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最早說的原來是乾隆

“老頭子”最早說的原來是乾隆

我們現在說的“老頭子”一般是對年老男子的稱呼,或是妻子對老年丈夫的愛稱,清末之後,有時幫會中稱首領也為老頭子。但是這個稱呼剛開始的時候卻是一個戲稱,說的是大清朝紀曉嵐和乾隆皇帝之間的一個故事,是紀曉嵐對乾隆帝的一個戲稱,這個故事記錄在《清朝野史大觀》裡。

紀曉嵐就是紀昀,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紀曉嵐年輕時血氣方剛,他才華橫溢,能言善辯,是出了名的“鐵嘴銅牙”。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傾大清國之力修篡《四庫全書》,命紀昀被任命為四庫全書館的總纂官。

據記載,盛夏的某一天,紀曉嵐正袒胸露背地校閱書稿,這時他突然看到乾隆皇帝信步走了走來,嚇得他一激靈,想穿上衣服已經來不及了,只得隱身鑽入案下。過了一會兒,他聽了聽,館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便以為乾隆帝已經走了,就一邊出來,一邊大聲地問館裡的人:“老頭子已經走了嗎?” 話音剛落,一抬頭,他猛然發現乾隆皇帝坐在他身旁。

乾隆一聽紀曉嵐稱呼他為老頭子,料不是什麼好的稱呼,就怒問紀曉嵐:“‘老頭子’三字作何解釋?”

紀曉嵐定了定心神,趕忙施了一個禮,從容答道:“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父母天地又謂天之子,簡稱為‘老頭子’。”

乾隆帝聽了他的解釋,哈哈大笑,用手指輕點紀曉嵐說:“你的嘴真的會說,朕就原諒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