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写对仗句子为什么那么容易?

千千千里马


哈哈,看起来是很容易啊!杜甫最工律诗,在听到官军打了大胜仗,安史之乱即将结束,杜甫那一个高兴啊,随即写下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蓟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但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

随手一写,除了首联不对仗,后面三联全对仗,超额完成七律只需承转联要求对仗的任务,而且尾联连嵌四个地名,三联对仗全是情感自然流露,毫无斧凿修饰痕迹,被誉为天下第一快诗。

这样他觉得还不过瘾,憋闷太久,心情太好,又可以到处游历了!此时虽远在巴蜀,早已梦想着东吴万里了,眼见鹂啭鹭飞,春暖花开,于是又写下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首七绝,却是两联名对,也超额完成了绝句只需首联对仗任务。

这些其实还不算,杜甫还有很多首排律,十二韵、三十二韵不提,竟还有两首四十韵排律,除首尾外,基本上都是对仗句,是挺容易的啊!

但也有难的啊,贾岛就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就反复推敲了半夜,还拿不准,为了一好句子,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才叫一个苦啊!

其实这和他们心中信念有关,他们都有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情结,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啊。

追根溯源,这一切都缘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比兴情结。从《弹歌》、《击壤歌》到老子的《道德经》,荀子的《劝学篇》,对偶句比比皆是。历史车轮滚向汉代,赋的兴起,更将这一传统推向了新时代,于是骈体文诞生了,通篇都要对一下,比一比,兴一兴,无比无兴就不成文。这一切到了诗词这里,当然就更要发扬光大,光比光兴还不成,还要讲究平仄,不能重字。到了明清,干脆将对仗独立出来,作为一独立的艺术形式一一对联!于是全民作对,学童开蒙要学对,科举考试也要考对,于是皇帝老儿随口就能出对,放牛娃也能出口成章!

我们是炎黄子孙,老祖宗的传统别到了我们这里就断代了,必要时也该捡起来玩一玩,虽不说发扬光大,至少别让他绝了种,不要让人发出:这对联怎么就这么难玩啊的感慨就行。



云卷飞山


古代诗人写对仗句子为什么那么容易?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真的是诗人亲眼所见吗?

一、诗人诗中所写未必是眼中所见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诗人所写未必是眼中所见,王国维对此专门有过阐述: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例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写的是心境,未必是当时的实景。 此诗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 借描写山水景物,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虽然地球变暖,但是唐朝时期湖南零陵地区大雪落地不化,应该也不会多见吧。

又如朱熹《观书有感》 ,不看题目可能会以为真得是写的景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对仗的演变

对仗的形式很早就有,古人对仗除了用于诗词,文章里也有对仗,但是进化到格律诗的平仄、词性等严格的标准是在齐梁时期,

1、 永明体四声之前

对仗没有平仄之分,相对没有那么严格。例如在诗经里:

:"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例如文章《三都赋》里:

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这一类对仗有点像宋词里的对仗,允许平仄不相对 ,允许字的重复,例如苏轼《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 (平仄不相对)

谢灵运虽然也是南北朝人,但是早于沈约,那时还不了解四声,因此他虽然非常喜欢在诗中用对仗的手法,但是平仄也多不相对,当然也有无意间平仄协调的。如谢灵运《日出东南隅行》八句都对仗,但是平仄多不相对。

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

2、沈约等人制定四声与平仄规则以后

阴铿的《新成安乐宫》中间三联就是标准的格律诗的对仗了。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

三、古人学习对仗是基本功

写对仗是否容易,与是不是古人无关,与读书与写作的经验有关。古人文盲居多,读书人是少数,而今天几乎人人都是读书人。相比而言估计古人的比例会落于下风。当然古读书人必然会作诗,这一点,今天的读书人比不了。

1、对仗是古人诗赋基本功

对古人来说,诗文自古就经常会用到对偶句,所以对仗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就如同我们今天必须会背诵九九乘法表一样。

2、作诗容易警句难

对仗很容易,就如同作诗一样,作诗也很容易,但是作好诗难,同样有警句也非常难。律诗中的警句多处于中间二联,所以很多人非常用心,例如题主举例的两联就是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有很多诗人作诗,是先有妙句,然后有妙联,然后因句而成诗,例如晏殊最著名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他用与不同的两首诗词。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宋·晏殊) 
元巳清明例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浣溪沙 其四》(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四、古人怎样对出佳句

1、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写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可见古人做出佳句妙对是多么的不容易,还是那句话,写诗易写好诗难。

三年得已属不易,据说左思的《三都赋》十年写成,期间经过多少次修改?

2、闭门觅句陈无己

黄庭坚有过一首诗,《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其八》,可见寻觅佳句难易程度根据每个人的天赋而不同。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 泪古藤州。

秦少游援笔立成,而陈师道据需要回家苦思,陈师道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可是他依然要“闭门觅句”,孩子抱到邻居家,猫狗都要打跑,你能说觅句容易吗?

