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前留下8个字,死后归葬“袁林”,毛主席看后也说了8个字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

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

袁世凯死前留下8个字,死后归葬“袁林”,毛主席看后也说了8个字

袁世凯身后的评价长期以来以负面评价为主流,这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界对袁世凯的评价不再是全盘否定,而是逐渐趋于多元化。

事实上,许多知名人士和历史学家通过对袁世凯的了解和研究,对袁世凯冷静分析、客观评价,采取了有褒有贬的评价方式。

这些评价的共同点是:袁世凯本质上是擅长权术的旧派人物,同时也是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败笔在于称帝。

袁世凯死前留下8个字,死后归葬“袁林”,毛主席看后也说了8个字

其实,在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袁世凯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近代化过程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首创中国国内警察制度、设立春节,逼迫清帝溥仪和平退位、开创中华民国,督修铁路、办工厂、大力发展实业,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这些都是袁世凯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的积极贡献。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患尿毒症而病危,对身边的人留下“扶柩回籍,葬我洹上”8个字后,撒手人寰。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为他修建了一座帝陵式的大型陵墓“袁林”,后来还是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才得以保存至今。

袁世凯死前留下8个字,死后归葬“袁林”,毛主席看后也说了8个字

当时主政的北洋政府遵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慎选堪舆,勘定吉壤”,“绘具详图”,“招商筑墓”。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耗资70余万银元,在洹水河畔建起了这座占地近140亩的浩大茔宅。

据记载,修建袁世凯陵墓的资金由两部分组成,50万大洋由北洋政府拨款,由于资金紧缺,袁世凯昔日的幕僚旧友徐世昌、段祺瑞、王世珍等8人四处募捐又凑了25万大洋补充到建陵钱款当中。

袁世凯死前留下8个字,死后归葬“袁林”,毛主席看后也说了8个字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问,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陵”而称“林”?

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名不正而言不顺,最后四面楚歌,不到六十岁就撒手而去。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历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万年吉地称为“袁陵”。

但当时当政的徐世昌却对之明确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

其时,徐世昌的话自然最有分量,于是袁克定便弃“袁陵”而称之为“袁林”。

袁世凯死前留下8个字,死后归葬“袁林”,毛主席看后也说了8个字

按理说,以那个时期的形势来看,袁世凯的陵墓肯定会遭到后人的唾弃,同时期的冯国璋乃至汉奸汪精卫的坟墓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可为什么“袁林”能够完整的保存到今天呢?原因就在毛主席的8个字。

1952年10月,毛主席莅临“袁林”视察,他饶有兴趣的参观过后,说了 "留袁林做反面教材"8个字。也正是毛主席说的这8个字让袁世凯墓得到妥善保护,并得以保存至今。

1958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利用袁世凯墓设立安阳市博物馆,并由安阳市博物馆具体负责管理袁林。

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