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生。初名绛,学名继绅,字忠清。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武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字宁人。顺治七年,为避害曾化名蒋山。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人称亭林先生。

昆山顾氏,为“江东望族”,官宦世家,至炎武父辈家道中落。父亲顾同应,母亲何氏,生子五人,炎武是次子。在他很小时,就过继给嗣祖顾绍芾。嗣父顾同吉早卒,由嗣母王氏抚育。王氏受过良好教育,非常勤奋,“昼则纺绩,夜观书至二更乃息……尤好观《史记》、《资治通鉴》及本朝政纪诸书”,并经常给顾炎武讲刘基、方孝孺、于谦等人的事迹,对顾炎武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顾绍芾博学多闻,留心时事政治,他对明王朝日趋没落的形势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次,他指着庭院里的草根对嗣孙说:“尔他日得食此,幸甚!”在他的指导下,顾炎武阅读了《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也读过《孙子》、《吴子》等兵书。他教诲顾炎武说:“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后来顾炎武提出的“经世致用”实渊源于此。顾炎武十四岁正式入学,性情耿介,很有志向,与同乡归庄最为相好,并与他一起加入了政治性学术团体“复社”。经过十四年的寒窗,顾炎武在科举上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对于功名举业逐渐淡薄。他日益发奋读书,研究实用之学。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遍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这些资料为他日后编写卷帙浩繁的《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做了准备。

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甲申(公元1644年)之变,顾炎武闻讯后作《大行哀诗》,对于崇祯皇帝之死深表哀痛。清兵入关,明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顾炎武受昆山县令杨永言的推荐,被福王政权授予兵部司务的职务。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沆等在苏州、昆山参加了可歌可泣的抗清斗争。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祸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国恨家仇,嗣母遗言,使顾炎武终生保持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南明福王政权败亡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遥授顾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此时顾炎武母丧未葬,没有应召赴任,但与唐王政权保持着秘密联系。后来,顾炎武曾亲赴海上,又因道路阻隔,未能再次投入抗清斗争。在此期间,顾炎武非常关心抗清形势的发展,并且写下了许多首追悼死难烈士、感慨国家兴亡的壮丽诗篇。顺治七年(1650),为了躲避仇家的陷害,顾炎武伪作商贾,化名蒋山,遍游沿江一带,观察时局的变化。顾家原有仆人陆恩,见顾家衰败,叛投豪绅叶方恒,并且要以通海罪告发顾炎武。顺治十二年,顾炎武捉到陆恩,将其投入水中淹死。陆恩的女婿复投叶方恒,买通地方官吏,把顾炎武拘入私室,欲陷之于死地。顾炎武幸得好友帮助,才得脱离虎口。以后,顾炎武又在南京太平门外被叶方恒派遣的刺客击伤,因遇他人相救幸免一死。在地方豪绅的迫害下,顾炎武见江南已难容身,于是准备北上山东。他的好友归庄作文饯其北上,《序》中写道: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山中,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历聘六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

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顺治十四年,顾炎武只身北上,开始了终其后半生的漫游生活。在二十五年间,他遍历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即考察山川形势,广交豪杰师友,“频年足迹所至,无三月之淹,友人赠以二马二骡,装驮书卷,所雇从役,多有步行,一年之中,半宿旅店”。他曾考察了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昌黎、蓟州等战略要地,“所至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他先后写成《营平二州史事》和《昌平山水记》等著作,总结宋代以来不了解营、平、滦三州的地理形势和战略地位,以致于争地构兵而亡天下的历史教训,为后人提供借鉴。

在长期的漫游生活中,顾炎武结识了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他与他们切磋学问,砥砺风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在《广师》篇中写道: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技,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

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炎武在学术上取得很大成就,与他的广交师友,虚心请益是分不开的。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政权败亡,抗清斗争转入低潮。顾炎武已知反清复明难以成功,于是专心于笃志经史,勤勉著述,“以待后王,以待来学”。他还曾经与李因笃一起,在雁门关之北,五台山之东,应募垦荒,积资待时,希望能够像后汉的马援、杜子春一样在边地立业。

顾炎武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动乱,各种矛盾激化的时代。当时,不同类型的学者,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去窥察世界,探索了不少经邦治世的大道理。顾炎武所走的是一条重视经验和实践的道路,即依据实际来作“当世之务”的倡导。他一生勤奋好学,是个“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的人,学问广博,对国家典制、部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学侧重考证,主张扫除脱离实际的虚浮颓废学风、树立面向实际,学以致用的新作风、被称为清代朴学风气的“开山之祖”,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和皖派都有影响。

在哲学上,顾炎武从唯物观点出发,赞成张载关于“太虚”、“气”、“万物”三者统一的学说,承认“气”是宇宙的实体,即承认物质是实在的,反对宋儒的先理后气上道下器的唯心论。他也谈心、理、性、命等范畴,但又否定这些范畴的旧理解,把它重新规定。如可以经验的所谓实学,以所见所闻为准,反对空谈;同时,他指出古人投身于经世之学而明理,今人则舍历史制度与客观现实而空谈性理,指出“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应该结合,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方面,顾炎武为了缓和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主张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并且广开耕地,增加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以及用互助合作等办法来解决贫富均衡的问题。同时,他还针对明朝的腐朽,进而对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意见。

顾炎武对学问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著作种类繁多。他熟悉音韵学,擅长经学,对《易经》《诗经》《春秋》《古传》《论语》《孟子》等都有精深的论述。在文献学和历史学方面,他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事物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他的代表作《日知录》8卷,在书中他把自己从文献和访问考察得来的资料,统一归纳联系,分门别类,系于一个个小的标题下,然后再做出简短的结论,言简意赅。他对农田分配和租赋问题,对政权的组织和兵制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究。除此之外,顾炎武的专门性著作《音学五书》,给后来研究中国古音韵学的人们开启了门径,他一生的著述,共有62种,528卷。

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灭亡之后,顾炎武一意反清复明,坚决不做清朝的官,至死不变。作为出身绍绅之家的子弟,不贪享受,不恋利禄,不畏艰险,拒绝清廷的种种引诱,可谓之有民族气节的学者。清兵占据南京后,他侍奉嗣母迁居于常熟,因感激明朝之恩,其母绝食七日而死,并遗嘱顾炎武读书隐居,不仕二朝。顾炎武深受感动,积极投入昆山人民的抗清武装斗争。抗清武装斗争失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频繁地奔跑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各地。随行的骡马驮着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路风尘,颠沛流离,与各地遗民和抗清志士紧密联络,企图发动抗清武装斗争。当清朝廷征召他赴博学鸿词和参修国史时,他一口拒绝,说人人都可以入仕,惟他一人不能,并以一死来抗命。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但开有清一代学风,而且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也从他那里吸取了精神力量。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术而影响于政体,亦远绍炎武之精神也。”顾炎武和黄宗羲、王夫之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但就其学术影响来讲,黄比顾王二人要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