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大花园丨衢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坚这样说

2018-08-04 16: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汪碧莹

憧憬大花园丨衢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坚这样说

迈入新时代,我们要书写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新答卷,书写好推动衢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书写好回应人民群众美好期待的新答卷。

衢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决定:构建“1433”战略体系,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

正当全市上下“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如火如荼之时,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衢州市委党校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联合推出《微党校/憧憬大花园》,请市委党校学员紧扣“1433”战略体系,结合实际,畅谈推进大花园建设的务实举措。

大家好,我是市农办农研中心主任余坚。

憧憬大花园丨衢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坚这样说

市委提出“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的战略目标,我认为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衢州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打造乡村大花园品牌,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关系。目前我市从事一产的人数占比比较重,特色产业发展程度非常低,产业结构的“单一化”问题非常突出。面对这样的困境,需要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增加农业产业的溢价。

二是要处理好人才外流和人才回流的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精兵强将走四方,老弱病残务农忙”的局面对乡村大花园建设无疑是一个困境。因此,需要建立人才回流的机制,让乡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激发和撬动乡村大花园建设的有力杠杆。

三是要处理好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乡村文化“荒漠化”主要原因是:一是低俗文化风行。二是文化产业阵地弱化。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必须挖掘乡村的特色产业优势,让乡村文化和城镇文化并肩携行,共同发展。

四是要处理好前期建设和后期管理的关系。由于前期重建设轻管理,部分乡村出现了道路坑洼不平、排水拥堵不畅、垃圾屡清不断。为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五是要处理好组织功能和自治功能的关系。乡村治理的“空心化”主要表现:一是组织功能弱化。二是自治功能的消失。面对以上困境,既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又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协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憧憬大花园丨衢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坚这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