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前几天,我们做了期上海房产界的KOL顾老师,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摄影界的许老师吧。

最近,一组《千禧年的上海夜生活》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了,黑白镜头下,十八年前的夜上海活色生香,夜场里的男男女女呼之欲出。这组照片的作者,就是澎湃新闻记者许海峰许老师。

从90年代的《废墟的美学》,2000年的《上海夜生活》,到正在制作的《虹镇老街》,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许海峰一直跟随这座城市的脉动,捕捉城市繁华背后最动人的地方。

今天,小枣就与许老师做个对话,一起聊聊摄影与他热爱的这座城市。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Q:您从90年代就开始拍摄上海的城市变迁,拍摄了《废墟的美学》系列,为什么会去关注这些题材?

A:对摄影艺术语言的探索是很有限的,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如此,需要很宽广的视野、需要很多西方的资料来开阔眼界。90年代初我们在学摄影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没有互联网,所有资料都来自于国内摄影杂志和香港的摄影画报,后来出了台湾阮义忠的《当代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两本书,属于90年代一代人的摄影圣经。这是我的摄影第一口奶,这对我是启蒙性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才了解摄影是什么。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学摄影看的东西完全不同,追根溯源,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有历史脉络的,要突破已经固化了的摄影语言,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这一点看我们的教育便能知道,大师远矣。

90年代初,是上海这座城市高速发展时期,拍照的速度完全赶不上拆迁的速度。那时候纯粹是一种记录,并试图在摄影实践的过程中提炼艺术语言,有没有提升艺术语言我不知道,但是拍好每一张照片的心是有的。对我来讲,记录城市的变化发展,可以用“刻不容缓”来表达,今天不拍,明天这里就没有了。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2002.1黄浦江上第一爆,沿江的仓库码头腾地给房产商建造一批高档楼盘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1996.福州路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1996.8四川路横滨桥被拆除中的英式建筑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2002.1苏州河边上一家工厂大门口的喷水池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2002.10苏州河周家桥

比如淞沪铁路,上海北站一直到何家湾,那时候差不多每周至少去拍一次,坚持了三年,直至建成轻轨三号线。当时的初心就是为了找一个题材来练习摄影技能,训练眼力、脑力、手力,在运动中提高抓拍以及与被摄对象沟通的能力。拍着拍着发现,这条铁路要被拔掉,建地铁三号明珠线,很庆幸自己拍了,一不留神就成了这段历史的记录者之一。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何家湾以北 立业村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宝源路段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上海外国语学大学路段,1994-11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万安路段, 1995-10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新广路段,1995-09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宝山路段,铁轨拆除中

Q:最近您的团队正在拍摄《虹镇老街》的系列纪录片,这里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A:虹镇老街,是上海的江湖之地,草莽之地,流氓出没的地方,有很多传说在那里滋生蔓延而不绝。这次拍《虹镇老街》通过人物把故事带出来,大量采用视频的方式,通过原住民讲他们以前的生活,通过政府部门来讲动迁政策、通过派出所来讲当时的治安工作。我和我的团队更感兴趣的是那片产业工人聚居地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消亡,这倒也不是留念那些破败不堪的房子,而是里面一个新的阶层——瑞虹新城崛起,这里面的业主恰好与原住民——工人阶级相对应的另一个向度。城市往哪里发展,人来来去去又到哪里?无论是主动离开还是被迫迁离,他们对于新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冷暖自知,这个专题试图去探寻建筑里面人的温度。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毕竟这个题材的核心是动迁,那么动迁怎么讲?十年前,在虹镇老街动迁的瞬间,我去访问了30多个人,问他们对动迁政策的条件反应,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等等,某种程度也是《废墟的美学》的一种延续。

城市不仅有光鲜的一面,同时也有破败的一面,这是辩证的东西,不用回避。这个地方十年后成为非常光鲜亮丽的高大上的地段,那么曾经的历史是怎样的?而由这段历史串起来的一个个有特点的人物是我最感兴趣的。

经过采访更深刻地认识到,政府只有在动迁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政策,才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化推进得更加顺利,民众才愿意积极配合动迁工作。我想,做这个专题无非就是媒体的价值所在。

Q:最近,您拍摄的《千禧年的上海夜生活》又被很多人转载,这组照片里的夜上海活色生香,年代感不是很强,现在看起来仍然很时髦,当时为什么要拍摄这个系列?

