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奇葩說》第六季,羅振宇面對自己知識服(fu)務(fei)是“販賣焦慮”的調侃,急急辯解道:“焦慮誰都有,還用得著賣?”但他自己顯然也清楚,沒有瀰漫在人群中的焦慮情緒,得到的課程賣不了這麼好。他是焦慮的獲益者,卻也是萬千焦慮者中的一員——甚至比普通人更焦慮。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2017年的時候,“追求極致”的羅振宇在《邏輯思維》中表達了身體吃不消的狀況:

“沒有口若懸河的天才,我每次錄像,可能一個小時的節目 ,我要錄10到20個小時,就是反覆地打磨每一句話 ,我覺得表達精準,用詞到位,而且沒有磕巴,我才會原諒自己,讓這一條過。那以今天這樣的身體狀態,我肯定沒有辦法承擔這麼繁重的體力工作了,所以向大家道歉 。”

《邏輯思維》於是併入得到,從50分鐘的周播,改成了6-8分鐘的日播。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幾年的“瘋狂輸出”,或許讓羅振宇的知識儲備已“入不敷出”,在《奇葩說》中,繼導師李誕先抑後揚的精彩辯論後,導師羅振宇的辯論冷了場,卻靠著贈許吉如“在下不服卡”的“行為藝術”,延續了熱度。

搶救許吉如,他是真的惜才麼?還是僅僅為了打造自己惜才的人設?我們不知道,但無論如何,當年那個憑著每天早上60秒語音橫空出世的“知識中年”羅振宇,在人們心裡,早已朝著“油膩奸商”的方向一去不返。

也算是很厲害了,羅振宇以身作則,讓“油滑世故”和“讀書人”這兩個水火不容的形容詞和名詞,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多讀書真的好麼?只能說終歸比不讀書好。讀什麼書,怎麼讀,為什麼讀,讓讀書的結果大相徑庭。有人把書當成了投機的工具,有人把書當成終生的朋友;有人讀成了知道分子,有人讀成了知識分子。

羅振宇,通過讀書,成為了一名“知識界的搬運工”。除了勤勤懇懇地搬運以外,他還擅長“造詞”,“造大詞”,“造新詞”,這和那些賣減肥藥的,賣化妝品的和賣保健品的方法有些類似,絞盡腦汁的造詞目的,都是忽悠群眾,掏錢買貨。

可惜流年不利,辛苦架設的知識教主形象,煞有其事的商業點評,隨著樂視黃太吉暴風影音等等創業大咖們的崩盤,讓他成了預言界的貝利:烏鴉嘴一張,誇誰誰死。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在《奇葩說》,羅振宇不辱使命,繼續前行,先是ALL IN黃執中,結果黃執中爆冷被新人雷哥擊敗。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接著怒讚美女辯手許吉如,不惜犧牲自家隊員搶救許吉如,結果許吉如慘遭淘汰。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不愧是全場只獲得6票選擇的導師,羅振宇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在封閉的《羅輯思維》以及精心準備的跨年演講中,憑藉自己的多年儲備和團隊配合,羅振宇維繫著知識教主、精神導師的人設;但到了開放的《奇葩說》,他硬掉書袋,故弄玄虛的發言遭到眾多網友的快進,人稱“快進導師”。

在最新的《奇葩說》中,羅振宇的表現愈發讓人瞠目結舌,他用不自知的油滑,自以為是的睿智,一次次將節目帶到尷尬的高潮。

賽前押寶黃執中,卻完全不想對手雷哥的處境和感受;送卡許吉如,根本不問隊員的意見,並接著道德綁架:“我相信他們的一定會支持我”,更不用說勝方胡老師因為他的行為不得不再賽一次。種種行為,只能用自私自利,自以為是來評價。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即便您是為了打廣告來參加節目,是不是在給自己拼命加戲之前,先尊重一下比賽本身?

而關於996的話題……更凸顯了羅振宇心中只有自己,和一個“利”字,以致於蔡康永實在看不下去了。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再看雷哥被淘汰時羅振宇的發言:

“每次有人淘汰,都哭哭啼啼的,我覺得太沒必要了。你知道雷哥是幹嘛的嗎,人家電臺主持人,他不會缺講話的舞臺。山長水遠,江湖再逢,把酒嚴歡,有的是機會,不就是講話嗎,是吧,雷哥?來把你的頻數報一下,我們把收音機調過去,來聽你講。”

請注意雷哥的微表情,此時他的心中,應該有一萬匹草泥馬朝著羅振宇衝去。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奇葩說可以淘汰隊員,是不是也可以淘汰導師?

記得有一期馬東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我和羅老師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羅老師說話總是以句號或者感嘆號結尾,而我只敢用問號”。

而如何評價羅振宇參加《奇葩說》的表現?,知乎上有回答。

“快進導師”羅振宇:那個販賣焦慮的人,也許是最焦慮的人

一個人說話總是不容置疑,往往卻最值得懷疑;一個人自信到了狂妄,也許是內心極度的不自信。馬東,蔡康永,他們總是以探討的態度在談論問題,傾聽不同的聲音,接納不一樣的種種。就算狂狷的高曉松,也懂得時不時地自嘲。而羅永浩,樊登這些人……總想爬上不屬於自己的神壇,總想把自己的話偽裝成真理,總想定義標準的答案。他們以為自己看清楚了世界和他人,卻連自己都還沒看清。

也因此,販賣焦慮的羅振宇,也在感受著焦慮的炙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