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聚焦|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课改聚焦|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本文约5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课改聚焦|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课改聚焦|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陆云泉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命题,指出了新方向。

新的时代征程即将开启,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基础教育高地,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领会党中央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聚焦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办好更加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01

深刻认识海淀区教育发展面临的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十八大以来,海淀区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当代教育名家、名师,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保持北京市领先地位,但距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海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哪些呢?

问题1

城乡、城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海淀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明显,多年来,我区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学校建设,在温泉、西北旺引入一批优质校,使农村地区教师月工资比城区教师高3300元,努力促进南北同步发展。但北部农村地区和南部城区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上庄、苏家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还缺乏,农村地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还不够,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同时,城市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够均衡,中部以海淀学区、中关村学区为代表,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但东部依然处于低位均衡发展水平,与高校智力资源密集的人口特征和教育需求不匹配。

问题2

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

海淀教育面对的区情复杂,教育规模大、体系全、样态多、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既有政府办学、社会力量办学,还有大学办的附中、附小,人、财、物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学校发展的客观基础、历史文化积淀不同,这既是海淀教育发展的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2017年,海淀区大力实施新优质、新品牌学校创建工程,一批学校办学品质得到快速提升,实现转型发展,但还存在一些薄弱学校,距离“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的目标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问题3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

海淀教育门类齐全、类型完备,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够优化。

我们多年的监管和调控更多地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升上,学前教育监管相对薄弱、投入不够,管理和办学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高中教育高峰与低谷并存,选择性、特色化发展不足;职业教育比重偏低,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对高科技、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适应;教育国际化水平无法满足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需要。

问题4

足量优质的教育供给还不充分

从2010年起,海淀区就一直面临严重的学位紧缺矛盾。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和户籍人口出生高峰的叠加效应,海淀区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学位紧缺困难,我们预测的“十三五”期间的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缺口达8万~9万个,现有学校资源可挖掘的潜力不足,持续的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将是政府必须解决的重点任务。

同时,海淀区高端人才聚集,百姓对教育的期待和诉求较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老百姓的入学、升学焦虑亟须持续回应,教育公平还需持续推进。

问题5

面向未来的教育内涵发展还不充分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在新时代、新使命面前,我们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与海淀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中关村科学城的功能定位还不能完全匹配,还无法满足家长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学生可供选择的课程学习资源还不够全面、优质,课程育人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数量和结构性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人才队伍的活力和潜能有待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在资源调配、政策调控、经费投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从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聚焦、从硬件保障向软实力提升转变。

问题6

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还不充分

当下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热点问题频发,校园安全、师德建设、家校矛盾的解决需要关注家长、学生、社会、学校等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

海淀区是教育大区,体量大、情况复杂,需要政府进一步增强教育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与发展、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不断提高综合统筹能力;需要不断加大与教育外部的沟通与互动、理解与对话,营造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课改聚焦|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02

聚焦主要矛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不断提升海淀教育服务区域科学发展的

硬支撑和软实力水平

1.统筹规划,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

坚持“筑巢引凤、外引内升、南北同步、优质均衡”的发展思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是提供有力的乡村教师支持政策,我区将进一步统筹城乡教师资源,优先为农村学校补充优质师资和紧缺人才,建立海淀区乡村教师从教10年荣誉制度,为农村地区教师成长创设土壤和氛围,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落实“校校优质”工程,进一步缩小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在区域教育布局方面,以学区为单位,实施精细化管理,摸清资源现状,精准发力,通过教育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机制、教育联盟等举措,构建学校成长共同体,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十七个学区均衡分布。

持续深化新优质、新品牌学校和潜力学校项目建设。以三大项目建设为带动,采取专家诊断、领导一对一联系、找准发展定位等举措,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队伍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强分类引导、指导,形成以综合优质高中、品牌特色高中为基本架构的多样化办学格局,丰富人文、科技、体育、语言、艺术等五大类特色高中形态,为学生提供多元、差异化的教育供给,努力实现学有所教。

2.精准发力,切实增加足量优质的学位供给

从2018年开始,海淀区将启动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全面落实北京市学前教育学位供给任务2.96万个。

我区将进一步创新办园机制,通过政府解决40%、鼓励驻区单位地方政府解决40%、社会力量解决20%的“442”模式,加大区级层面的政策鼓励,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办学,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努力实现幼有所育。

按照“尽早摸底、预测难点、提前预警、政府统筹

”的思路,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加快新建项目建设,增加办学空间,在个别学位紧缺地区,统筹配置公园、绿地、体育文化设施等公共资源用于中小学办学,全力解决居民百姓“上学难”矛盾。

