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着不敢出门,来了四十个和尚,七战七捷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着不敢出门,来了四十个和尚,七战七捷

嘉靖年间,明朝实施了历史上最为苛严的海禁制度,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和外界没有了什么往来。这样一来,长期靠中国沿海贸易存活的日本就不那么安分了。武士和浪人纷纷勾结起来,组成大大小小的民间武装,屡屡入侵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朝多次派兵绞杀,但是倭患却有增无减,变本加厉。

嘉靖三十二年,三千倭寇再一次入侵松海滨,一夜之间杀死上被人,抢走物资白银无数。操江蔡克廉积极抵抗,但手下的士兵战斗力弱,屡战屡败,甚至于当地的百姓都加入到了战斗当中,但是还是抵挡不住倭寇的攻击,结果战了三十七次,就败了三十七次。蔡克廉上书知府,请求知府向朝廷要援兵抗倭,知府却不为所动,整天躲在衙门中不敢出来。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着不敢出门,来了四十个和尚,七战七捷

蔡克廉无计可施,唯有死战。当时在江南一带有一群少林僧人,除去吃斋念佛,他们还积极投入国家事务,为国分忧。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入侵,上百个僧兵助阵将其打退。得知松海滨危机之后,四十个僧兵在主将天真和尚的带领下奔赴战场,配合蔡克廉抵抗倭寇的进攻。

针对倭寇本身惯穿木屐善用长刀的特征,僧兵改进了传统的弓箭,配以当地常见的蛇毒,制作出了毒箭。遇见倭寇,不需用近身搏斗,只要一箭射中,倭寇不死也丢半条命。而倭寇本身穿着木屐,行动缓慢,几乎一射就能中,毫无悬念。同时,天真和尚还积极发动当地群众,对倭寇进行偷袭,围攻。再加上僧兵们手中专门和日本武士刀对抗的少林棍,最终让日本倭寇吃了败仗。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着不敢出门,来了四十个和尚,七战七捷

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在天真和尚的带领下,四十个和尚配合蔡克廉在杭州一带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先后在松海滨,翁家巷,白沙滩,松江,娄门,六里桥,王江汀等地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实现了七战七捷。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四十个和尚最后只留下天真和尚一个,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天真和尚和被日本武士刀砍成重伤,无力再战。

三千倭寇入侵沿海,知府躲着不敢出门,来了四十个和尚,七战七捷

病愈之后,天真和尚愧疚于师兄弟全部战死,无脸回归师门,同时蔡克廉也因为抗倭有功,被调任他职。无处可走的天真和尚最终选择在奉新县的昙慧寺中隐居。天真和尚死后,留下一部书,是关于当年抗倭战斗的记载,至此他的事迹得以才被众人知晓。今天的昙慧寺后山,天真和尚的舍利塔依然存在,他身旁的石碑上,详细记录了天真和尚当年的最后一战。其中有这样一句:当年沙场战将,杀倭血流成河;昙慧沙弥,修禅念佛慈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