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的生存法則《知識就是力量》羅振宇傾力教授

職場新人的生存法則《知識就是力量》羅振宇傾力教授

本週五22:05愛奇藝、21:15江蘇衛視,羅振宇將在全新一期《知識就是力量》中為大家講解“怎樣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人”。他以“時間”為抓手,提出了對於社會新人的建議:“住得離單位近點兒”、“去‘明星公司’更好”、 “如果心中充滿猶豫,那就不要創業了”、“成為靠譜的人”等。

“狹窄框架”揭露現實標準 “五層臺階”實現時間增值

基於理查德·塞勒及其團隊關於“狹窄框架”的研究,羅振宇表示,人生價值的確立,某種程度上是遵循“錨定效應”的體現:一個錨一樣的東西或觀念,會成為你判斷所有事情的標準,所以如果只盯著錢就太狹隘了。為了詮釋這一理念,羅振宇不惜給自己“立碑”,指出時間才是“人生最根本資源的剛性約束”。

節目中,羅振宇進一步闡述了“經營時間”的五層臺階,“吐槽”很多人甚至沒能認識到第一層最基本的要義:“節約時間”的寶貴价值。羅振宇以自身經歷為例,分享大學畢業時老師送給他的一則生活寶典,“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住得離工作單位近一點”。這條生活經驗指向的,實際上是“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價值”,以此獲取“打開人生更多豐富性的可能”。

職員該“打工”還是創業? 成就人生價值要依靠什麼?

在全民創業的熱潮下,“創業”儼然是眼下點擊率最高的社會話題之一。許多扎心的問題往往會讓心懷“創業”抱負的創業者陷入進退兩難的糾結。對此,羅振宇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你根本沒想清楚準備做些什麼,“那就不要創了!”他還分享身邊朋友為難要不要創業的事例,並抽絲剝繭認為,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大家不懂得“營造他人對自己未來的預期”。他表示,如果每個人在經營自己未來價值時成為一個靠譜的人,那麼創業與否根本不會成為問題。

作為經營時間價值中的第四層臺階“營造預期”,羅振宇拿出馬雲與阿里巴巴的創業故事作為正面分享,指出馬雲當年創業有所謂“十八羅漢”,“這些人個個都是經營奇才?個個是創業家?不一定吧。”依靠別人對其的穩定預期來實現財富的獲取,是羅振宇總結的經營好時間、成就人生價值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成為優秀者心中靠譜的人”。

怎樣做一個更有價值的人?我們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的那個經營對象到底是什麼?能不能從人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看清楚這個題目?更多你沒聽說過的“新知識”,盡在8月3日22:05愛奇藝《知識就是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