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南懷瑾的這句話一針見血,讓人拍案叫絕。誰的人生不是如此?縱使秦皇漢武、英雄豪傑,概莫能外。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南懷瑾還說:人,因為有「自欺」,才會「欺人」,最後當然要「被人欺」。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什麼是自欺?

自欺是用令人愉快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看上去很美的「假象」去掩飾事物的「真相」,去逃避自己真實面目的行為。

例如某次考試,由於你的失誤,把一道本來能做對的題做錯了。於是你比第十名的總分少了僅僅一分,成了第十一名。

所以你就認為:「其實我應該是第十名,那道題我會做,不就是不小心做錯了嘛!我的實力應該在第十名之上。」

這時,你就是自欺的。因為你的貌似合理的解釋是站不住腳的。你僅僅看到了自己的失誤,卻沒有想到他人也有可能失誤。

說不定第十二名塗錯了答題卡,才落在了後面。可能你的實力僅僅只能排第十二。

你通過自欺實現了自己的不太過分的期望,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行為,僅僅是通過自欺消解了自身的焦慮。「掩耳盜鈴」也是自欺很好的例證。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掩耳盜鈴

人們習慣於用各種辦法麻醉自己,逃避實相,逃避真實的自己,如: 幻想、希望、成功、心靈雞湯、房、車、高學歷、酒精、性、毒品、整容……還有些人把自己的人格寄生於某個權威,有意識地裝作自己只是聽命於權威的工具。

因為這些觀念一旦出現了問題,他便可以輕鬆的推脫責任, 好像背後有一種外來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支配著他,好像他根本就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所以說這類人「過著自欺欺人的生活」。

啟迪多元思維

人為什麼會自欺?

人生有兩種選擇:

1.選擇做一個真實的、空洞的、孤立而虛幻的、清心寡慾卻無所作為的「真我」。走這條路的人屬於「誠意正心」者。儒家經典《大學》雲:「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2.選擇用豐富的內容和經歷——即私慾,來充實人生,美化人生,但必須以犧牲自我的獨立性和「真我」為前提。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自欺之路」。

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或者無意識的選擇後者。我們總覺得前途無量、後途無窮才有希望,才有意思。其實,那些無量、無窮的希望,都只是慾望的一種表現形式,可以讓我們陶醉於其中。比如,我夢想當演員,但我不是個演員,所以,我是分裂的,我活在自己製造的「假象」之中。

從根本上說,自欺是人的本性,或者說是人的「劣根性」。

人在骨子裡就是一種自欺的動物。人們總是要假裝相信某些東西。比如,大部分人會認為名牌手機、奢侈品就是高品位的象徵;考上公務員這輩子就高枕無憂了。

究其原因,在於我們天真的以為只有把某個對象「當作自我看」時, 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儘管我們或深或淺地能感知到對象並不是真正的我,自己也是有能力拒絕誘惑、反抗權威、直面真相的。然而,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拒絕一切外物對我們的「塑造」、「束縛」和「異化」,內心便會感到極大的空虛和無奈,感到自己猶如一個「空殼」,孤苦無依,有種失去全世界、與世隔絕的恐慌感。這就是弗洛姆和漢娜阿倫特在那些平庸的納粹追隨者們身上所發現的「逃避自由」現象的人性根源。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自欺的面具

「自欺的面具」戴太久,便會與自身融為一體,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種勝利。——雨果

正心正舉

如何從自欺走向真誠,把握自己的命運?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康德說:「自欺是人性中的根本惡。」

既然是根本惡,便意味著不能消除,只能儘量「減少傷害」。能達到此功效的唯一的方法便是——懺悔。

懺悔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不斷深入的無限過程,只有走一條不斷反思、不斷懷疑之路,人性才能越來越真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亦是此意。

何謂不斷反思?

反思分為「知性的反思」和「辯證理性的反思」。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鄧曉芒在《自我意識的自欺本質》中說:

知性的反思是一次性的,他反思到自己當初的一次選擇就止步不前了,但對這個選擇本身是不反思的。比如說,人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歸結為自己幼年時代所受的教育。

但一個具有辯證理性的人,就能夠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對這些天經地義的教條產生懷疑,把自己從這套道理中剝離出來。他意識到,儘管他長期認同於這套道理,甚至將其視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但這套東西畢竟是由他人準備好灌輸給自己的,未經檢驗,於是他選擇反思它,檢查它,懷疑它。

知性的人只知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而具有辯證理性的人卻知道,當我「是」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就已經「不是」這個東西了,因為它既然由我自己「是」起來,我也就可以「不是」它,而且批判它。

但辯證的理性並沒有先見之明,它不可能避免犯錯誤,而只能在犯錯誤中反思錯誤、糾正錯誤。站在一個超越當下現實的高度,反思和批判這個現實, 改造和重建自己的對象世界。

如果擁有夢想也是一種自欺,那是否要有夢想?

對於一個已經具備獨立人格和清醒的自我意識的人來說,一切夢想都帶有某種自欺的性質,一般來說,很難判斷這種性質是好還是不好。

但夢想是一定要有的,只不過夢想不再是一個終點,而是懷疑之路上的暫時歇腳之處,是一連串的暫時的目標。

所以,關鍵問題不在於人是否要有夢想,而在於對任何夢想都應該抱一種反思的態度、審查的態度,乃至於事後應有一種懺悔的態度。但這種態度並不妨礙我為之赴湯蹈火,因為我們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或世俗的功利,而是為了在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地認識自己。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真正的自我其實既不是欺騙者,也不是被欺騙者,而是自我的觀察者,是永無止境的懺悔者。

所以,通過懺悔,人的自欺過程就成為了人尋找真我的無限的過程。這一過程永遠不會有最後的結果,但能夠使人格日益深刻,使人性日益深化,使人生日益真誠。

撥迷見智

自欺是人性中不可磨滅的部分,只有正視這一「自欺結構」,承認它、反思它、批判它,才能在動態中建立一種獨立的人格模式,找回「真我」,走向自由!

開啟自在之門

魯迅說:「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但我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要時時和自己戰,一直拷問到死灰。」

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他意識到,自己只是由舊時代跨向新時代的過客,發現自己身上同樣揹負著舊傳統、舊道德這些古老的鬼魂,中了莊周和韓非的毒,於是便有了《狂人日記》裡那一聲撕心裂肺的高喊——「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魯迅毫不留情地對自己進行嚴酷的「精神苦刑」,他始終致力於突破舊的精神法則和世俗的功利主義,以及人自身的心理習慣,以期達到自我更新、日益真誠的目的,表現出了一種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識。

魯迅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僅認識到了中國社會與文化的癥結所在,同時也在於他直麵人性自欺的本質,認識到了人自身的侷限與潛能。

人只有不斷地在自欺中進行反思,認識自己,明心見性,方能開啟自在之門!

Q:你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嗎?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