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最近医药行业真的是坏事连连。先是华大基因“癌变门”引发质疑,然后华海药业的原料药“毒素门”在全球掀起风波,最要命的是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在社会掀起千层浪。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近日,长春长生生物的狂犬病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接连被爆出造假和质量问题,引发了民众的关注。

众多媒体纷纷发声,谴责长生生物。对于中国疫苗问题的探讨又再次浮起。ValueGo仅在此对此次疫苗事件做一个回顾,并从财务角度试着了解一下这个公司。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时间线

  • 2018-7-1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疫苗的通告。

  • 2018-7-17

“此次飞行检查所有涉事批次产品,尚未出厂和上市销售,全部产品已经得到控制”

“为保证用药安全,公司正在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疫苗全部实施召回”

“公司所有已经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广大使用者放心。”

  • 2018-7-18

长生生物公告预计狂犬疫苗事件将减少上半年营收约2亿元左右,净利润约1.4亿元;预计下半年营收将减少约5.4亿元。对于去年和前年分别录得5.68亿元和4.29亿元净利润的长生生物,今年业绩恐遭重创。

  • 2018-7-19

晚间,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了《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子公司百白破疫苗为“劣药”而被处罚。

  • 2018-7-20

深交所在官网发出《启动对长生生物公开谴责》,要求其立即对通报事项进行披露并作出回应,并督促公司核实涉事产品的具体情况,要求长生生物公司根据药监部门的现场督查情况及时披露进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股票市场

受此黑天鹅事件影响,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Z,下称“长生生物”)的股价接连下坠,走出5个跌停板,股价从此前的24.55元跌落至7月20日的14.50元,市值蒸发近百亿元。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7月16日以来,该股遭遇多家机构大幅抛售。龙虎榜数据显示,7月16日至17日,四个机构席位和兴业证券深圳分公司共抛售该股2204万元,前五大席位净买入831.56万元;7月15日,前五席位合计卖出477.57万元,合计买入236.1万元;7月19日,卖出231.5万元,买入91万元。

基金市场

股票市场受到震荡,基金市场必然受到波及。已有多家基金公司调低该公司股价估值,其中博时、易方达和九泰基金将其估值下调为14.5元。

7月20日,富国天瑞强势精选公布二季报,长生生物已经从其前十大持仓中消失。截至6月30日,该基金股票资产34亿元,占总资产的80.57%,其中,前十大个股市值24亿元,其中持股市值最低的为1.2亿元。按二季度末长生生物的股价22.29元估算,富国天瑞强势精选持股长生生物应该低于538万股。

除了富国天瑞强势精选之外,一季度末华泰柏瑞价值增长、华泰柏瑞消费成长分别持有长生生物65万股和30万股,

中金丰硕和中金新安共持股48万股、长信医疗保健行业持股22万股。部分基金二季度持仓变化仍待基金二季报数据披露完毕才能揭晓。

已披露二季报的基金中,易方达生物科技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东方利群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持有长生生物33万股和10万股,持仓比例比较低。其中,易方达持股的基金为被动型指数投资基金,东方利群持股不到1%。

今年市场行情不好,一季度后,医药、科技板块表现比较好,很多基金经理看好医药板块的前景,认为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所以做了配置。这次曝出来的疫苗造假属于“黑天鹅事件”,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但这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公司已经做出相应的调仓。

(转自经济观察报)

伪白马?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长生生物第一次发生疫苗事故了。

2017年11月,长生生物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生产的百白破联合疫苗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药品抽样检验中被检出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并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点名。

但是那次事故并没有得到足够多足够长久的关注。在股民眼里,它依旧是家明星公司。毕竟在2018年(疫苗事故之前),长生生物的股价可谓是一路高歌,在不景气的A股市场有着亮眼的表现,这样导致很多机构投资者看好它并大量持有。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那这到底是不是一家好公司呢?我们先来看看财报吧。

长生生物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近 2 年的毛利率分别为: 86.52%、 79.12%,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强,掌握着定价权

而今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竟然高达91.59%,比贵州茅台(91.31%)还要高!

营收和增长方面,公司营收15.5亿元,同比增长52.6%,从2015年重组后近三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74%;2017年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增长3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增长33.28%;基本每股收益0.58同比增长31.82%。从增长来看,不错的样子。但是放到行业里比比看,就略显平庸了。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医药公司,从常理来看,本应该是重研发重技术的,长生生物是不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呢?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从研发投入来看,长生生物2017年研发费用投入为1.22亿元。虽然相比2016年同比增长182.01%,但与同行相比就略显不足了。

全球四大疫苗巨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呢?