A:夜上海系列,是抽离了“实证性”纪实功能,更多的是试图表现一种生命状态,人在脱离了白日的平庸之后,夜晚的又是什么样的。其实拍夜场里的人怎么玩乐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正好与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纪实性手法相悖,我更对寻欢者的精神状态——那一刻会有极度的快乐或悲伤出现,也有夜的隐秘为我所不知。

大量拍摄集中于2000年,千禧年,人们欢欣鼓舞,充满了新世纪到来的希望,人们都认为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光明。好像新世纪本身赋予了这个时代的福祉,大家从未怀疑,整个社会的氛围跟现在完全不同。18年后回过头看,发现人和人之间更加淡漠、戒备了。人们承受的压力也更大了,甚至超过了他(她)们的父辈。如果说这是阵痛,那什么时候这种痛才能过去。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Q:您从20岁学习摄影,一直关注上海变迁,与老一辈的摄影家一脉相承,能聊聊上海摄影圈的传承吗?

A:我属于晚熟,20几岁啥也不会,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生存技能。小时候不爱读书,数学学得太痛苦,偶然接触到摄影后竟然一学就懂,感觉总算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就会比较珍惜自己的工作。

上海每个时代的摄影师都会关注城市,雍和、薛宝其,很多摄影师都在记录上海的变化。我的摄影启蒙老师陆元敏,也同样记录了上海的变化过程,他的影像更多是走进人心。

比如一张照片里,在一个老房子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干干净净,面对镜子在打领结,样子很滑稽,但是又很认真,似乎要去参加一个重要活动。在90年代上海高速发展的时候,据说整个上海每年有一百万人搬迁,这样的巨变一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心的变化,人心的变化没有好坏,这张照片就记录下一个老派上海人在那一瞬间的挣扎,这是打动我的地方。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这是他的《上海人》一系列照片中的一张,折射了生活在石库门、花园洋房、公寓房子里的人的精神状态——曾经比较优越的中产,衰败的一个过程,以及之后新崛起的阶层,这就是上海巨变。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陆元敏 《上海人》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陆元敏 《上海人》

薛宝其,虽然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一个摄影师,用现在的话来说,走基层走得非常深,拍了很多上海人日常生活的照片,那时候很多还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摄影思维,而他是以他的直觉在拍照,少了那份官方意识形态的东西,照片流露出来的自然,醇美,这是薛老师的宝贵之处。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1986年春一个早晨,上海建国东路500弄口。小男孩背对背斜躺在母亲背上撒着娇:“真惬意!真惬意!”薛宝其摄影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1983年春,上海复兴公园。夫妻俩平时上班时间不一致,谁有空谁带孩子进公园玩,唯有休息日一家三口才有机会一起进公园。薛宝其摄影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1979年春节前夕,淮海路一条街财贸职工在卢湾区体育馆大会师,各行各业的业务尖子大比武“献绝招”,为提高淮海路一条街服务质量作贡献。薛宝其摄影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1981年11月6日下午5时,我们全家提前吃晚饭后,就守在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前,观看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争夺世界。薛宝其摄影

雍和老师的照片,用三十多年的功力,把整个上海大事“以小见大”地记录并表现下来,看他的照片就是上海的一部断代史,能了解上海三十年的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记录。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好的摄影师系统地在做这样的纪录,很遗憾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机构在做系统性收集,如果能收集每个摄影师的照片,作为史料性的价值永久保存,这真的是一笔上海的中国的财富。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对话许海峰:用影像记录上海二十年

Q: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逐渐取代了摄影,摄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A:作为一个摄影师,我记录了上海二十多年的城市变化发展,这种记录没有功利性,只是觉得自己掌握这项摄影技能,正好又对城市的热爱,拍摄的过程是快乐和享受的。

这几年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这种专业摄影师的工作方式,目前的工作中我几乎不需要拍一张静态照片,全部视频采集,为此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个体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所以与自己达成谅解方式是,摄影终于又回到拍照最初的状态——业余摄影爱好者的身份。有一弊就有一利,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的。如果哪一天拍照不能给我带来快乐,那是我厌倦摄影的开始。

Q: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A:感谢冬枣树给我这个机会。

也感谢许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让小枣想起以前701摄影部的那些日子。

时代不同了,表达方式改变了,但对摄影的执着以及对这个城市的热爱,永远不会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