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澄湖裡鍍過金的山寨大閘蟹,是取得陽澄湖戶口了嗎?

在陽澄湖裡鍍過金的山寨大閘蟹,是取得陽澄湖戶口了嗎?

過水蟹就是將外地的大閘蟹運到陽澄湖裡泡上幾天,再以“陽澄湖大閘蟹”名義銷售的山寨蟹。僅從外表看,即便是陽澄湖當地蟹農也很難分辨出陽澄湖大閘蟹、塘蟹和外地蟹的區別,就味道來講,有關人士說普通消費者品嚐不出來,即使是當地漁戶也難以區分。但是否有陽澄湖這個標籤,價格是完全不同的。(北京商報)

在陽澄湖裡鍍過金的山寨大閘蟹,是取得陽澄湖戶口了嗎?

以前老說“同人不同命”,同樣因交通事故死亡,可能因不同戶口可能影響得到的賠償數額。怎麼解決呢?如果農村居民被證明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沒想到河蟹也能因為被泡在陽澄湖幾天,搖身一變按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賣,這是相當於遷了戶口還是留了學?

商家賣這種過水蟹算不算欺詐?能不能要賠償?

我覺得這事兒的維權僅存於理論上,記者調查的結論是從品質上無法區別,怎麼證明商家賣的是過水蟹,這成了舉證的第一個難題。

還有,將外地蟹放到陽澄湖泡三天算山寨,泡十天呢?泡一個月呢?泡兩個月呢?我覺得這也涉及到一個標準問題。據記者調查,有些商家認為過水蟹最關鍵的一個月都是泡在陽澄湖,所以它們就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官方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方面的執法和認定就會有空白。

在陽澄湖裡鍍過金的山寨大閘蟹,是取得陽澄湖戶口了嗎?

說到底,我覺得大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下:

既然這過水蟹在和正宗貨從外形到味道都很難區分出來,又何必糾結於它的戶口是原生的110開頭,還是後來遷過的呢?再換個思路,既然味道都一樣,又何必糾結於必須高價買帶戶口的呢?價格出在標籤上的,又何止這一種商品呢?

作者資料:楊文戰律師,北京市中盾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中央電視臺“熱線十二”直播評論員並曾錄製《法律講堂》,著有法制出版社《生活中的合同》一書,北京市律協合同法專委會委員。

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