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04岁老人蜗居街头修单车,儿孙在美国十几年未见,你怎么看?

milkgreen


题目描述:

在西安南郊,104岁的王首镇老人蜗居在街头的窝棚里,以修自行车为生,老伴去世30多年,儿孙和重孙在美国,上次见到重孙是13年前。看到这个消息我觉得挺心酸的,你觉得呢?

冉兄点评:

看到这个题目,还是很心酸的。104岁的老人,蜗居在街头的窝棚里,以修单车为生。看了怎能不让人心酸呢?

104岁的老人,本来应该住在舒适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不敢说儿孙满堂,也应该有亲人照顾,衣食无忧。

要是没有子女亲人的孤寡老人,还好理解一点,为了自己的生存,没有办法。蜗居在街头的窝棚里,以修车为生,还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这名老人不是孤寡老人,有儿子,孙子,重孙子。只不过,老人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在美国。身边无人照顾,这才住在街头的窝棚里。

依据老年人的年纪,可以推算出其儿子,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美国,学成后没有回国发展,留在了美国。

当初,留学美国的人,应该说都是优秀的人才。留学生分为公派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不管是公派,还是自费留学。能够出去留学,那是很大的荣耀。

出去留学的人,也都是抱着很大的抱负,学成回国报效国家。有些人学成后,没有回国,为国家效力。而是,选择了留在美国。

国家出钱派去留学,是希望学子学成归来,报效国家。学成后不回来,是对国家的不忠。自费留学,家里一定是出钱资助,学成不回来,是不孝。

不管这名老人的儿子,是公费留学,还是自费留学。学成后不回来,在美国定居。就是不忠不孝之人。

对于这种不忠不孝之人,不要也罢。我们的祖国有的是人才,在这些人才中,有我国自行培养的人才,也有从国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人才。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正是他们的爱国热情,使我们的国家,在各个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我们的父母双亲。

父母从小把我们养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们不能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天经地义。

我们学的知识越多,学历越高,越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越应该知道赡养自己的父母,是我们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不知道,这名104岁老人的儿子,为什么不赡养自己的父母。也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自己回不了国,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

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应该把父母的生活安排好。否则,自己在国外吃香的喝辣的,于心何忍。不能自己尽孝,可以想其它的办法。

比如,把自己的老父亲送到养老院养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30多年前这名老人的妻子病逝,这名老人70多岁,自己过也还是可以的。

13年前,老人的重孙来看他,老人已经90岁了,是不是应该把老人送入养老院,颐养天年。重孙子能来看,就不能把老人的生活问题解决了。

这名老人应该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搭窝棚修单车的。我们国家的保障体系,还是比较完备的。起码应该有最低生活保障。

冉兄认为,他之所以在路边修单车,是因为寂寞孤独。给别人修修单车聊聊天,也好派遣派遣寂寞,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这名老人的儿子,要是知道自己的父亲,104岁了,还在修单车。他还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吗?他就不怕报应吗?·



冉兄说事


这位老人应该是为了寻找内心的精神满足,才去修车的,因为修车可以与人产生交流。孙辈在国外说明经济条件应该可以,只要不是良心被狗吃了,人不来看至少钱要寄回来给他吧,而且对于百岁以上的老人,民政局都有一定的救助,而且据说救助站也愿意接待他,只是老人自己一直不愿意去。目前可能身体不是很好,已经修不了车了,但还是住在那。


(从身份证看,确实是一百多岁了)

1.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看造化

这位老人的晚辈,都移居国外,说明都还是比较能干的。但是,后辈太能干或者太笨,对父母来说,都是祸福难料。

有些父母,自私点讲,反而并不期盼自己的子女太优秀。曾经见过一个邻居伯伯80多岁独自居住,两个孩子都在美国,平时也寄钱回来,反正他都用不掉的,每次都买很多东西送给邻居小孩,只为了和小孩子们多说几句话。可是每次去医院还是得一个人。后来死了,还是邻居发现的,丧礼孩子们也是赶不回来,都是其他亲戚帮忙操持的,在电话里喊了两声爹就当出门了。



2.中国式养老,要自得其乐

这位百岁老人想通过修车派遣寂寞确实可以理解,年纪大了最期待的是有人说话,精神寂寞更值得被关注。老人的重孙都十多年没来看他了,这点是很不应该,无论多远,一两年一次总至少吧,这也是中国式养老之殤。

中国人把养老希望很多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其实,这样期待过于厚重,关键还在于自我排遣,在于年轻时如何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比如赚足够的钱,抱团养老等等,不要过分依赖子女,毕竟还是靠自己最靠谱了。

