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的他重视剧本,拍得认真,中国电影圈需要这样的他:徐峥

电影界的他重视剧本,拍得认真,中国电影圈需要这样的他:徐峥

徐峥认为演员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你需要演好很多很多角色,才能证明自己,让观众透过角色记住这个演员本身。

《无人区》是徐峥第一次在宁浩的戏里当主角,宁浩赞他“我觉得在中国能完成这样难度表演的演员只有他一个”。

从没有底线的精明油滑,到恐惧之下的绝望无助,再到最后人性的爆发救赎,角色确实很有挑战性。

为了符合人物也为给大家个不一样的感觉,他一下减了二十多斤,当时不少观众看完片都说真的差点没认出徐峥来。

还有并不催眠的《催眠大师》,华语商业片里难得有认认真真在烧脑,把故事讲得抓人的悬疑佳作。

这回徐峥没什么服化道助攻,就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光头形象,演技同样突出,准确又自然。

徐峥一度烦恼过自己受脸上喜感的局限,没法像宋康昊,役所广司等演员一样,演什么都行。

在各种戏里把自己打磨一轮后,总隐在人物背后的他,终于显出了更纯粹的底色,有了更大的角色范围,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电影界的他重视剧本,拍得认真,中国电影圈需要这样的他:徐峥

《我不是药神》大爆后,有人感慨像他这样国民度高的演员吧,大家平时不怎么会关注到,可一旦知道有片子上了就愿意去电影院看看。

像《超时空同居》发预告片那会,客串的徐峥短短来扯了个面,就让很多吃瓜群众对电影燃起了兴趣。

所谓国民度应当有两个层次,一是认知度,二是认可度。

徐峥早早能被大家认识有幸运的成分,但攒起观众的信任和期待就全靠一部部好作品了。

演得认真,哪怕我们对徐峥够脸熟了,看他的作品时还是会轻易被他带入戏里。

饰演“黄毛”的章宇形容,徐峥重新在《我不是药神》这个剧组里回到了一个单纯地做演员的状态,他在片场戏份最重却最鸡血。

电影界的他重视剧本,拍得认真,中国电影圈需要这样的他:徐峥

一个镜头拍几十条也高度配合,熬夜拍他过去自认最有障碍的哭戏,拍起来却每条都哭得稀里哗啦,全情投入。

拍得认真,他最重视剧本,自己执导电影时,为了调查别人对故事的反应会做实验,观察听到不同情节的表情反应。

合作过几次的编剧束焕认为徐峥对整体的把握能力很高,能遵从最初的故事与架构,最大程度地将其呈现在荧幕上。

换句话说,无论在哪个身份上,他对电影这行业都是有爱有热情的。

十多年来,徐峥不间断地和青年导演合作,初衷很简单,想帮他们把握更多话语权,能完成自己的想法。

参与《我不是药神》也一样,他助阵宁浩发起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扶植了新人导演文牧野。

电影界的他重视剧本,拍得认真,中国电影圈需要这样的他:徐峥

“山争哥哥”火起来后,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以为药神这电影也是徐峥导的,他还特意发博说明,把他们推到台前,表示宁浩的选材是根本,导演和编剧决定了人物所有的弧光。

这不是徐峥第一次为青年影人保驾护航了,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前段时间他生日时,就有七位得到他支持的导演专程录了VCR,感谢合作当中他对于新导演的种种尊重与帮助。

以看艺人,或“偶像”的角度看,你可能喜欢徐峥这类型,也可能不喜欢。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电影人来说,中国电影圈需要他。

能让观众看到这个行业的未来和希望,与他的票房号召力同样难得,真心期待他这样的国民演员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