世言陈无已每登览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即猫犬皆逐去,婴儿稚子抱寄邻家。徐待诗成,乃敢复常。《文献通考》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表示好的诗句是自然存在的,诗人会产生灵感,偶然间即可得到。 但是这要求诗人文学素养很深 ,如果是普通人的话,也会写出好诗,但是如果写出大量好诗的话,就很难靠“妙手偶得之”来实现了。

所以学诗,不必妄自菲薄,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人,也可能写出非常优秀的诗篇。例如唐朝一个没有留下真实姓名的捧剑仆,却留下了一首被无数唐诗选本选入的绝句: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结语

成为一个大诗人,作品有质有量,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学识、多加训练,还要有一些天赋。杜甫自己算是有天赋的人了,仍旧“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天赋加努力缺一不可,世上没有容易的事情。

或许只有苏东坡、李白这样的人物才敢说“容易”二字吧。 李白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斗笠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应好友千千千里马邀:

对仗一词,源于古时皇帝坐朝听政的仪仗,即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所以对仗又称队仗。



近体诗词的对仗句,则由汉魏时代的拼偶文发展而成,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述:“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体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对仗,是很能体现汉语美的一种修辞手法。

题目曰古人善对,也不尽然。因为我们经常阅读的唐宋优秀诗词,涉及作者也不过一两百人,当中多是被公认的大家。这些诗人本来就天赋异禀,再加上十年寒窗,往往还有名师指导。所以工诗善对者,实为千里挑一。



今人吟诗作对,也不乏有天赋的高人。但目前的诗词创作,也的的确确出现了传承上的断层,上两辈习诗词,一般都会拜师入门,谓之入室弟子,而“串句对仗”基本上是他们的每日功课。在名师指导下,经历数年的基础训练,基本功非常扎实,对仗自然差不到那里。而细探头条的对联圈,靠自学而善对者,其实亦不乏其人。

另外,触景是诗文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但诗词意象也不一定全部都为即见实景,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平时习作的得句,诗人的想象力等等都会起作用。



筱静随笔


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你所看到的只是表象以及那个时代优秀文学的反映,加之,写诗作词本身就是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要知道现代的白话文还只是从新文化运动后才开始的,旧体文言文,对古人来说就是说话方式。

尽管如此,在古代写诗对仗,也并不是简单的事。比如大家都听说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是唐朝诗人卢延让的《苦吟》,完全可以用来概括古人写诗的痛苦,所以写诗并不是文思如泉涌,一蹴而就。我们看到的是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容易让人产生,古人写诗就是信手拈来,当然也存在一大批这样的诗人。可也有痛苦作诗炼句的著名诗人。

且看贾岛。

说到苦吟诗人,我是第一个想到贾岛,不知道你赞同与否?你们可曾记得推敲这个典故?

相传贾岛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作了一首诗,但一直在纠结其中的几个字。有一天,他骑在驴背上,依然在想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僧推呢?反反复复,实在难以决定,不知不觉就闯进了一个大官的仪仗队,这个官员就是韩愈,韩愈不仅没有怪罪,还在贾岛提出疑惑后,为他开导,并且指出敲字更佳。

推敲,因此被用来形容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而贾岛也被称为“诗奴”。其实是说贾岛作诗的苦吟,通常情况下,他都会对每句诗和每个字进行反复锤炼,用心推敲修改,可谓狠下一番苦工夫,以更好将诗词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

在贾岛的《送无可上人》还有一句话“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有意思的是,他在下面备注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炼句推敲时间之久,因而,对仗写起来不难,难在好的对仗诗句。一旦吟成,千古佳作。


每天读宋词


古代读书人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贵在"万卷"之多。又有经验之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这里是熟读三百首。可见,数量能提升质量,数变引起质变。

中国的读书人,在古代,近代都读圣贤书。自孔子删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这些就成了读书人的首选。诗三百,里面的韵文,对仗句子就相当地多。屈原的大赋,更是押韵,对仗,铺排,声调,类比,相应之技巧的集中体现于一体的文赋,汉朝做大赋已是登峰造技。读后能记住许多押韵而对仗工整的词句。汉乐府,魏晋诗,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形式中何止万千警句佳言对联 对仗工整的文句。

读十遍不如写一遍。所以,写一遍抄一遍能记住许多东西。屈原"博文强记",除了打仗,干什么都行。司马迁四处旅行,记不住就靠抄,写了《史记》,里面有许多工整的对比,对偶,对仗齐的好句子。比如,蛇化为龙,不变其纹;家化为国,不变其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时至不行,必受其咎。用人又疑,疑人不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至于《三字经》这启蒙读物,自小熟背.就少走许多弯路,就赢在起跑线上了。写文章作诗就得先人一步。