(老人的一袋包子要吃好多顿,因为简单,看着也心疼)


小城御姐说


104岁了,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才.不把儿子叫回来为祖国争光,反而让他在美国定居,这是你的失策,但是你己经104岁了你儿子也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但是他儿子如果在活着也应该是80岁左右的人了,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这位老人的儿子的儿子,现在也应该有五十岁左右了,美国的教育方式与中国不同,而中国有着几千的文明历史,美国连父与子的财产都划分的非常清楚,


如果儿子去世了,孙子是不可能回来营养爷爷的,


错就错在你当初把儿子送往美国读书,去美国读书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不该把儿子留在美国,好不容易培养岀来的人才,让他为美国人效力,
多亏中国是一个五千年以忠孝治国的礼仪之邦,在您无人帮助时各方都伸出援手,向你这样在大街上撘一个棚子修车,不是为了对你的特殊照顾,::任何一个文明城市都不可能容忍一个这样的棚子在大街上生存。


司马小绢


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人老了,能有自己的事做,那是幸福的表征。总想着心酸,难过,这种情绪是见者、过路者自我建构的结果。其实老人也可以蜗居家里,靠养老金和低保以及高龄老人补贴生活度日,国家的养老金有80多,10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每月生活保健补贴360元,还可以申请低保每个月每人450元,这将近900元的补贴,应该能够维持老人最基本的生活。

至于这个老人有没有家,有没有自己的房子,有没有亲属在美国,都只是猜测。据我了解,高龄老年人的年龄估计也值得怀疑,都是老年人自述的结果,高龄老人最大的特征就是记忆模糊,很少有人完整地记得清楚100年前的事,而且当时户口登记和出生登记制度几乎没有。登记的老人的年龄和家属情况都是老人口述的结果,并不靠谱。人口普查登记的时候,新疆有很多百岁老人,一般调查人员会问老人,您多大岁数啦,老人会回答我100多啦,你再追问一百几啦,他凭记忆给你报一个数。另外一个值得怀疑的点是老人都104岁了,身体还如此硬朗,还能修自行车,说明身体素质非常好,根据老化的原理,老年人上了一定年龄够,尤其进入到 90岁以后,普遍会呈现出虚弱的特征,这位老人能自己修车,说明实际生理年龄要比身份证上的和自己记忆中的年龄要小。

但是后面有人留言,老人已经修不动车了,但是还是坚持住在接头的窝棚里。想想这样没有子女照顾的流浪老人着实可怜。

但老年人能出来自己干活,还能干得活,有一项自己的营生,其实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一方面有下面的编辑分析的原因,能够自我实现,有与人交流的机会,更多的还是有一件事可寄托,精神有寄托的老人活得更久。但是一旦修不动车了,干不动了,身体会快速退化,最终会老死街头,在临终前的时间,还是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去救助,希望福利院和救助站能够收留并提供临终关怀,但是不建议老人还能自理,自我维持生活的时候,这些部门去干涉老人的生活。

老龄化来袭,未来这样的流浪老人和无家可归的老人、走失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公安、民政和福利部门应该联合行动起来,劝说、收留这样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势在必行。


云说养老


这个老人的故事还是让人挺辛酸的。

104岁高龄蜗居街头修车,孤独、勤苦、劳碌像他的年龄一样,已无人可比,令人唏嘘同情,同情之余,还是让人想到老话题:养老问题。

我谈点个人的看法: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子女如何善待老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老人自己如何度过老年阶段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难题。

先说子女方面——

1、子女太优秀了或太平庸了,对老人都不是好事。我原来的同事,儿子在国外,很有出息,可当别人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时,两位老人却说:我们的这个儿子等于白生白养了。

2、对待老人要多给予精神关怀。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只会给父母钱财的儿子,算不得孝子。前天,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故事,题目叫做:两个儿子,一个上我人大,一个上了清华,我却进了养老院。故事是说老人的两个儿子挺优秀,进了名校后在北京发展,可父母留在家却遭受着百般折磨,之后,万般无奈之下却被迫进了养老院。

再说老人自身方面:

1、老人要较早做好安排,不能过于依赖子女。要高瞻远瞩,年轻时留足钱财,选好住房,重视锻炼身体。一旦进入老年,便不必事事依赖子女了。

2、老人要解放思想,咋活舒服就咋活,形式不拘,无论是待在家,还是进养老机构,只要活得快乐,不必拘泥。比如,广州市政府在社区办食堂,60岁以上老人每餐收费2元,政府补贴,对不方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这样的好事,老人得特别乐意接受,要觉得幸福,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别想得太多。还有许多养老机构,娱乐、生活、医疗等方面服务很到位,可有的老人就觉得不如在家好,思想不得解放。

