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轟炸機可以裝10個炮塔,爲什麼還是打不過戰鬥機?

__小易


二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17和B-24重轟依靠自身的強大防禦火力組成嚴密的箱型編隊對抗德國空軍防空戰鬥機。雖然這兩種轟炸機自衛火力空前強大(B-17G擁有13挺勃朗寧M2重機槍,B-24J擁有10挺M2重機槍),但在對德戰略轟炸中仍損失慘重。在整個二戰中,美國在歐洲戰場損失了4891架重型轟炸機,其中被戰鬥機擊落2452架。

重轟損失慘重有兩個原因,其中之一是德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成功在作戰中摸索出了攻擊“刺蝟”的戰術。

在對德戰略轟炸初期,德國戰鬥機使用傳統尾追戰術來攻擊盟軍重轟,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在尾追攻擊中,雖然相對速度較低,戰鬥機飛行員有充足時間瞄準,卻要面對轟炸機尾部、背部、腰部、腹部多挺機槍的集火攻擊,絕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買賣。

經過戰術研究後,德國空軍發展出了迎頭攻擊戰術。這種戰術面對的防禦機槍數量大幅降低,雖然會因相對速度過高而使飛行員難以瞄準,導致命中率低下,但此時德國戰鬥機已經普遍裝備大威力MG FF 20毫米機炮,平均命中5發就能擊落一架轟炸機。後來又升級了射程更遠的MG 151 20毫米機炮以及30毫米的MK 108機炮,進一步提高了擊墜效率。

第二個原因是二戰時期的重型轟炸機需要人力來操縱自衛機槍,缺乏精確射擊手段,基本不可能有效擊落以高速飛行和大偏差角逼近的敵方戰鬥機。所以重轟需要依託箱型編隊組織起嚴密的防護火力網才能有效對抗德國戰鬥機,這基本上是守株待兔的射擊方法。如果當時的重轟裝備了戰後才出現的雷達制導防禦機槍或機炮,那麼二戰轟炸機與戰鬥機之間的較量將會是另一種局面。


飛豹科普秀


炮塔轉一圈多久,而戰鬥機的轉彎需要多久。在沒有火控的一戰和二戰,人工要瞄準靈活的戰鬥機是非常困難。此外,一般而言一個方向上轟炸機只能有1-3挺自衛機槍,而戰鬥機可以把從7.7毫米機槍到20毫米機炮所有的火力集中到目標上,所以轟炸機一般而言也對空火力也不佔優。

戰鬥機的核心是相對於轟炸機的機動性優勢。從戰鬥機的角度上看,轟炸機基本上是個穩定飛行的目標,由於機動性差別太大,戰鬥機可以很容易瞄準轟炸機而後傾瀉自身火力,相反,轟炸機的炮手瞄準上下翻飛、距離角度高度不斷變化的戰鬥機則十分困難,很難預估提前量。而且,戰鬥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角度進入攻擊航線,比如許多戰鬥機搶先佔領高空,而後背對太陽俯衝而下,此時轟炸機只能被動應付。在一對一的時候,轟炸機只有逃命的份,空戰終究不是轟炸機乾的。

美軍在1942年年底研製了YB-40護航轟炸機,思路就與提問者一樣,用兇猛的機槍火力和更好的裝甲防護為其他轟炸機護航。YB-40馬上出現了問題:加裝的炮塔增加了阻力;裝甲板增加了自重;B-17投彈後自重減輕飛行速度提高,而YB-40自重基本不變很難跟上部隊等。結果只能不了了之。

不過,要擊落一架重型轟炸機也非常不容易。

有脆弱的轟炸機,如日本的九六式和一式陸攻,幾乎一被擊中就迅速起火。也有兼顧的轟炸機,比如美軍的B-17結構就非常堅固,7.92毫米機槍對其破壞力就十分有限,需要動用13毫米以上的重型航空機槍。

轟炸機動力更好,巡航高度比一般的戰鬥機略高,這點在B-29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日軍戰鬥機很難爬升到B-29的巡航高度。由於日本沒有解決渦輪增壓技術,嚴重缺乏高空發動機,因此在1944年開始的國土防空作戰時非常被動。

另一方面,二戰美軍的轟炸機機群採用“箱型編隊”戰術,大量轟炸機組成類似立體步兵方陣一樣的隊形,實現相互支援。這給攔截的德軍戰鬥機帶來了巨大壓力,因為他們確實可能會陷入自衛機槍組成的槍林彈雨中,被擊落的概率大大提高。

