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著不敢出門,來了四十個和尚,七戰七捷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著不敢出門,來了四十個和尚,七戰七捷

嘉靖年間,明朝實施了歷史上最為苛嚴的海禁制度,東部沿海地區,幾乎和外界沒有了什麼往來。這樣一來,長期靠中國沿海貿易存活的日本就不那麼安分了。武士和浪人紛紛勾結起來,組成大大小小的民間武裝,屢屢入侵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明朝多次派兵絞殺,但是倭患卻有增無減,變本加厲。

嘉靖三十二年,三千倭寇再一次入侵松海濱,一夜之間殺死上被人,搶走物資白銀無數。操江蔡克廉積極抵抗,但手下的士兵戰鬥力弱,屢戰屢敗,甚至於當地的百姓都加入到了戰鬥當中,但是還是抵擋不住倭寇的攻擊,結果戰了三十七次,就敗了三十七次。蔡克廉上書知府,請求知府向朝廷要援兵抗倭,知府卻不為所動,整天躲在衙門中不敢出來。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著不敢出門,來了四十個和尚,七戰七捷

蔡克廉無計可施,唯有死戰。當時在江南一帶有一群少林僧人,除去吃齋唸佛,他們還積極投入國家事務,為國分憂。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入侵,上百個僧兵助陣將其打退。得知松海濱危機之後,四十個僧兵在主將天真和尚的帶領下奔赴戰場,配合蔡克廉抵抗倭寇的進攻。

針對倭寇本身慣穿木屐善用長刀的特徵,僧兵改進了傳統的弓箭,配以當地常見的蛇毒,製作出了毒箭。遇見倭寇,不需用近身搏鬥,只要一箭射中,倭寇不死也丟半條命。而倭寇本身穿著木屐,行動緩慢,幾乎一射就能中,毫無懸念。同時,天真和尚還積極發動當地群眾,對倭寇進行偷襲,圍攻。再加上僧兵們手中專門和日本武士刀對抗的少林棍,最終讓日本倭寇吃了敗仗。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著不敢出門,來了四十個和尚,七戰七捷

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在天真和尚的帶領下,四十個和尚配合蔡克廉在杭州一帶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先後在松海濱,翁家巷,白沙灘,松江,婁門,六里橋,王江汀等地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實現了七戰七捷。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四十個和尚最後只留下天真和尚一個,在最後一場戰鬥中,天真和尚和被日本武士刀砍成重傷,無力再戰。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著不敢出門,來了四十個和尚,七戰七捷

病癒之後,天真和尚愧疚於師兄弟全部戰死,無臉迴歸師門,同時蔡克廉也因為抗倭有功,被調任他職。無處可走的天真和尚最終選擇在奉新縣的曇慧寺中隱居。天真和尚死後,留下一部書,是關於當年抗倭戰鬥的記載,至此他的事蹟得以才被眾人知曉。今天的曇慧寺後山,天真和尚的舍利塔依然存在,他身旁的石碑上,詳細記錄了天真和尚當年的最後一戰。其中有這樣一句:當年沙場戰將,殺倭血流成河;曇慧沙彌,修禪唸佛慈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