3、推行安乐死,让没有了任何生活意义的老人死得舒服,死得有尊严,提高死的幸福指数。


陀叔拍案


这个老人确实是100多岁了,具体多大年纪我不清楚,因为我只是大概记得在14年左右和老人聊过天,他当时告诉我他100岁了,家在西安蓝田县,至于他的家人也不是在美国,总之他挺可怜的。可能大家不信,第一呢,老人的位置在西安市雁塔区西八里村朱雀大街(原老城南客运站)附近;第二,我100元买的自行车在他那多次修理花了80元,最后10元钱卖了(老人修车技术确实不怎么样,当时只是想照顾他生意);第三,这些年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在那里住着,城管也不敢处理。愿他老有所依吧!


A曾律师15191888268


这帮儿孙是不孝的。已经是百岁老人,老父亲到了这个年龄,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支持和陪伴,是需要有人在身边消解寂寞孤独,是当他生病的时候,有个人陪他去医院,在他身边看护。

若说子女没有条件,那也可以谅解。但是他们都已经在国外多年,说明经济能力各方面都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抽出来点时间,陪伴晚年的父亲一程,于情于理于法,都是不可以宽恕的。

从情理上讲,作为父母,从小把孩子拉扯大,而且供养孩子读书到国外,这么多年的养育付出之恩,作为儿辈,岂能一笔抹去?父母付出给你多少年的时光?父母又付给你多少钱用于你的成长?你给父母陪伴的时间和付出的金钱有多少?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人,你所谓的在外打拼为理由,以所谓的在外工作没时间为借口,去搪塞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本身就是一种推诿和逃避。

从中国的法律上讲,孩子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作为子女不赡养老人,老人可以起诉自己的孩子。当然很多父母不忍心这样去做,完全苦了自己,而纵容了孩子。很多子女也是在拿着父母的善良,作为自己逍遥法外的挡箭牌。


良知与本分,是做人的根本。如果连基本的良知、孝善的本分都不复存在,那就不配是中华好儿女。这个世界对于每个人说最重要的不是钱财,而是用钱财来支撑起亲情与亲人们的幸福。如果你挣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那么你的行为准则与道德底线可能就会趋向扭曲。

我们不能拿老人有排遣孤寂的活动方式与工作能力来说这就是他晚年应得的适应性的养老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很多的空巢老人,就不得不选择在晚年仍然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但事实上,这个不是每位老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这是精力体力智力等各方面在他的晚年是不能赋予的。

所以归根结底,作为子女,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才是反哺养育之恩的大道。


高考元学力岳峰


西安104岁老人蜗居街头修单车,儿孙在美国十几年未见,老人一人独自生活,着实心酸。

西安南郊,104岁高龄的王首镇老人,至今却依然蜗居在街头的窝棚里,以给人修理自行车为生。

据了解,王首镇老人是西安市灞桥区长乐镇人,曾经是一名自行车装配员。而王首镇的老伴去世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孤苦无依的老人来到西安南郊,在街边搭起了棚子,开始以修车为营生挣钱糊口。王老汉的一条腿行动不便,只能拄着拐来回挪动。

谈起自己的儿孙,老人说他们都在美国生活了,上一次见到他们已经是13年前了,而对于孩子们其他的情况老人也不愿意过多透露。

看到老人,觉得很是心酸,不知道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孩子们会那么多年不回来看望自己的父亲,或许又是老人不愿去美国生活?我们不得而知。可是看到老人居住的环境,我们知道,做儿孙的真的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赡养义务人应尽的法律义务,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老年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所以老人的子女有义务去赡养老人,而不是丢下老人十几年不曾谋面,而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个人观点:对于老人儿孙的做法,个人认为可以受到法律谴责,当然其中的缘由我们也无法去深究,究竟是老人不愿意还是有其他原因,老人也不方便多说,只想告诉大家,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一定要孝顺他们,别让他们老了孤孤单单一个人。

谢谢大家阅读,赞同我的观点不妨点个关注!


郭子果的吉他


养儿养女连点福都享不到,养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100多岁了还要靠自己自立更生修车为生,本应早已是坐享清福的年纪,却还要起早贪黑,整天受苦受累,受脏,子子孙孙都死光了吗?看着好让人心疼。


事后说


所以培养子女有时候也是很矛盾的事,儿孙有出息了,内心当然高兴,但是孩子注定要高飞,他不会在你身边,年老了也顾不了你。儿孙普普通通,反而有天伦之乐!所以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焦虑无比也是有点奇怪的事,人生祸福难料,一切顺其自然,冷暖自知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