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甲午战争战败后,满清政府意识到旧有的湘军、淮军已经不堪重用,八旗兵和绿营兵更不用说,于是编练新军迫在眉睫。

1894年11月,清长芦盐运使胡燏[yù]棻[fēn]在天津小站开始用西法编练新式陆军,称“定武军”,共计10营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骑兵250人,工程兵500人。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编练新军

胡燏棻本人只是一个文官,对于军事不是很熟悉。

1895年12月8日(光绪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恭亲王奕訢、荣禄等大臣联名奏请光绪帝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随后在1895年底,袁世凯入驻小站开始继续练兵。

搅动乱世风云

清政府希望编练一支维护自己统治的军队,却最后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当然一开始谁也没有想到。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影视剧中袁世凯形象

袁世凯在原有定武军4750人的基础上,在鲁、苏、皖、豫等地招募2250名步兵,300名骑兵,合并称“新建陆军”。

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陆军编制正式形成,袁世凯摒弃了之前湘军、淮军的团练模式,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强调士兵训练的严格性,注重武器装备近代化和标准化。

而这支以清王朝名义编练的新军,被袁世凯逐渐培植亲信,最终发展为原始的嫡系部队。

后世北洋人物,大都历练于此

新军的训练,成为了袁世凯崛起的政治资本,正如美国学者鲍威尔所说:“袁氏的军法虽严,他仍然为士兵所爱戴,这并非意外,因为他亲自照管他们,并且按时发饷。再者,他向他们灌输了忠诚的观念,不过主要只是向袁世凯而不是向皇帝效忠”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新军训练

后世北洋军阀人物中,在小站练兵时历练过的有:

1.徐世昌

小站练兵时徐世昌作为袁世凯的谋士,二人青年时就已相识,作为河南老乡互为同道,小站练兵时分管参谋营务处。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徐世昌

1918年10月,徐世昌被选为民国大总统,

2.段祺瑞

段祺瑞,北洋三杰之一,曾三造共和,小站练兵时任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段祺瑞

北洋军阀皖系军阀代表人物,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遭到段祺瑞的严词拒绝。

3.冯国璋

北洋三杰之一,与段祺瑞、王士珍均为武备学堂同学。小站练兵时任督操营务处帮办步兵学堂监督。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冯国璋与其曾孙冯巩

后来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4.王士珍

北洋三杰之首,小站练兵时深得袁世凯信任。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王士珍

王士珍官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中华民国总理。

5.曹锟

小站练兵时曹锟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曹锟

冯国璋去世后,曹锟成为直系首领,相继取得了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成为主宰中央大权的实力派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曹锟严词拒绝了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甘当寓公,直至病逝。

6.张勋

1895年,张勋转任袁世凯部下,小站练兵时任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营长),行营中军(督练处总务长)。

清朝灭亡后,张勋仍效忠清室,禁止所部剪辫,被称为“辫帅”。

一个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张勋

1917年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戴溥仪复辟,7月12日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

其余后期有名的北洋人物还有:

张怀芝、段芝贵、王英楷、陆建章、李纯、王占元、刘承恩、姜桂题、阮忠枢等。

结语:袁世凯死后,无人能够完全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而这些将领大都跟随着袁世凯参与过小站练兵,可以说,正是从那个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天津小站,开启了后世的北洋风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