默沙东:18.20%

葛兰素史克:14.80%

辉瑞:14.47%

赛诺菲:15.6%

即使和国内同行比,长生生物的研发投入也让人不满。2016年和2017年,长生生物研发投入分别占比公司当年营收的4.26%和7.87%。同一时期,康泰生物研发投入分别占比当年营收的11%和10%;沃森股份则为53%和50%;和长生生物处于同城的长春高新,2016年和2017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9.14%和8.5%,均高于长生生物。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与1.2亿的研发投入相比,截至2017年,长生生物账面上却有20亿元的理财产品。账面上未分配利润高达18.45亿元

还有更惊人的,销售费用竟有5.82亿元,是研发投入的将近5倍。背后是否滋生着腐败,就只能问问长生自己了。

估值方面,在这次疫苗事件之前,ValueGo估值机器人给出的估值为17.74元/股。但是这件事情之后,ValueGo预期估值会有一个较大的调整。

家族控制,监管缺失

随着事件发酵,长生生物实际掌控者的“高俊芳家族”也浮出水面。

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拥有长春长生,而高俊芳持有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1%,张洺豪(高俊芳之子)持股17.88%,张友奎(高俊芳之夫)持股0.68%。即高俊芳家族实际持有上市公司36.66%的股份。

可是,这原本,或者说这本应该是家国有疫苗公司啊!

在过去十年里,长生生物默默地进行了改制,长生生物不知不觉中,被私有化。高俊芳通过巧妙的资本操作,把自己的儿子、老公、小姑子、外甥和侄女全部变成了长生生物的股东。

他们手中掌握了中国疫苗的半壁江山——最大的乙肝疫苗企业、最大的流感疫苗企业、第二大水痘疫苗企业、第二和第四大狂犬病疫苗企业……这不得不让人担心,被私有化的疫苗企业,能够在利益面前坚守产品安全责任吗?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此外,持股18.1%的大股东高俊芳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核心职位。大权集中于一人,这在公司治理里面也是非常不合理的。合理的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应该是董事会监督管理层,监事会监督董事会,股东大会监督董监事会,这样的结构设计才能够保证分权制衡。但是长生生物却是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多个职能落于一人身上,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这样的内部结构和公司治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个上市公司存在着不少问题。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长生生物是国内第二大狂犬疫苗和水痘疫苗生产企业,其99%的营业收入来自于涉事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长春长生涉事狂犬病疫苗销量占国内市场近四分之一。现在《药品GMP证书》已被监管部门收回,公司业绩贡献近半的狂犬疫苗产品被要求停产和召回,今年该公司业绩无疑将受重大影响,股价只会跌跌不休了。

同行业公司

长生生物事件披露后,民众对国产疫苗产生了怀疑。又或者说,这些年来,疫苗事件的屡屡发生,已经消耗了许多民众对国产疫苗的信任。

疫苗这一行业本身也可以说是暴利行业了。A股52家以疫苗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平均数高于50%,这一水平已经超过A股大部分行业。

这里不得不提疫苗行业的另一家巨头——康泰生物

康泰生物的董事长杜伟民

曾经是长生生物的销售总监,并且据说与长生生物董事长私交不错。疫苗事件爆发后,康泰生物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康泰生物也并不是无辜之辈。或者说杜伟民不是无辜之辈。

在他控制康泰生物之前,曾经执掌江苏延申这一疫苗公司,而期间,江苏延申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疫苗抗原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达不到药效。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金三百万元,总经理和五名员工被判刑。但是杜伟民本人毫发无损,并且很快便让延申东山再起。

之后杜伟民套现退出延申,在后来掌握了老国企康泰生物的大部分股份,并让康泰生物成功上市。康泰生物上市前的半年内,公司的股权在个人和机构之间进行了20多次倒手深交所曾经质疑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和国资流失,要求公司说明转让的原因及合理性等,但康泰始终没有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康泰的疫苗也曾经被爆出问题,共有8名新生儿在接种康泰的乙肝疫苗后死亡。但是后来经食药总局和卫计委的调查,澄清为偶尔性死亡,疫苗没有问题。

现在疫苗公司都处于风口浪尖,股价也在不断下跌。康泰生物的疫苗能够经受得住考验吗?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当下整个医药板块都将不复疫苗事件前的亮眼,多家疫苗公司股价被牵连下跌。长生生物这次是跨定了,医药板块的也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利空。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华兰生物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智飞生物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沃森生物

写在最后

疫苗问题其实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过去疫苗事故的发生似乎都无法得到根治,里面的水有多深我们不知道也暂且无法讨论。

疫苗关乎千万百姓的生命安全,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来说都意义重大。疫苗出了问题,来自全民的谴责就足以压垮这家曾经信誉不错的疫苗龙头。对于公司而言,这可能只是经济利益的损失,而对于受害的个体、家庭来说,这是致命的灾难。伤了民众的心,再多的道歉挽救都是难以弥补的。我们只能祈祷,这批有问题的疫苗,没有被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遇上,相关部门尽快做好补救工作。同时,加强监管和检查,让医药企业谨记社会责任。无论毛利率有多高,都应该把最基础的产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疫苗之痛,希望不再发生!

医药板块今年被许多投资者看好,但“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又让投资者们措手不及。华大基因的“癌变门”、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华海药业在海外闹出的原料药“毒素门”,都撩动着人们对医药安全的那根敏感的心弦。

这个关乎生命安全的行业,这些事关个体健康的公司,在被资本挑拨着的同时,更应该肩负好身上的责任。对于百姓而言,股价怎么涨怎么跌,都不如一个健康的身体重要。

(文中部分数据和观点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