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到底有没有线上采编

到底有没有线上采编

这个词有可能真的是差评原创:线上采编。

我略略搜了一下。

有说线上编辑的,这个一般指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网络排版,起一个适应网络传播的标题。

也有说自己搞了一个线上采编平台的,这个一般是网络投稿的代名词,说的动听罢了。

但我很少看到,有说“线上采”的,换而言之,不太见到所谓“线上采访”这个说法。

过去,在行内,的确有“实地采访”这种说法,但鲜有与之对照的。

真正对自己要求的媒体,是很注重实地采访的。

因为毕竟有所谓“眼见为实”。

在资深记者看来,记者是需要跑断腿的事业,而不是手抽筋的事业。

不过,随着时代演进,实地采访的两个缺点也越来越明显:一是效率比较低,二是成本太高。

实地采访常见于媒体的重要选题——同时,这也意味着,从来没干过实地采访的,就没有操作过重要选题,也不能被视为“资深记者”,哪怕ta混了有年头。

当然,一般性选题,的确打几个电话也未尝不可。

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把打电话这种远程采访行为叫“线上采访”的。

与之一脉相承的,在微信时代,利用微信进行远程沟通,也就是说采访,而不会特意去讲这叫线上采访。

这种名词的树立,毫无意义。

如果看到一个人的微博、朋友圈的只字片语,觉得不错,可以予以引用,打个招呼得到同意进行选用,也不会被视为这叫“采访”。这个更多的还是被视为“引用”。——因为讲道理,人的微博朋友圈,也是自媒体好么?

引用他人观点,标明出处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引用他人陈述事实,就更需要标明出处,因为这有利于保护媒体自己。

除非信源考虑到种种因素,要求匿名。

而在媒体行业中,一篇稿子匿名信源过多,会引发质疑。匿名信源会让人怀疑是不是媒体自己编的。

当然,也有例外,在历史上,震惊世界的尼克松水门事件,就有关键性信息来自匿名信源“深喉”。

但事实结果被坐实后,这个就不怎么重要了。

詹膑老师就线上采编的事采访了三个人。

由于他声称可以自由分发,我就贴在这里。一位是我,一位是品玩的创始人骆少,一位是当时引发诉讼官司的霍炬。

到底有没有线上采编

到底有没有线上采编

到底有没有线上采编

这三个人的观点供各位参考。

至于詹老师跑上来那句“线上采访”,有很明显的调侃味道。

最后说一下差评的线上采编。

差评这个名字,一看就是要做负面信息,或者说,批评性内容。不然就应该叫好评。

负面内容当然是应该做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还是个人或者什么其他组织,媒体应该予以监督,必要时应该差评。

但负面内容做起来要谨慎。

尤其对象是企业及个人。

批评要有足够的证据,所谓“证据链要扎实”。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差评稿,是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投入的,而且应该以一手的独家的信源为主。

拼拼凑凑,线上采编,是立不住差评稿。

差评成立至今,其实并没有什么让行业觉得很了不得的差评稿。

按照财新人的说法,在Google I/O大会期间,差评派出的记者甚至不知道财新为何物。

做差评,总该知道行内著名的喜欢搞差评的媒体重镇吧?人这个团队,可是有响当当的差评稿子的。

我不是说差评没有实地采访这种事。

而是说心心念念抱着个线上采编,举起这个事实上毫无意义的招牌,并不值当。

当然,一个媒体肯定有东拼西凑的所谓编辑稿,这个媒体百年,屡见不鲜。

但但凡还有点追求的媒体,从来不会视这是什么主要的操作手法,一般也羞于提及。

按照一位媒体人的说法:都是给实习生、新进记者练手的活,主要是用来拼拼空白版面。

差评差评,没有扎实的采访,何来差评?

浓墨重彩,高高举着“线上采编”的旗帜,难道这就是你的初心:俺们就是干这个的?

当然,人以带货卖东西为初心所谓差评无非就是迎合一下某种情绪,也是有可能的。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今日推送有六篇原创,每篇一个话题,推荐合起来看,如果你不怕麻烦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