遍野,饥民相食,惨不忍睹。

来到西安后,荒凉破败的大明宫地区和火车站附近成了难民们的栖身之地。道北和道北人从此成了他们的代称。陕西人总爱说“河南(蛋)担”,正是当时逃难来时,难民们的真实写照。

应该说,河南人还是很感激陕西的,正是陕西人的大度包容和收留,几百万人的生命才得以延续并保留。

如今的道北人,已经融入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安人,尽管还是满口的河南话。

道北人,后来更是成了宝鸡以西陇海铁路建设的主力军。


老杨老张1


1942年,河南人逃荒,选择陕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河南和陕西接界从河南逃到陕西,路途比较近,道路相对平坦。第二从河南一进潼关,陕西是躲避战争灾难的比较好的地方。当时全国都处在日本入侵的时候,时代万难忘东忘西,都要面临战火,当时西安比起其他地方来说,相对安全的多。第三,陕西当时的农业相对比较发达,河南人认为到了陕西就可以免除饥饿,能吃上一口饭。第四。陕西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陕西人忠厚孝义,宽厚包容,不会欺生。这就是大多数河南人向陕西逃亡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