還有一點是,至少在雷達技術成熟前,各國空軍的空情感知能力是很差的。要知道對方轟炸機群從哪裡以什麼樣的速度和高度進入這很多時候取決於運氣。而即便有了雷達系統輔助,二戰德國空軍還不得不面臨英美空軍的戰役欺騙行動,攔截機群到達後撲空是常見現象。

當然,這些優勢只是相對的。如果沒有護航戰鬥機,轟炸機在面對準確攔截的戰鬥機時依然會有非常嚴重的損失。1943年時,美國第8航空隊重型轟炸機的損失率一度高達11%,而英國皇家空軍夜間轟炸損失率曾經達到12%。按照這個損失率,基本上同一批轟炸機只能執行8次任務,這也可以看出德國戰鬥機在攔截作戰上的出色戰果。而有了P-51這樣的遠程護航戰鬥機,美軍的損失率一下子下降到4%以下,儘管轟炸機有自己的一些辦法,但事實證明還是需要有遠程護航戰鬥機才能順利實施戰役任務。到了雷達技術、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以及高空防空導彈大量服役的冷戰時期,大規模轟炸機機群強行突擊已經變得十分困難,越戰中美軍的B-52便付出了不小代價。轟炸機更需要依靠整個體系作戰才能完成任務。像二戰時期那樣單獨轟炸機突擊已經成為歷史。



怪蜀黍老囧曾


這主要是由轟炸機與戰鬥機不同的作戰目的和作戰方式決定的。

二戰早期,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區分並不是很明顯,戰鬥機有時候也會攜帶一些小型的炸彈,實施對地面轟炸任務。而此時的轟炸機由於體型並不大,所以在進行地面轟炸的同時也會兼職參與一些空中格鬥。比如早期的德國“圖斯卡”俯衝轟炸機,在炸彈投盡之後也會順帶用機槍掃射士兵等地面設施。

等到了二戰中後期以後,戰鬥機和轟炸機的角色區別開始越來越明顯。

為了提高作戰效率,戰鬥機飛行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靈活,比如德國著名的戰鬥機Me109,其長度為:9.07米,翼展為:9.92米,最大飛行速度:710千米每小時;而轟炸機為了提高載彈量,體型越來越龐大,比如美國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其長度已經達到30.18米,翼展達到43.05米,最大飛行速度574 公里/小時。

這樣的兩種機型,當他們在空中相遇時,其格鬥性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雖然二戰後期轟炸機裝備的炮臺越來越多,但是由於轟炸機炮臺上的機槍射程不如戰鬥機炮、且移動緩慢以及戰鬥機飛行速度越來越快,體型越來越小巧等原因。往往單架轟炸機在空中格鬥時,根本無法與靈活的戰鬥機對抗的。

到了二戰中後期,由於盟軍戰鬥機航程不足,無法保護深入歐洲大陸進行轟炸的盟軍轟炸機,使得盟軍轟炸機一時間損失慘重。

1943年10月14日下午兩點左右的德國上空,美國第八航空隊第一轟炸師約150架B-17“空中堡壘”轟炸機,突然遭遇德國空軍數百架戰鬥機圍攻。

此時,為轟炸機編隊護航的P-47“雷霆”戰鬥機由於航程有限,已經返航,龐大笨重的B-17成了砧板上的魚肉。這場悲劇性的空戰中美軍損失了77架B-17轟炸機,戰損率高達26%(美國人能接受的戰損率是10%),另有多架重傷返回的轟炸機基本報廢,能夠投入使用的僅剩下62架。

此外,陣亡和失蹤的飛行員超過了600人。即使憑藉美國的強大軍工產能和優秀的飛行員培訓體系,這樣駭人的高消耗也是不可持續的。“黑色星期四”之後,美軍停止了白天戰略轟炸。

整個二戰期間轟炸德國的美英空軍也付出了高昂代價。以美國第八航空隊為例:到戰爭結束時,2051名飛行員有63%戰死、被俘或失蹤,另有10%受傷——這一損失比例甚至高於在太平洋戰爭中血戰的美軍陸戰隊!

