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有人嗤之以鼻,

有人泪洒长襟,

真正的动人之处,与情怀无关。

▪ 本文共237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不知是不是大妈的错觉,或者压根儿就带有偏见:不管在什么场合,雷军讲话总是让人觉得很滑稽,亮点全是笑点,笑点全是雷点,就好像他说的话从来都不靠谱,可以不必当真。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莫名其妙的印象,所以,“雷军罕见发怒”这样的描述可以成为吸人眼球的标题党。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有趣的是评论

并没有什么“罕见发怒”,它只是小米内部纪录片《一团火》的一个段落,网络里夸赞这部纪录片的大多处于这种浮皮潦草的水平。如果不是恰逢小米上市,这部纪录片大概也不会有太多关注,一夜之间达到2200W+的播放量(仅腾讯视频),评价嘛,还是一如既往的两极分化。

其实,这部纪录片很不小米,竟然没什么笑点。

没有任何画外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有精致画面去打造什么“XX帝国制造者”,反而有不少糊出年代感、抖到失焦的手机视频连缀其中。在这些有点渣的“纪录”里,有几个瞬间、几个关键词需要我们按下暂停键,好好消化一下。就像片子里说的,人们一边质疑,一边又忍不住去分析:为什么是小米?

也许,片中的这8个瞬间就是答案。

01

疯 狂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雷军说,小米做了疯狂的事,大概每个觉得自己能干大事的人,都会说这样的话,似乎特有范儿,特摇滚。但是大量实例告诉我们,很多人最终都落得一个“滚”的下场。他们被自己的豪情感动,为自己的修辞得意,然而,最多只是“狂”而已。过去的八年,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看待雷军和小米的,如今,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雷军和小米重新定义了“疯狂”。这个“疯狂”并不是一碗情怀的狗血,是充满技术含量和哲学意味的坚持。

02

异 类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这部纪录片中有不少互联网行业分析人士的采访,他们对小米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对小米发展历程中的逸事,都做了解读。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说,小米是商业领域里难得一见的异类。“异类”除了表达“与众不同”,还有一层很可怕的意思:异类需要面对被排挤、被孤立的局面。也许顶级程序员的脑回路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解读,他先于常人看到未来的可能。反过来看,所谓的“主流”可能只跟选择有关,跟是否先进无关

03

稻草与金条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这段就是在网上到处流传的“雷军罕见发怒”,估计很多人看到雷军最后的那句内心独白会大笑,这得是多么天真的人才会问的话,或者,这得是多么假的人才会做的戏。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排除这是人家的真实想法,不管怎样,这段话在字面意思上没有问题。有时候,你不相信这世上有天真的人,只是因为自己怕认真而已。那是谁说的来着?有些人,认真不起。

04

牛X与傻X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今天很牛x,明天很傻x

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

真的一夜之间就完蛋

2016年的业绩下滑,让很多人都露出“我早就说小米模式行不通嘛”的表情。小米给行业带来了冲击,也不可避免地遭受更大的冲击。我们不知道如果换成别人会怎样,纪录片告诉我们,在内部的誓师大会之后,小米在当年推出了“惊世骇俗”的“小米MIX”。据说,在手机行业,业绩下滑之后能迅速收复失地逆转成功的,只有小米。疯子不等于傻子,拼命也不等于作死。

05

纯 粹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但凡是个做手机的都说过“纯粹”这个词,那些品牌都有一个主题为纯粹的文案,鸡汤一般香浓,但也鸡汤一般油腻。小米也说自己“纯粹”,尤其是在经历了“至暗时刻”之后,无论是雷军还是其他员工,都强调小米在大起大落中反思,回归初心,坚守纯粹。或许,除了小米自身,其他人并不太关心这种纯粹,可能这个词被用烂了,在众人的议论中已经变味,人们更乐于听小米说自己“发烧”,说自己“酷”,小米的纯粹还需要经历更多的打磨和验证。不急,这不才八年么。

06

百分之五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分析人士说,在小米模式中,雷军希望商业的两端不是博弈,是信任。雷军本人也在极力打造这个信任,在小米6X的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超出部分会返还给用户。

有人说,这是小米在买好这件事儿上用力过猛;也有人说,行业数据基本上就是这个水平,雷军不过是白说几句好听的,营销噱头而已。毕竟,不管是从企业的身份立场,还是从通行的商业逻辑来说,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分,而且,它不妨碍企业有利润之外的追求。不管雷军怎样强调这个决定是出于小米最大的诚恳,这个5%注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雷军无法摆脱的质疑。

07

刺 激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八年回顾,是为了谈更好的未来。关于未来,小米还是会举着“黑科技”的大旗继续“发烧”,而且在疯狂之外又多了一个词——刺激。纪录片的片名《一团火》来自第37号小米员工刘安昱,他是小米MIX的研发工程师,牛人儿一个,连他都觉得刺激的项目,难免让人好奇。在他难掩兴奋的表情之下,仿佛在说,你们无法想象,也不必想象,时候到了只管惊叹就好。

08

小米第2号员工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林斌回忆小米第一部工程机的诞生

林斌在片尾的讲述是整部纪录片最美好的一段,这样的编排,一定是有高人指点。看过前面小米八年的风雨沉浮之后,这一段犹为动人。不管我们曾经经历过什么,回忆那些片段与细节的时候,能如此开心、沉醉、骄傲、满足,说明你真的跟一群了不起的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也希望,我们有机会能用这样的神态、这样的语气,去回顾自己的得意年华。

||||||||

从前,公众印象中的雷军和小米可能是不够立体的,舞台与聚光灯会让一切多出几分戏剧性。虽然《一团火》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小米,不过,它还是展示出小米需要被正确理解的一面。就像片子开始不久讲述雷军在黑暗的后台准备出场的一个细节,颇有深意:

除了发烧,小米还发了大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或许每过一道坎儿

都有机会走上更大的舞台

看到更多人的喝彩

创业艰辛,大抵如此,谁不是起起落落,抽筋扒皮,然而有价值的灵魂终究会将创业带向不同的境地。太多的人不认可小米,不认可雷军,以后还会继续不认可,对于雷军和小米来说,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的“疯狂”给今后的创业者留下了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