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最近《延禧攻略》有一幕大火,乾隆和恩爱的富察氏皇后收到高贵妃献上的《快雪时晴帖》,看到上面除了王羲之的字,还多了一段“山阴张侯”,随即吐槽可惜了画,四个字把意境都破坏了。

这下子所有观众都不依了:你有资格说人家吗?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看看底下的《快雪时晴帖》

原帖也就28字,楞生生变成大长篇。中间还被写了狗皮膏药一样的神字

多出来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啊?

是的,就是满满的印章。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快雪时晴帖28字,左侧的山阴张侯原本该是王羲之写在帖子后面,但被后人临摹到正面,因此乾隆吐槽伤意境,但是吐槽最多的是观众。

根据不精确统计,快雪时晴帖上起码有乾隆皇帝的印章172枚。

然而,当众人的吐槽弹幕满满的跟乾隆的印章一样汹涌喷出的时候。

我们可以先回头来看,这盖章的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收集书画是古代皇帝的传统

首先,我们要知道,乾隆其实是个对传统文化相当挚(zi)爱(lian)的皇帝,这尤其表现他对传统书画的热爱上。

他当政的清宫,传统书画收集的数量和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其他朝代。

在他之前收集书画最有名的皇帝还有唐太宗和宋徽宗,但是唐太宗派出大臣萧艺骗取《兰亭集序》,又下令死后以《兰亭集序》陪葬,导致这件书法史上的杰作从此不传于世,是相当自私的行为。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而宋徽宗呢,多次下诏,耗用国家资源举国征集书画,还花时间编集书画目录,花太多精力不务正业,导致国破家亡。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这种事情乾隆也不干。即使他喜爱书画,但从没有下官方命令向民间征集书画。

反而是大臣揣摩上意,知道乾隆喜爱艺术,多次向乾隆献画,甚至找来民间家道中落的收藏家向皇宫卖画,这些才构成皇帝主要的收藏来源。

因此相较于前代喜爱收集书画的皇帝而言,乾隆还算是相当正的。

当然啦,乾隆也知道大臣的各种小心思,他曾经在画上题写:"书画只要欣赏他的意境就好,不必一定要收集在身边。"(寓意而不留意,不以罗致为贵。)

想当然耳,这是客气的说法,因为实际上,民间的珍贵书画还是源源不绝流向皇宫。

二、盖章一开始只是为了将书画分类

书画多了,虽然皇宫房间多放的下,但总需要整理的。于是第一次规模浩大的书画目录整理作业正式在乾隆的宫廷展开。

一般来说,纳入编目的作品基本都要盖以下三种印章:

1. 收藏年代印章:"乾隆御览之宝"

2. 所属项目印章:"秘殿珠林"或"石渠宝笈"

3. 收藏位置印章:养心殿等等。

另外,书画还会依照美术风格和珍贵程度,分成"上品"或"次品",颇有今日电商选品的风格。

纳入"上品"的作品,为了显示他的不凡身价,在上述三种印章之外,还会再加盖三种印章:"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总共六种,而次等品就不会有这种待遇,只会有三种印章。

从目前辽宁博物馆收藏的唐怀素〈论书帖卷〉就有六玺,看的出来是上品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如何?以后只要展开书画,这幅书画的美术价值、收藏年代、收藏位置以及分类都一目了然,看完后要归位也可以马上找到位置,算是很科学的方式了。

三、乾隆皇帝的各种花式盖章理念

  1. 死了都要盖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爱盖章呢?据说他在去世前,最后做的一件事情是,打开《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的边上题"以后打开也不能盖了,好伤心"(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是的,即使他要驾崩了,他最遗憾的还是不能盖章。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富春山居图边缘的"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2.出去玩也不忘记盖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受害者《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展示

大家都知道,乾隆一生去过多次江南,在那个没有手机抖音的时代,长途旅程到底要怎么杀时间呢?

乾隆的作法是把宫中收藏的书画带在身边,随时把玩,如果到了画中景点就顺便展开画卷印证像不像,再题诗写个心得。

敢情是把山水画当成攻略用了。

3.养生也要盖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受害者《快雪时晴图》展示

《快雪时晴帖》中间那个大大的"神"经病字,已经引起广大的吐槽了,更别提被乾隆硬是搞成大长篇的内容。

这么受到皇帝青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快雪令人想起“瑞雪”,而瑞雪往往寓意着皇帝善政的功德,所以皇帝碰到下雪就会想去把玩一下快雪时晴帖,顺便自己为自己歌功颂德一番。

再来,《快雪时晴帖》的位置太好了,刚好在三希堂,这是乾隆皇帝的书房,换言之也是整个大清朝的行政中心。

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办公。那么,在辛苦之余,拿个快雪时晴帖出来玩耍一下,再盖盖章,大概也是消除压力的养生方法。

乾隆皇帝本人也证明:玩(gai)赏(zhang)文物的确是他消除压力的方法。他很喜欢明朝养生家高濂的《遵生八笺》,这部书所讲的"养生之道",除了基本的饮食与运动之外,连"古物鉴赏"都是延寿秘方。

看到乾隆的长寿,应该真的有用了,只是可怜那些文物瑟瑟发抖了。

网友吐槽乾隆盖章像弹幕,但你们可能误解了乾隆这个小迷弟

一张被誉为乾隆弹幕的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