直到1943年夏天,最新的航程超過一千公里的P-51B/C“野馬”戰鬥機大量投產,盟軍扭轉了此前空戰的不利局面,逐漸掌握了制空權,盟軍空襲的損失相對降低了。


有書博物館


很簡單,天空如此之大,戰鬥機飛行如此之快,那麼。你的炮塔,即使再靈活也打不中,在天空之中,如圖脫韁的野馬一般的戰鬥機。

其實關於轟炸機上裝炮塔,這件事情,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有點不倫不類,因為現代戰鬥機普遍有超音速飛行這一種狀態模式。而且加上現在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空對空武器,轟炸機上裝炮塔這個行為,反倒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而且還有些多餘,畢竟戰鬥機不會跟你玩臉對臉的格鬥,你裝一個炮塔,你還得考慮一下你的氣動外形,這樣的話整個飛機的設計上來講就有點兒過於繁瑣。

不過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很多飛機的性能都特別低,比如說,日軍侵華戰爭的時候曾經使用的各種型號的飛機除了比較先進的零式戰鬥機以外,其他的飛機都為老舊的機型。而法國,波蘭等一系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陣亡的那些國家,它的飛機技術更是隻停留在一戰的時候,德國人之所以閃電戰能夠快速地推行其原因與他們空軍上的優勢密不可分。能夠從二戰初期一直延續到二戰末期的戰鬥機。屈指可數。

那個時候飛機的大部分性能都十分相近,因此,很多飛機改一改就可以變成其他的飛機,比如說著名的美國的雷電戰鬥機,俗稱的奶瓶。飛機上如果掛在炸彈,它就是轟炸機,如果。去掉炸彈,然後掛上機槍,這就是戰鬥機。當時的飛機的話,它的區分性還並不是那麼強烈。然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很多德國的斯圖卡佛中轟炸機的飛行員都不是選擇用炸彈把敵人的目標給炸死,而是用。斯圖卡轟炸機上的幾炮把敵人的坦克車輛給打爆。有的時候,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甚至能跟敵人比較舊的戰鬥機掰掰腕子。

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大型的轟炸機,那麼它的機動能力就會受阻,他沒辦法像戰鬥機一樣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規避動作和機動動作,這個時候針對各國的戰鬥機性能不高,因此有的人就提出在戰鬥機上組織機槍陣。通過火力上的交叉封鎖來個打擊來犯的那些戰鬥機。因此,只要條件允許,當時的重型轟炸機上是儘可能多的裝炮塔。

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行,世界航空科技迎來重大的變革和與革新,飛機的馬力,飛機的佈局,以及飛機的技術創新都迎來了質的飛躍和發展,飛行速度,飛行高度,飛行馬赫數越來越高。同時戰鬥機的機動能力也開始提升轟炸機面對的並不是那些老舊的老爺機了,而是嶄新的,從飛機的製造廠裡面出來的那些先進戰鬥機,這個時候有些戰鬥機,甚至能跟後來低端的那些噴氣機一較高下。

轟炸機為了完成他多樣的轟炸任務和繁重的投彈任務選擇越做越大,比如說美國人把轟炸機從空中堡壘一下子升格成為超級空中堡壘,從b25到b17,再到b29。飛機的尺寸大了一大圈兒,這樣的話,整架飛機,他如果說做機動動作的話,對於整個飛行機組人員而言,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更何況機腹裡面塞滿的都是炸彈,而且整個轟炸機群是成群結隊的行動的,如果此時此刻你的一架飛機發生變動發生激動動作的話,很有可能會撞到旁邊的轟炸機。

轟炸機無法做過多的機動動作,使得整個龐大的轟炸機在空中簡直就是一個活靶子。你可以通過你的炮塔相機上的戰鬥機設計,但是更多的時候就是敵人的戰鬥機,通過做一些規避動作,直接規避掉你的彈道因為子彈射擊的軌跡是有跡可循的。大多數時候都是戰鬥機飛到高空,然後俯衝下來,打完一套之後直接拉起機頭就飛走,從雲層裡面鑽出來打你一套,然後再拉走,不會跟你發生正面的火力接觸。你這樣根本就沒辦法打到人,而且當時飛機上缺少一個現代空戰所必需的一個因素,那就是雷達。作為一個空軍,你只能夠通你過你的眼睛看到敵人的飛機在哪裡,或者是自己的友軍通報敵軍在哪裡,等到你反應過來你人很有可能已經一套打完,已經走人了。而且你面臨的敵人很有可能是訓練有素的德國空軍。一開始所有人都抱有幻想,說一個轟炸機群飛機,多所有的機槍組成一個子彈陣,攔住敵人,但是事實證明這一點根本就沒辦法做到。在雲端之中,在高空之中的戰鬥機,就好像一個個獵人一樣,看著自己所要獵殺的那些大象,究竟是如何死的。

因此,在美國人和英國人嘗試,一開始的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的時候,很多的轟炸機都不可能飛回來。因此,被逼無奈之下,美國人和英國人選擇,每次轟炸機出航之前為轟炸機配合一個護航戰鬥機群,一開始的是雷電,後來野馬掛上副油箱,之後更是伴君走天涯。

