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7月的龙游,阳光炽烈,温度居高不下,阵阵蝉鸣让人不禁心生倦怠。然而,小南海区块征迁工作组人员却精神抖擞,村“两委”班子更是激情满怀,忙得不亦热乎。19天内86户已签约85户,完成99%。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自征迁工作启动以来,全体征迁人员以苦为乐、通力合作,将征迁工作作为茶圩里村发展的转折点和机遇点,从白天到深夜,耐心细致说透政策,热情周到服务群众,用超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点燃了征迁一线的“速度与激情”。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村民心里的“大家长”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周立平,茶圩里村支部书记,茶圩里区块征迁工作中“重点户”大多依靠他的“一言九鼎”取得突破。“其实征迁工作要推进,就要一并解开百姓的心结。”周立平一语说破了自己的“独门方法”。

就在这次征迁工作中,一位征迁户就“点名”要周立平上门“约谈”。“其实我很清楚这位农户的特殊情况。”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周立平直言不讳地表示,由于历史特殊原因,该户未能分配到农用土地,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征迁户虽有立锥之地,但缺生产资料。“历史遗留的问题不能留给历史。”面对征迁户的困难,周立平总是记在心上。

经过几番沟通、探讨,“历史难题”终于如愿破解,该征迁户的“心结”也就如周立平所言的解开了,顺利在征迁协议上签了字。

只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周立平可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发现问题后,“村两委”立即对全村进行了摸排,发现还有4户和上述征迁户有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将在8月底前都把他们的问题解决到位。”

兄弟之间的“润滑剂”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征迁真的是考量我们村干部基层工作能力的‘比武场’。”茶圩里村委会主任金建新,在茶圩里区块征迁工作中一直都冲在一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征迁工作一启动,金建新就领着征迁二组的成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宣传过程中,一户三兄弟对已故父亲留下的房产分配产生了分歧。

第一天,上门做老大的工作,“热脸”遇到了“冷屁股”。此后几天,金建新和征迁组成员入户宣传依然受冷。眼看第一批签约时间节点临近。既然扭转大哥安土重迁思想一时无法立竿见影,金建新就将目光集中在了老大两个儿子身上。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是一家人,你们父亲不签字,过了签约节点,对你们二叔、三叔两家的影响也就大了。”很快就做通了老大儿子的思想工作,签约也就水到渠成了。

峰回路转,没想到此次签约还成了三兄弟间的“润滑剂”。金建新笑着说:“前两天,老大的一个儿子还找到我,咨询能否将自己的调剂面积调剂给两个叔叔呢!”

“带来月亮”的“领头羊”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从调查、评估,到宣传、签约,茶圩里村委吴剑兵都一直陪着茶圩里区块征迁二组起早摸黑,但他却说很满足,“限建多年,我们终于盼来了大月亮,这是最实在的实惠啊。”

“村集体土地上的征迁工作,梳理好亲属之间的利益非常关键。”在房产评估期间,吴剑兵就发现了一个“小矛盾”。一家兄妹四人,老大身体不便由三弟负责照料,而两个姐妹都已嫁人。面对征迁,住在父亲留下祖宅里的三弟心里就泛起了嘀咕。

在和户主多番交谈后,吴剑兵窥见了三弟心中的疙瘩,挑起全家重担的三弟希望能分配到更多的权益,可是根据相关规定,兄妹4人都有权分享父亲的祖宅。

了解详情后的吴剑兵马上找到了三弟的两个姐妹,和她们讲述了三弟心里的疑虑,她们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放弃继承权。在帮三弟撰写好了相关材料后,吴剑兵又陪着他到每位姐妹家走完了全部法律程序。“整个小组他姐姐是第一个签约的,三弟是第二个,他们一大家子成了我们二组的‘领头羊’呢!”吴剑兵开心地说。

亲戚口中的“娘家人”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只要村里组织活动,周爱红主任微信群里喊一声,全村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妇女们就会纷纷响应,按时按点齐刷刷的聚集起来。”在征迁一组,提起村里的妇女主任周爱红,大家对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群众基础好,号召力和组织力强,是村民的‘娘家人’。

周爱红的父亲有七个兄弟姐妹,都是村里的征迁户,如果再算上近亲远亲的关系,那么此次征迁户里的80%都可以说是她的亲人。庞大的“亲戚团”加上征迁工作组这个头衔,周爱红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各家亲戚口里的“娘家人”了。

“他们有事情都会先问问我,我就是帮他们调调异议、解解疑惑。”面对“亲戚团”多如牛毛的问题,周爱红都保持着一贯的淡定和耐心。前不久,一亲戚家因为父子两人对户型意见不统一,协议迟迟签不下来,她就主动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帮他们分析研究,给他们提意见建议。一番权衡利弊之后,亲戚满意了,签约也就水到渠成了。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或是上门做工作,或是现场去调解,周爱红的眼睛看起来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只要好好地跟他们讲政策、说道理,绝大多数都是通情达理的。”

群众身边的“跑腿员”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见到周一平时,他正在手机上回复一位村民关于土地纠纷的问题。“茶圩里村规划控制20多年,像类似的土地纠纷、建房问题非常普遍。”周一平边说就边点开了“平安通”,上下滑着屏幕,光土地问题就占了一页。

周一平是村里的网格员,每天都要绕着村子走上一圈,对村里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生活现状都十分熟悉。遇到村民需要帮忙的他就充当“跑腿员”,遇到需要反映情况的他就充当“话务员”,一件一件地帮他们办得踏踏实实。

其中就有一家低保户,因病导致丧失劳动力,家中只剩一位老母亲和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基本无经济来源。周一平就有时没事去他家走一走,一来二去,也就与他们熟稔了,帮他们跑个腿安装有线电视或是续办低保手续,他都会二话不说帮忙办理。

“现在好了,通过征迁,他们以后的生活状况会得到很大改善。”周一平也替他们一家感到高兴,不仅仅是因为签约过程的顺利,还有以后能享受到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群众舒心,我们就安心呀。”

征迁户眼里的“征迁户”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在征迁工作中,村干部中的很多人既是村干部又是征迁户,不仅带头签约,而且深入群众,广泛宣传,主动去做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让“一头火热”变成“众人积极”。

雷伟峰是征迁三组中唯一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人,在他看来,这个身份能带来很多工作上的优势,能让他更懂得换位思考,想征迁户之所想,思征迁户之所思,解征迁户之所难。“凡事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工作推动起来就会事半功倍。”雷伟峰对此很有感悟。

了解征迁政策后,在征迁工作动员会的第一天,雷伟峰就带头现场签了约。“说得再多,不如用实际行动表示。”雷伟峰说,自己在小组里第一个签约,自然最能说服其他征迁户了。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整个征迁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带头宣传政策,带头签订协议,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当然,在签约之前,雷伟峰也是遇到了一些小阻碍。因为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老父亲亲手砌的,里面凝聚着的不仅仅是汗水,更多的是对家的感情。顶着压力,做通父亲的思想工作,让雷伟峰觉得比做其他任何工作还要不容易,“很理解父亲的感受,庆幸的是父亲也很理解我。”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南海家苑安置小区(暂定名)效果图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南海家苑安置小区(暂定名)平面图

监制/章承月

「城市征迁百日攻坚」小南海区块的“速度与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