喜欢写字的人,成了书法家,他们一般是古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书写工具只有墨和竹简,帛,或者纸。只要要写,必定离不开,一辈子就只好写下去了。许多文人由此又成了书法家,这跟多读书而有所得,成为诗人写诗句,成为文人写文章同出一理。

水滴而石穿,持之以恒,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呤诗作对就沒有什么困难了。








劉一千五


你只看到作品,没有看到写作品的过程,当然觉得好的作品似乎是诗人信口拈来的。真正好的诗词要有感而发,意动情牵时落笔如行云流水般令人读之回味无穷。

如李白的《将进酒》是李白借助酒兴一气呵成的作品,全诗起伏跌宕,乃千古佳作。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贤圣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时是李白酒后即兴之作,真情实感自然地流露在笔墨之间,让人情不自禁地与他同寂寞共悲欢。

而有时诗人的作品,那可是作者辛苦之作。如苦吟诗人贾岛那句千古传诵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诗词创造艰辛的写照。所以,不要看到成品就以为写作是不费力气的,真的好作品作者是要仔细斟酌才定稿的。

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作品会引用前人的佳句妙联以迎合自己词作的意境,其真实性确实有待考量。

如纳兰词《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此词中“瘦尽灯花又一宵”改自曹溶“落尽灯花又一宵”,又与吴绮“瘦尽灯花红不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词中的“瘦尽灯花又一宵”可能是作者化用之笔,非即景抒情,而是借景感怀自己落寂的心绪。

在诗词创作中,也存在实与虚的描写,这个是需要读者在阅读时仔细斟别的。如果你想真正地走进诗词的世界,那你就需要学习写作,然后你会发现诗词创作中的奥秘,也会真正了解写作的难处,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当你走进诗词世界之后,你便知道写诗词要做对仗工整除了要诗书满腹之外,还是要有一定的技巧,除非你是一个天才。

菲儿随笔2018年7月21日12:30


菲儿


古代人学诗,多是从娃娃抓起,就我们背乘法口诀。字还没认识多少,首先是声律启蒙,比如: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南,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 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这样针对性很强的教材有很多,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稍有学习能力的人,经过时间沉淀,看到上联,意思还没揣磨透,下联就已经拼凑出来了。

好的诗句融入了情感、生活气息、理想或说幻想等因素。诗有抒情、咏志、言物、论事等不同类型,写什么样的诗,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诗的意境、格调、用词确定了诗的好差。一般人写诗只是因为意境,用安会显生涩。功底深的人写诗桧酣畅淋漓!


博陵一笑


对仗也就是对偶,它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和谐对称的词性、平仄、句型来增加文章的音韵感种恊调性。对仗就是两边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的“太极生两仪”,在思维本质上相通。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仗的句子出现了,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霏霏”,这是典型的对仗句型。汉赋兴起后,赋家们广泛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骈俪文,常以四六句型对偶而成,使文章气势磅礴,音韵优美。

到了唐诗,近体格律诗兴起,五律、七律的中间两联需要对仗,排律除首尾二联外,中间的句子都要求对仗。当然,对仗只是一种修辞手法,锤炼字句,美化意境才是主要目的。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都是动词,且都能对仗工整,但是用敲更能体现出夜晚借宿的实情。熟人可以直接推门而入,过客则宜礼貌性地先敲门。

格律诗中也有全部用对仗的,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般来讲,尾联不宜用对仗,因为要收束全篇,或给予启迪,或加以升华,或抒发感慨等。

对仗的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对,平仄相反,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依此类推。不用韵,也可用领字,上下联意思可相连或相反。对仗分正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谐音对,嵌字对,集句为联等。


绮阁书生


古人写诗为什么对仗好?

一、我们看到流传下来的诗都是大家的作品,不仅对仗好意境也美,可以说超过现代人。首先是古人读书要参加科举考试,不参加科举就不能当官,事关前途命运必须勤学苦练。其次是诗歌要谱曲弹唱,具有娱乐功能,对仗才能朗朗上口。再次是古人刚入学就学习对仗的韵文,曰积月累熟能生巧。

二,现代人写诗对仗不如古人好,首先是科举考试没有了,诗不再决定读书人的命运了;其次诗的娱乐功能弱化了;再次古诗文在学生的课本中份量不多了。

三、古诗特别是格律诗(近体诗)正在走下坡路,网上争论颇多。个人觉得社会需要决定一切,科举考试促进了格律诗的发展,科举考试取消了,格律诗的社会作用降低了,格律诗走下坡路是必然的。同京剧、黄梅戏、平剧及众多地方剧种和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困境一样。在过去物质文化生活不发达的时候形成的文学艺术形式,也必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走向衰落,一种更适应其物质文化水平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代替。特别是电脑电视现代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及传媒形式的普及应用更是如此。


69974693793猫眼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