之後轟炸日本的時候,由於轟炸日本的後期日本人失去了必要的抵抗能力。當時轟炸日本東京的指揮官李梅直接命令將轟炸機上能拆的東西全部拆掉,全部改裝炸彈,也許是那一次給了美國空軍一個教訓,弄掉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吧,是轟炸機,就讓他去做他該做的事情。


漩渦鳴人yy


圖注:B-17轟炸機密集編隊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機動性的差別,轟炸機為提高載彈量和航程,基本上都是又大又笨,再加上攔截攻擊通常都發生在轟炸途中,這時候轟炸機裝滿了炸彈和燃油,靈活性就更差了,很難進行機動躲避。即便轟炸機可以裝10個炮塔,火力看起來似乎很強大,但這些炮塔是分佈在機身四周的,分到每個方向可能就只有一個,而且這一個炮塔還是由人來操作的,要獨自完成警戒、距離估算、瞄準射擊等動作,面對行蹤飄忽不定,機動靈活,且射程更遠、火力更加強大的來襲戰鬥機,很難能起到什麼作用。所以,單獨的轟炸機面對戰鬥機就是“送菜”,這是機動性上的壓制,靠增加炮塔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圖注:FW-190掠襲B-17轟炸機編隊

為解決這個問題,美國航空隊發明了箱型編隊戰術,就是用幾十架甚至上百架戰鬥機組成多層密集編隊,從遠處看過去就像是一個大箱子一樣,每架轟炸機只負責一到兩個方向上的防禦任務,火力密度大大提升。別的方向交給其它轟炸機負責,並要求編隊成員嚴格按照編隊指令飛行,哪怕被擊中也不許隨意更改,以免攪亂編隊。

圖注:笨拙的轟炸機面對機動靈活的戰鬥機就是“送菜”

如此一來,敵方進入攻擊的戰鬥機無論從哪個方向來,都要同時面對很多架轟炸機上炮塔的射擊,技術再好的戰鬥機飛行員面對這樣的彈雨,也不敢說一定能全身而退,所以很難進入合適的射擊位置,攔截效率大為降低。


兵工科技


轟炸機,在我們的影響中往往都是體型巨大看上去就很皮實的機型,而為什麼從外觀上來看,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往往都可以搭載數個甚至十多個自衛炮塔,可是為什麼還是打不過戰鬥機,經常被擊落呢?

其實啊,轟炸機看上去大,可就不一定代表它很皮實,雖然機體結構強度上是比戰鬥機好了不少,可是轟炸機的噸位也不是隨便浪費的啊,所以防護方面不一定會特別好,更何況二戰時期戰鬥機裝備20mm或者以上口徑的機炮幾乎已經成為常態,所以轟炸機在防護上的一點點優勢完全可以忽略,而相比較戰鬥機而言,轟炸機的體積既是它的優勢,也是它的劣勢,優勢就是能提供那一部分微不足道的防護,而劣勢就是在機動方面,轟炸機實在是太差了,往往戰鬥機可以繞著轟炸機打,而戰鬥機本身也不是你自衛炮塔內的機槍打中一兩發就能擊落的(二戰日本的戰鬥機除外),所以就導致轟炸機遇上戰鬥機往往就是一個死字的結果

而體型較小的戰鬥機為什麼也幾乎打不過戰鬥機呢?還是那個原因,轟炸機本身的特性就導致其機動能力不是傾向盤旋狗鬥,而是載重和航程,曾經日本就在戰鬥機青黃不接的年代主張過用小型轟炸機替代戰鬥機的想法,然後到了入侵中的時候,因為本身性能的緣故被國民政府的空軍狠狠地揍了一頓

而即便轟炸機依靠組成編隊,使其自衛火力優勢能夠得到最大發揮,也要考慮到由於擔心誤傷帶來的射角限制。


楠竹一


在影視劇中,轟炸機通常都是箱型飛行編隊,為的就是可以照顧彼此,實戰中並不是遊戲裡那樣的一通開槍就可以的,在現實中機槍常常會遇到過熱,卡殼甚至機械故障等等,而且操縱機槍的不是不知疲倦的機器人,在不停射擊中人的體力會不斷下降,注意力也會分散,而且雖然機槍很多但是轟炸機因為空間有限,以美國二戰主力轟炸機B17c為例



