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三年新媒体,最不缺的就是选题

天天想,想到脑抽。

日日写,写到词穷。

新媒体人,最不能缺的就是选题。

▪ 本文共有 2486 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公号内容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没有选题就没有方向,更谈不上什么内容了。比如,手里运营一个体育资讯类的账号,你肯定不能去找两性内容。这就像咪蒙不会带着万千少女在晚上学习、领会丝路精神;虎嗅也不会在头条质问:“为什么你男朋友泡我闺蜜?”一样,每一个公号都需要根据自己明确的内容定位去找选题。

万变不离其宗,在定位基础上找选题

做了三年新媒体,最不缺的就是选题

用户成长路径提供价值内容

“根据用户的成长路径确定选题”是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内容定位的选题方法之一。它要求我们为用户提供的内容,就是其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困难的方案。

做了三年新媒体,最不缺的就是选题

比如,我们运营一个“求职咨询”类的公号,那么,该账号用户的成长路径也许就是从A点“投出去的简历大多都石沉大海”,到B点“经过努力,终于拿到了顶级公司的offer”。而在用户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对求职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

求职思维有错误

不知道如何撰写简历

对面试技巧也没有很好的掌握

得不到在优秀公司实习的机会

......

那么,对应用户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选题来源就可以是:

求职误区的测评

求职思维的讲解

简历写作的指导

优秀实习机会的提供

……

做了三年新媒体,最不缺的就是选题

再举个例子:

如果是运营类的公号,那么用户的成长路径从A点“运营小白”到B点“高阶运营人”可能面对的问题是:

缺乏运营的基础能力

缺乏对运营的理解

缺乏策划能力

缺乏逻辑能力

……

针对成长路径上处于不同阶段的运营人,我们可以提供的内容就是:

如何提升信息采集、整理能力

如何提升对各个运营模块的理解

……

横向出发,纵向延伸

我们还是接着上面说的,以“运营类”类账号为例,说说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寻找选题。

首先,从横向出发,列出运营所涉及的几大板块:运营的基础能力和技巧——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接着,把每一个运营板块进行纵向拓展,罗列出所有延伸的内容。如果以“活动运营”为例,它在纵向上包含的选题就可以是:

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策划阶段

活动预热阶段

活动执行阶段

活动复盘阶段

当列出这些所有细化的板块,我们选题也就有了足够的参照。这时,既可以每一个小点单独成选题,如“活动运营的目标如何确立”,又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着手,将多个点结合到一起。

最佳文章选题,写自己的经验总没错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有没有那种文章写一半就继续不下去的情况,或者硬着头皮写出来后遭到老板和粉丝的疯狂吐槽:“空洞无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也为了能够快速高效地找出选题,我们可以尝试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抽取其中的方法技巧,作为文章的选题输出内容。

大家都知道上个月出现了很多刷屏游戏,比如:“旅行青蛙”、“跳一跳”、“冲顶大会”……当时,为了研究各个平台和公号切入文章的角度,运营君搜集了每个热点的多篇文章,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平台针对不同热点的解释分析都巧合地用到了“上瘾模型”。

于是,根据自己学习发现,归纳总结了一篇文章《“旅行青蛙”、“跳一跳”、“冲顶大会”所有刷屏事件都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释》,阅读的反馈情况很好,同时也被梅花网、鸟哥笔记、新榜等多平台转载。

因此,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去找选题,对于我们而言是最鲜活的素材。另外,这类选题还会延伸出真实的数据、方法论、实操技巧,不需要通过翻遍整个网络查找“别人”的例子和数据,节省了找资料的时间。

热点选题,切入角度最重要

说到选题就不得不提“借势热点”。我们都知道热点选题的爆发力是巨大的,甚至无法估量,这的确是非常好的选题来源之一。但在新媒体圈,追热点成风的大环境下,如何脱颖而出不被淹没,就需要看你文章的切入角度了是否跟别人不一样了。

下面我们以“支付宝年度账单”为例,看看有哪些不同的角度可以切入热点。

做了三年新媒体,最不缺的就是选题

具有争议的地方可以给特写

“支付宝年度账单”刷遍朋友圈的同时,也因默认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引起不小争议。因此,根据“争议的地方给特写”原则,就可以产生下面的选题:

《账单数据是否属于“窥探”用户隐私?》

《如何看待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偷偷勾选了“芝麻信用协议”》

背后那些持久性、普适性的主题

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热点而言,我们就要“透过热点看原理”。“支付宝年度账单”刷爆朋友圈,最有得说的一点就是“用户的分享欲望”。因此,我们选题可以是:

《产品如何撬动用户分享欲望?》

《虚假数据旨在满足用户“炫富”心理?》

这个事件的反面有哪些故事

我们写东西的时候,经常贯穿于各种“常理”中,久而久之,自己写着没兴趣,读者看着也没新意。偶尔,试着跳出里面的某条道理,看看它的反面,也许就能找到不一样的选题。比如:当所有都在朋友圈晒年度账单时,你可以写:

《我为什么不在朋友圈晒支付宝年度账单?》

《支付宝是如何根据2017账单预测出2018关键词的?》

还有什么未被讲出的背景故事

如果某个热点还有哪些没有被讲出的故事,你可以讲出来。也就是针对“支付宝年度账单”这件事可以延伸的点,满足一下用户的“八卦心理”。

《为什么我的账单超过了我的年收入?》

《说吧,是不是外包做的?》

选题会battle

每周四下午是运营君雷打不动的选题会,除了一周内容的总结,还有就是每个人要对接下来的选题进行提报。先给大家看看我们的选题提纲格式吧!

做了三年新媒体,最不缺的就是选题

接着,针对每个人提报的选题,会来一场与领导、与同事的battle。在讨论的过程中,除了原本的选题外,经常会有碰撞出来新的选题。或者原来的原题被完全改变,这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某次选题会,领导和我们唠了三个小时的淘宝,于是出现一篇关于“淘宝主图视频”的文章。话题继续延伸,又出现了一篇“淘宝:不好好卖货,你玩什么短视频?”的文章。所以说,激烈的选题会绝对是优质选题的重要来源。

好的选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反复锤炼的。上面就是运营君在日常找选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四点“实战经验”,给大家作为参考。如果有其它好的方法,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