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一个产品的设计足以反映它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能力。时代性和审美能力相互影响,一方面,时代性制约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进步。而汽车设计则是最具时代气息的文化产物之一。自汽车诞生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科技奔腾向前,潮流迭起或幻灭,这一切凝聚着无数汽车发明家的心血,把一件件冷酷的机器注入人类能与之交流的灵魂,把它们从交通工具逐渐变成了人类离不开的伙伴,这颗赋活的艺术心灵一次次壮大,一次次熠熠闪耀。从一代代设计师参与的汽车设计进化历程上,我们能清晰地看见设计美学的运用,寄托人类对于未来的追求,直至超出时代技术的革新。从历史驶入现实的滚滚红尘,我们会驶向何方?

为信仰日夜去追随,车比时代更疯狂

20世纪的西方美学多元并立,各美学流派自成一格。每一天清晨的阳光洒下,叫醒汽车设计师们的是又有昨夜新做的梦可以去实现。

不论从汽车的设计理念,还是汽车的产量和消费力来看,1950年代的美国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汽车生活而言,这时的美国,真的是,「有趣的灵魂好几百斤」,亮闪闪的那种,伟岸到令欧洲也只得仰望。

今天我们谈到汽车造型艺术,不能不提20世纪50到60年代美国汽车的梦幻时代。尾鳍,开启了那张疯狂的大幕。它是汽车设计师艺术气质的完美化身,也是当时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汽车业在二战后迎来了蓬勃发展,造型设计巨变,审美力惊人,性能更有着大幅提升,算是十分接近当代车型了。而且,那时候汽车设计的魅力足以令今天叹服。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在那个追求巨大的年代,飞机、航母、登月、核动力俨然成了汽车设计的幕后灵感家。大胆征服天空和宇宙的尾鳍,核动力引擎被狠狠搬过来装饰车身,夸张到下一秒要上天的飞机进气道涡轮;以高纯度的红、黄、蓝、黑等为主基调,多达200种颜色配饰的玻璃钢车身,大面积铺陈的镀铬装饰尽显美式豪情;超长、加宽、低矮的造型配上侧面风格迥异的流线型线条装饰,无不彰显出:美国,我们不一样。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那个消费大膨胀、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太多苛刻限制的设计利好时期,有太多汽车经典之作值得欣赏回味。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雪佛兰·贝尔·艾尔(Bel Air,1957款),被奉为设计的经典。外形华丽,装饰精良的鳍状尾翼,车头有两处仿喷气机风格的装饰,外形辨识度极高。与大做尾鳍文章的同时代车型相比,显得娴静端庄。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后现代舞台,「肌肉车」大放异彩

在20世纪时间流的前进中,美国逐渐主宰了世界汽车工业。来到了现代思想和现代美学的顶峰、现代向后现代转折的1960年代,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不仅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更是首屈一指的跨国集团,直到今天其地位也很难被撼动。

与此同时,经过50年代的复苏,西德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口袋富裕的西德老百姓的汽车消费也上了一个台阶,他们青睐起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家庭车。从一开始对欧美亦步亦趋的模仿,到国产汽车普及化拉开大幕,日本也正式进入了汽车社会。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在潮流急转的时代,几年前的发明就被迅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迷你裙、厚刘海、热裤、长筒靴,6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把那个时代的流行指标穿上身,社会空气充满了想「撒点野」的情绪,拒绝呆板,拥有一辆特定精神的车成了时尚。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设计师,来点硬的」。肌肉车(Muscle Car)在美国盛行起来,正是那个时候,Malibu诞生了。当时属于雪佛兰Chevelle车系高端车型系列。Chevelle以大排量自然吸气引擎、后驱、纯复古车身著称,是满血纯爷们的美式汽车文化缩影,肌肉车的代名词。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Malibu之名源自美国加州旅游胜地Malibu海滩,命名的那一刻,雪佛兰就已想好要赋予之的角色。暗喻Malibu向往的美好自由生活,通过此车系带向全世界。销售成绩完美印证了它受美国年轻人欢迎程度:上市第一年即售出20万辆,荣膺年度车型。

街头竞逐与环境忧思

70年代汽车设计色彩趋向于丰富多变的红、白、蓝、银灰、驼灰色等,然而自打进入了汽车的「黑暗时代」,从不考虑油耗和排放的内燃机狂欢派对草草收场。EPA排放法规、降低排放颗粒物、大号的保险杠、55英里/小时的法定限速,每一个都像一把钢刀刺入美国汽车界大佬们看似强硬的身体内。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另一方面,日本的交通安全、大气污染、交通堵塞等汽车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各大车商开始呼吁进行先进且低公害的技术研发和安全对策的探讨。此时,德国大众也着力降低成本研制新的经济型轿车。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在机遇和变化面前,那些总是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人,才是走在时代尖端的真正「潮人」。1968年的第二代Malibu典型特征是「帅」,独具创意地采用掀背式设计,简直帅呆了,经过众多好莱坞影视剧的演绎,一时风头无二。生于石油危机阴影下,雪佛兰设计师还研发了小排量发动机。

减肌变革,家轿来了,中高级车的主流之道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以小型汽车研发著称的日本跃上汽车出口量世界第一,日本车商向新技术发起挑战,涡轮和柴油发动机、前轮驱动及轻量型车身等新技术陆续出现。高尔夫(1974版)的面世则使德国大众在石油困境下起死回生。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待无风雨,一生骄阳。从一个苦乐多的时代走来,全球汽车品牌携其各式车系车型星辉明灭,想要长青已属不易,能够步入经典传奇汽车殿堂的更是屈指可数。创世近10年,Malibu无疑像最闪亮的星,销量口碑双丰收的它依旧是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车型线条更刚硬平直,底盘大幅精进,更具阳刚气息的第三代Malibu于1973年问世,NASCAR大赛25场胜利的辉煌战绩名震一时,稳坐美系车操控王座。绝佳的综合性能令它成为新一代肌肉男的心宠。1973-1977年共卖出170万台,现在看来也是堪称神话般的数字。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雪佛兰第三代Chevelle车系中,新加入的Laguna替代了此前的Malibu来作为顶配车型的名称。长期独领风骚的Malibu也即将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历史。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1978年上市的第四代Malibu正式升级为独立车系,并成为雪佛兰的旗舰车型。预见家轿时代的到来走上四门轿车的设计之路,彻底推向大众市场。几经历代变革,Malibu独树一帜的型格与崇尚驾驭享受的精髓从未更改。

追逐潮流,顺应潮流,突破潮流——汽车机械设计中的美学

可以承载更多人的欢笑,面朝大海和阳光,品味温馨与团聚。借肌肉美学的退隐,打造Malibu真正向往的海滩生活。它的出现改变了中高级轿车的主流发展趋势,成为后来者争相效仿的经典车型。值得纪念的是,第四代Malibu也是家族中最后一款后驱平台车型。

如果说性能是汽车的生命,设计美学就是汽车的灵魂。谁会不被一个优秀的灵魂吸引呢?回望过去,汽车设计的迭代无不顺应时代的潮流,又在尽情突破潮流,其造型、色彩及质感都遵循着美学的规律,心动不是没有道理的。消费升级注定是美学升级,汽车领域也是如此,美学与科技结合为汽车的未来划定了全新坐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