扩大优质教育学位供给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分配好这些优质学位,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人人都有机会上好学,扩大优质教育学位的惠及面。近年来,海淀区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采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信息化入学系统,探索性实施“六年一学位”政策,在初中入学中设立“登记入学”途径,全面规范义务教育入学规则,大力推进机会公平和资源公平。

下一步,我区将结合区情,加强政策研判,积极开展基于学区制、网格化的义务教育入学办法的探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惠及面,在“十三五”末,使我区中小学生在优质校就读的比例达到90%以上。

3.创新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目前,教师数量缺口大、职业压力大、优秀人才紧缺、教师流动性加强,对教师队伍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充分吸纳教育人才,

2016 年,海淀区创新教育人才管理机制,启动教育人才储备库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区聘校用、动态调剂的非编制教育人才管理新制度。

我区将进一步健全人才储备库的政策保障和运行机制,将“一库一统筹”模式发展为“五库三统筹”,分层次扩充建立高端人才、一般人才、顶岗教师、特岗人才、返聘人才五大人才储备库,大幅拓展师资补充渠道,充分发挥人才储备库的双向调整功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建立健全以学区、集团为单位的教师资源统筹机制,分层次、分学科有序推进师资调配,开展教师交流。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赋予集团一定的教师编制、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等人事管理自主权。进一步缩小校际之间收入差距,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

倡导、培育、推出更多的当代教育名家、名师。海淀区持续多年开展领军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基础教育名校长和名教师,这是海淀优良的传统和文化。我区将继续将继续强化教育人才聚集高地的优势,切实关注校长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营造教育家办学的机制和氛围,确保海淀的核心竞争力。

4.内涵攻坚,推动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育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海淀区教育要牢牢抓住质量这根生命线,求真务实、潜心办学,全面提高教育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的新成果。大力开展未来教育探索工程。

海淀的教育改革探索始终在积极前行,十一学校的走班选课、中关村三小的3.0未来学校形态,都是对新的教育理念和变革的积极回应,海淀区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传统教育优势与新的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鼓励学校进行管理机制、课程整合与实施、教学模式等的有效创新。

进一步打通学校边界,探索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整体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海淀教研、科研的品牌优势,建成一批学科教研基地和课程建设基地校,为学生时时学习、个性学习提供课程、资源和环境支撑。

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培育工程。坚持育德为先,构建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建立学区家长委员会,创建家校共育桥梁。持续打造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周、家庭教育大讲堂、传统文化展示月、敬德书院春秋论坛等区域性教育活动品牌。狠抓课堂教学和规范管理,安心办教育,静心提质量,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品质和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017年,教育部在海淀区设立“校园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我区将积极搭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足球竞赛、课程、培训、人才梯队培养等七大体系,创新区域性学生体育活动机制。探索建立少年科学院,依托区域院士资源优势,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新途径。

在北部农村地区规划建设一所STEAM教育实践学校,该学校将依托区域得天独厚的教育和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我区还将探索成立青少年艺术苑,拓宽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的渠道和平台。

积极建构具有海淀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初一年级入口学业水平和学段成长监测机制,强化学生成长的动态评价。突出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兴趣特长和体质健康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价,特别要将体质监测作为学校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推进智慧教育工程,建立网络和数据中心,开展学生学情数据分析,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进行追踪评估。

5.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加大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力度,以管理促内涵提升。海淀区是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八大实验区之一,2017年12月,国家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我区的改革实验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淀区将依托管理标准的全面落实,在学校章程、内控制度、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对每一所学校进行对标研判,在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同时,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办学。以学区为抓手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2016年,海淀区实施实体化的学区制改革,实践两年来,从横向上搭建了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提供了区域教育资源统筹和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我区将进一步优化学区职能,充分发挥学区的统筹、协调、服务作用,加强区域教育精细化管理,探索构建学区、街镇、驻区单位互动共享、协商共治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以集团为依托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目前有近30所集团化办学母体校,集团化学校通过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干部教师交流、强化课程整合开发、推动人才贯通培养,带动发展了相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区将进一步研究制定集团化办学的配套政策,在集团校干部岗位设置、绩效工资、章程治理、中小幼一体化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我区将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健全以学区为抓手构建现代治理体系、以集团为依托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海淀区纵横矩阵式改革模式,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教育是关乎人成长的事业,人是教育最核心的要素。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海淀教育要始终牢牢把握“学生”和“教师”这两个群体,坚守初心,尊重规律,落实关爱的教育,倡导尊重的教育,办好负责的教育,探索未来的教育,努力实现“十三五”末期建成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建设世界一流基础教育高地,继续引领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目标。

课改聚焦|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向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强区迈进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