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中医萝卜会现在全球有44个分会,直接用户50万人。”说这话时,林涛放松地坐着,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比想象中更为通透与体贴。

2013年初春,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林涛在主持一场中医萝卜会的线下活动——“健康论坛”,他演讲的主题是他与中医的渊源——“中医我的爱”。他以曾经困扰自己的哮喘症为切入点侃侃而谈,中等语速,条理清晰,极富掌控人心的能力,台下的观众时不时鼓掌表示认同。

在国内的中医公益组织中,中医萝卜会发展迅速,6年的时间,已经在三甲医院和大型民营中医馆与爱好中医群体之间游刃有余。这个“无欲则刚”的纯民间力量,是偌大的中医领域里的一股清流——它让大众明白:中医早已超越单纯治疗范畴,变成一种指导现代人调整生活方式的思维方式与生活哲学。

他就是智汇堂专访第138期人物:萝卜会的创始人——林涛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1、不信与痴迷

简单与复杂,中医同时呈现的两个方面令林涛着迷。

关于简单:阿婆用一根调羹、一点麻油就能刮痧治疗感冒发烧或缓解中暑,这样的中医小技能存在于许多老人的日常行为中。

关于复杂:中医博大精深,深邃不可捉摸,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远远没被研究透彻,林涛从中看到“大量创新的可能”。

更吸引他的,是中医的“有意思”。用现代语言和不断发展的科研手段还原中医隐藏起来的本质。林涛说,这件事本身“足够有趣”

“有趣”的渊源还要从林涛幼时的哮喘说起。林涛小时候就患有哮喘,试过各种办法,但始终无法根除。小学五年级时,为了测出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过敏源而导致哮喘,也是吃了不少苦头。青春期哮喘基本不发作了,没想到成年后因为生活方式或者其他原因哮喘复发,这是他心中的梦魇。但他从未想过自己的顽疾竟然会和中医扯上关系,因为20多岁时林涛仍然认为中医是迷信,根本没有体会到中医的“有趣”。一次机缘巧合,林涛接触到中医,经过中医的治疗、调理以及自身的生活方式改变,哮喘居然后来再也没有发过。

“当时吃过一副药,扎过几次针,当时没有明显地好转,但是渐渐地竟然也就好了。这或许和我后来接受中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关。”那时,林涛觉得中医也许说不清楚,但里面有东西。对未知领域一直保有好奇心的他决定一探究竟,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就喜欢上了。他开始遍读中医书籍,有些书在当时不容易找到,他就找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高中同学到图书馆去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同学的教研室主任G教授,几年以后G教授又成了林涛师承的老师。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2、喜欢与应该

林涛说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要叫“萝卜会”?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南京有“南京大萝卜”的说法,透着草根质朴、善良的意味,他希望萝卜会同样是质朴、善良的;二是中医自古就有简便廉验的说法,而萝卜从来就是简便廉验的,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等诸多俗语,是有效的。这两点非常符合林涛心中关于中医萝卜会这个组织的意象。“中国文化讲的就是象思维,因此起了这个名字。”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可以说,中医于林涛,并非其他,“而是应该做。”

林涛说,这么多年在中医领域中游走,自己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喜欢”转变为“应该”。这其中蕴含着两层意思:第一是自己确实感兴趣,第二则是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价值。他希望中医萝卜会能聚合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为中医的普及与发展作些贡献。

在他看来,中医的智慧有时候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模糊和生疏,曾经家中年岁大些的阿婆、阿奶们都知道什么节气该吃些什么,家人哪里不舒服了就对症食疗,或是用个汤勺一枚铜钱一个梳子背加点麻油就刮起了痧,这些原本流传于民间的中医智慧不知从何时起慢慢消失了。林涛想通过中医萝卜会把它们再找回来,让中医重新走进家庭。“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方法以及咨询信息,还有中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有时候,中医虽然看上去简陋,但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科学

林涛说,中医对现代人而言某种程度上就像个不施粉黛,甚至有些邋遢的美女,但如果洗漱干净略施粉黛就有可能还原其本来的真实面貌。林涛希望能通过中医萝卜会的努力,将有些晦涩难懂的中医内容传递给普罗大众,而这其中有个关键点是“尺子”。

“中医的疗效,有时候就像淘宝上的卖家或映客上的网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缺乏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与标准,而所谓科学的一些科学评价方法,对于中医有些地方并不适用,目前科学这把尺子,量不了中医。这不是中医的错,是尺子的局限。我希望能有更好的尺子可以更准确的量一量中医,这能够让中医一些好的方法及理论能被更多人理解,进而接受和使用中医。”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3、一个人与50万人

林涛认为例如中医所讲究的整体性是西医、物理、化学等科学研究可以借鉴的地方,他也一直在寻找可以衡量中医的尺子。“例如‘探索中医计划’便是一个很好的科研切入点。”林涛说。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哈佛医学院动态生医指标中心(CDB)的主任彭仲康教授创立的Xreasearch提出了“探索中医计划”,从统计物理学、热力学角度出发来看人体,在人体某一个连续数据的基础上细分不同的时间尺度对熵加以研究,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复杂度的评估。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去探索中医和人体。除此以外,张长琳教授从电磁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人体和中医;王唯工教授从经典物理学机械波的角度去看人体与中医,提出了既创新又充满争议的血液循环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脉诊仪……

所有的这些让林涛着迷,“诸如神、祝由、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等,在看似荒诞不经的外衣下或者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真相。现有理论难以解释,我希望有能够解释的前沿科学出现。”

在“应该去做”的驱使下,林涛一手创立的中医萝卜会焕发出勃勃生机,除却与中医有关的各种公益活动外,中医萝卜会还与爱德基金会共同设立公益专项基金,发起了:

1、“妈妈A+计划”, 面向健康需求迫切且经济条件普通的妈妈提供免费中医技能培训,协助妈妈们成为家庭的首席健康官;

2、面向江苏省听障人士开展中医关怀的“红气球”计划;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3、举办村医培训

,将中医传播到毛细血管般的村落中去,让村医在临床上有更多选择,更加自由,进而惠及更多的村民;

4、开展中医留学游学活动,让青年中医生能在全球视野中快速成长;

5、推广具有一定开创意义的浮针医学,让普通大众了解其奥秘,获得其实惠……

被低估的中医,因为林涛而变得炙手可热!

智汇堂专访—萝卜会创始人林涛中医没问题,是科学的尺子有局限

(The end)

About us

智汇堂文化

一个专注企业品牌的自媒体

如何塑造企业品牌?

如何传播企业品牌?

如何让品牌为企业创收?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