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恭王府西路的起点为一座小小的龙王庙,建筑十分精巧,里面供奉着龙王的坐像,庙前有一口古水井。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龙王庙」位于府邸的西北方,后天八卦中西北方为乾卦,乾为龙,在五行中乾属金,正应「金生丽水」、「水能克火」之意;从花园来看,「龙王庙」又位于花园的西南方,后天八卦中西南方属坤卦,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正含阴阳交会,云行雨施之意,龙王庙立此再适宜不过!恭王府花园自建成130余年以来,也确实从没有被火灾困扰过。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龙王庙中供奉的是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敖广。作为统领水族的王,敖广身着绿衣,青脸红须,善于吞云吐雾,呼风唤雨。当他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腾飞而起,顿时电闪雷鸣,真是威慑四海。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庙后有一段城堡式墙垣,长约50米,雉堞、洞券俱全,石额书曰「榆关」,榆关即长城的山海关,是长城的象征,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美称。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当年,清帝就是从此入关,在园中设此关足以表示园主不忘记清祖从山海关入主中原的史迹。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顺着榆关向东,便是「翠云岭」。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岭上高低错落,皆为云片石所叠。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这里还有一座山神小庙,原是祭祀「四仙」的地方。所谓「四仙」分别是狐狸、刺猬、黄鼠狼和蛇。据说,这几种动物在园中常有出没,府中人为了除病去灾,常在庙前烧制供奉,以求保佑平安。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当时府中女眷向屋外泼水时,时而唠叨一声「泼水啦」,意思为不敢惊动这「四仙」,否则就会灾祸临头。令人称奇的是至今园内时有刺猬、黄鼠狼、和蛇出没,充分体现了天地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岭下就是「妙香亭」,其建筑方式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十分独特,该建筑共分两层,全部木质结构,为莲花形平顶式,上层为妙心亭,恭亲王曾手书「心经」二字,登亭可观湖心亭,下层为般若庵。当丁香花盛开之时,清香扑鼻,因而得名。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正好有个旅游团从此过,导游正吐沫横飞的介绍说:「此亭从外形上,看类似于慈禧垂廉听政时戴的帽子,是恭亲王奕訢用来发泄对慈禧的不满而建。」听着这些不着四六的说辞,只好摇头苦笑。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向西为三间敞轩,名「秋水山房」,适合赏景与纳凉,据记载府主人曾在此练功习武。早年在南墙上曾有巨幅彩绘「萃锦园」全图,蔚为壮观。如今也成了小卖部。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秋水山房」以北有方塘水榭,是恭王府花园西路的主要景观。遥想当年,以陆为舟,仿古人画舫之意而建湖心亭,碧水之上,王爷、福晋、阿哥、格格们赏荷垂钓、吟诗作画,颇有江南山水之意境,何等的富贵洒脱。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此亭名为诗画舫,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而且最大的湖心亭的水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清代的北京,要往住宅中引入活水,必须要经过皇帝的特批,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这座小桥是连接诗画舫与岸边的唯一通路,外观做成船型,融情纳景,构思巧妙。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再往前走,只见水上几只鸳鸯,悠哉游哉的在平静宽阔的碧波中游弋,好似一幅天然的美景图画。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沿着池塘西岸向北走,便是凌倒影,名字听着挺怪,实际上是一组高低不一的天然石笋,周边绿色植被茂盛,西枕奇峰,东临水榭,当风静波澄时,水底楼台倒影清晰,如镜反射。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池塘北岸的一组建筑名为「澄怀撷秀」。2001年前由天主教爱委会使用,2001年归还恭王府。正房为勾连搭硬山顶,面阔五间前后出廊;前后檐绘有苏式彩画做装饰。恭亲王后裔爱新觉罗毓嶦先生亲笔题写了「澄怀撷秀」四个大字,制成匾额悬挂在正房明间前檐。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此屋前有海棠数珠,每年深春海棠花开,可到此赏花,故又名「海棠轩」,恭王府的海棠在京城十分有名,也称「西府海棠」。现在这里已变成了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海棠也没了踪影。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澄怀撷秀的东配房名宝朴斋,它与原有的西配房韬华馆曾为藏书之所,其名称与澄怀撷秀寓意为摄取才秀,璞玉浑金,韬光养晦。

漫步京城恭王府花园(西路)

至此算是把恭王府的花园游了个大概,其他诸如浣云居、樵香径、雨者岭、吟香醉月等等一时也难以尽游,由于时间关系,就留待下次了。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