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那麼短,爲自己活一次吧

一輩子那麼短,為自己活一次吧

單位安排出差,週日一早要到單位集中坐大巴,有單位的車把一群同事一起送到機場。前一晚,先生已經和她通了氣,明早自己打車過去單位吧,就不開車去送你了。陳燃簡單“哦”了一聲,沒多說什麼。夫妻多年,她早就習慣了這種淡漠,便是他不說,她也默認了他不會去送她。於是這句“就不去送你了”,完全成了多餘。在他們的婚姻裡,不送是常態,送才是變態。相比早起送她去單位上車,多睡一會兒懶覺顯然更上算,更何況,誠如他所說,行李不多,她並非拿不動。

中國式夫妻,有多少,還不是這樣各自為政,撐著一張畫皮,扮演著嚴父慈母、白首到老。婚姻是一出大戲,各個角色都需要有人扮演,才能花好月圓、皆大歡喜。

一早,陳燃被鬧鐘鬧醒,趕緊起來洗漱。洗漱時候,卻見先生睡眼朦朧地走出房門,往衛生間走去。她一面刷牙一面暗自揣測:“他是要送我,還是起來上個廁所?”

等先生從衛生間出來,卻沒有直接回房間,而是往她身邊走來,對著她說了句什麼。

陳燃因為正刷著牙,耳朵裡都是口腔裡“淅淅唰唰”的聲響,便聽得不真切,只隱約聽著是個四字句,結尾似乎是個“你”字。終究是內心裡仍有所盼望,她便覺得他說的是“我去送你”。然而,太不真切,又覺得意外,於是她停下手裡的牙刷,問他:“你說什麼?”他於是抬高了嗓門,重複一遍:“我說,一路順利!”

陳燃臉上突然就漲了滿滿的一臉笑,要不是嘴巴里滿是白色泡沫,她簡直忍不住要笑出聲來。眼前這個男人,拿著幾萬的月薪,聖誕節會給她送一束鮮花,她的生日會給她從淘寶買個兩百以內的禮物,每個月月頭會給她3000塊錢做家用,然後,坦然地把一個家全部交給她打理,由她負責孝順公婆、養育子女,心安理得享受她的付出。她懷孕時候,他會叮囑她別太操勞,然後任由她一個人去做產檢,自己給自己準備待產包;她生病時候,他會給她發消息,說“多喝開水”,然後任由她自己頭重腳輕一個人去醫院看病求醫;颳風下雨,他任由她冒著風雨去接送孩子,和人在風雨裡搶出租;甚至有一回她手術住院,他沒有為她請一天假去陪伴,中間遇到假期,自己施施然安排了和同學去聚會……

這些年,這個丈夫,是隱形人一般的存在。他在她所有需要的時候,永遠告訴她他在忙,而他在家裡的時候不是在電腦前打魔獸就是在沙發上刷手機。

婚姻裡,有愛的夫妻確實可以有情飲水飽,而無愛的夫妻呢,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告訴你生病時候“多喝水”。這樣無關痛癢的關係,到底存在有什麼意義?她這樣想著,一面看著丈夫重新走回房間關上門,一面默默拿起行李準備下樓。

女兒房間的門卻突然開了,披散著頭髮的女兒在睡衣外披了個大衣走了出來,對她說:“媽,我送你!”然後一把搶過她手裡的行李箱,帶著明顯的怒氣走出家門。

陳燃驚訝地趕幾步,拉住女兒的手,問:“你拿鑰匙了嗎?”

女兒答:“我讓他給我開門,他總不會連給自己女兒開門都懶得開吧?”這句話,刻意地拉高了嗓門,顯然是要給房間裡的人聽。

陳燃不搭腔,拉上房門,也跟著走出家門,一起往電梯走。一進電梯,突然就看到女兒眼淚簌簌而下,幾乎是同時,孩子已經一頭埋進她懷裡:“媽媽,你離婚吧!”

剛上初二的女兒,個頭已經比她還略高些,此刻一哭起來,卻完全還是個小孩子一般:“媽媽,你也該受夠了。我已經長大了,我不在乎你給我的這個所謂的完整的家了。你不需要為了我忍受這樣的婚姻。爸爸他根本就沒有溫度,你和他一起生活太委屈了,我替你不值!”

陳燃緊緊抱著女兒,一言不發地抱著。直到電梯“叮”的一聲到達底層,女兒抹一把眼淚,又忙著幫她把行李拉到小區門口去打車。她就默默跟著,看著孩子努力在給她被關愛的感覺。那一刻,她很感動,也很滿足。

上出租後,她和女兒告別,看孩子站在路邊一直望著她遠去,她的眼淚才默默流了下來。離婚麼?因為丈夫早上沒送她就離婚?這理由根本說不出口也站不住腳。這樣的一個小事件,是不足以成為離婚導火線的。從孤立事件來說,她的委屈未免太過矯情。只是那一日日日積月累的冷淡與陌生,卻已經成了非一日之寒的三尺冰凍。是的,他不賭不嫖甚至不煙不酒,他沒有什麼惡習,還會記得夫妻間的場面上的應對。他沒什麼太大的過錯,也不會對妻子施展家暴,也沒到冷暴力的地步。他只是淡漠,無邊無際地淡漠,出門進門也跟你打招呼,也叮囑你喝開水,也祝福你一路順利……而同時他什麼實際的付出都沒有。對待妻子,他的毫無溫度更像對待一臺冰箱、一個洗衣機。所以一旦冰箱、洗衣機壞了,會想一下維修問題與換臺新的哪個上算,同理,萬一妻子身體有了問題,換個新妻子還是“維修”舊妻子,一樣也只是個經濟學命題。無愛的婚姻,就是一筆純粹的經濟賬。

只是,在這個想吃飯就有無數店家等著為你做一頓美食,想坐車就有無數司機等著你召喚,要修電器通管道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服務的時代,一個靠自己掙錢經濟獨立的女人,找個沒有溫度的男人結婚的唯一意義,似乎只剩了為了給孩子找個合法的身份。更何況還有很多男人,把自己當成包裹一樣從老媽身上甩到妻子身上,把和自己步入婚姻的“新娘”,當成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新的娘。

女兒的微信,在這時候進入她的手機,這才不過上初中的女孩,思想已經如此成熟:“媽媽,你為自己活一次吧,趁你還年輕。只有看到你快樂,我才會快樂。我只希望,有一天,萬一我到了大齡還沒遇到對的人或者像你一樣陷入不死不活的婚姻,你也會告訴我,為自己去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