(B29已經是1944年多半為轟炸日本,B17c在美國加入二戰後,是美國提供給英國的主力轟炸機),機身攜帶10到13挺12.7毫米的機槍,



但是射擊時不可能持續射擊,首先機槍受不了,其次人也受不了,這樣的射擊空隙就是戰鬥力的機會,以二戰德國主力戰鬥力BF109系列來說,20-30毫米機炮外加7.62毫米機槍



,20毫米機炮可以在B17轟炸機身上留下山羊大的窟窿,通常對發動機集中七八發就能讓發動機歇菜,沒有動力的轟炸機就等於判了死刑,而B17轟炸機巡航速度273公里每小時,而BF109A就有467公里每小時,相比之下,轟炸機速度太慢導致戰鬥力顯得更加快速不易被瞄準,轟炸機為了增加存活率是不會像戰鬥力那樣靈活的改變編隊,通常損失了一架後會有另外一架補充。


跳動的火光


這個問題有點假。攻擊採用集中箱型編隊的轟炸機群絕對是殲擊機的噩夢。例如1942年8月17日,在美國轟炸機群襲擊里昂的戰鬥中,德國戰鬥機連一架“空中堡壘”也沒有擊落,相反自己卻遭受了慘重的損失。1943年2月4日德軍JG 1聯隊和IV./NJG1聯隊的戰鬥機在哈姆上空攔截美軍解放者轟炸機。總共有來自JG 1聯隊的7架的Fw-190和來自IV./NJG1聯隊的8架Bf-110投入了戰鬥。JG 1總計損失了5架戰機,IV./NJG 1的8架Bf-110都被擊傷。而他們僅只擊落了一架美軍轟炸機。德國人被迫想出了在轟炸機群上方扔炸彈的奇葩想法,或者用大口徑火箭彈攻擊轟炸機。除非戰鬥機數量大大高於轟炸機數量,例如黑色星期四的500戰鬥機對291無護航轟炸機,否則轟炸機編隊絕不是任戰鬥機宰割的魚肉。記住一點,美國人敢搞白晝轟炸,有時候還沒護航。


味冷


二戰期間裝了10個炮塔的轟炸機雖然看起來很笨拙,但是想擊落它也並非易事。比如美國的B-17,堅固的裝甲和機身結構,使得很多B-17在嚴重受損情況下仍可以安然返航。

剛剛投入歐洲戰場的B-17便是以其堅固耐用聞名戰場,美軍發明了箱式戰術,所有的轟炸機都保持編隊飛行,用轟炸機龐大的炮塔數量和堅固的機身相互掩護。不過看看圖中那些複雜的隊形,在長距離飛行中隨時保持隊形無疑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術和膽量,尤其是在某一架或幾架B-17被擊落編隊產生缺口時,必須立即有戰機挺身而出堵住缺口。初期德國人面對嚴密組織的大集群B-17編隊辦法並不多,德軍的7.92毫米MG15機槍甚至無法擊穿B-17厚厚的裝甲。當然早期由於沒有遠程預警雷達,所以德軍往往逮不著大規模來襲的轟炸機編隊,所以攔截的戰鬥機往往都是小規模的,這樣勢必增加了擊落轟炸機的難度。

當美國人對自己的B-17編隊戰術信心滿滿,組織無護航大規模轟炸時,遇到了剛剛研究出新戰術的德國空軍。於是1943年10月14日,291架B-17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白天飛到德國轟炸(夜間命中率太低),遇到了準備充分的500架德軍戰鬥機。結果一天的時間美軍損失(擊落或報廢)了77架B-17,22%的機組成員陣亡或者被俘。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德國人總結髮現B-17的弱點不是在尾部和側面,而是在機頭正面。如果正面突擊再配合使用近炸火箭彈和在戰鬥機編隊上方投彈,則效果更好。面對靈活機動的戰鬥機,轟炸機的確反制的手段有限。


霹靂火軍事


一對一,肯定是戰鬥機處於上風。

裝十個八個炮塔的轟炸機,那一定是個四臺發動機的大傢伙,比如B17,B29,蘭開斯特之類的,這些飛機雖然炮塔多,皮糙肉厚,飛的高,但是飛的慢,不能做劇烈的機動動作。當面對輕巧快速的戰鬥機時,只能把命運交給運氣了。

戰鬥機雖然火力弱與轟炸機,但他可選擇的攻擊線路非常靈活,靠著快速俯衝或者側翼迂迴,甚至是從下方進入攻擊航線都行,往往是轟炸機的射手剛看到戰鬥機,他已經完成了攻擊並飄然而去。等飛到安全距離後再次轉向,進行下一輪的攻擊。在這種神出鬼沒持續不斷的打擊下,轟炸機的命運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