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仙游山

摄影:张 颖,文字:余美云

导语

位于仙游县西北边陲的仙游山,与泉州市永春、德化接壤,故有"鸡啼三县,狗吠四乡"之说。平均海拔八百米,因传说太乙天尊云游至此而得名。仙游山分布西苑乡仙东、仙西、仙山三个行政村。

唐代宰相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圣历二年(699年)折莆田西界于今县北十五里置清源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仙游县,仍移于今里。仙游山在县西三十里,县因以为名”。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仙游山与老家度尾镇相邻。小时候经常听大人提起"仙游山",印象中的仙游山就是个"遥远的小山村"。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上初中时,几个好玩的同学,曾相约结伴同行,去仙游山的纪姓同学家做客。那时候山路还没通汽车,我们步行了好几个小时。晚上在同学家歇住了一宿。第二天下山时,我因小腿肿痛,一边挪脚,一边痛的掉眼泪,当时是"哭着"下山的。至今记忆犹新。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再次上仙游山,你一定不会相信。山路十八弯绕的我"晕车",一下车晕头转向,站都站不稳。而一举首,居然看到"大草原",那里还有一大群的黄牛在摇头甩尾。它们悠闲地一边吃草,一边与身边的白鹭"窃窃私语"。原本蔫蔫的我,立即像打了鸡血似的,举着相机向着那辽阔的绿洲飞奔过去。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一张绿毯覆灵地,空碧云轻自等闲。

梦里仙山百花艳,鸟欢牛笑主人殷。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虽然不是春天,我们没有见到繁花似锦的景象。但却见到在那一片绿茵茵的青草地上,一群白鹭或轻落在牛背上仰望天空想心事;或站在草坪上与正低头嚼草的黄牛慢声细语"拉家常";也有淘气的白鹭轻啄牛背后,双双在空中飞舞引逗小牛追奔嬉戏……那一片的祥和景象,令人沉醉不知行路。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莆田出官出卜死,唔顶仙游一个郑纪。"这民谚自明代以来,一直在莆仙民间流传,长久不衰。意是明代莆田县虽官员出不少,但不如仙游县出一个郑纪,能为家乡减赋三年。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美丽的仙游山,仙西官尾自然村,据说是明臣郑纪的出生地。民间一直有郑纪"生在纪家、养在郑家"的传说。山上竖立着两块奇石,一块形如"小山芋"的石头上刻着"抱芋上书"的字样,而另一块高高耸立的主石状如"笔毫"——这是仙游山群众为纪念"抱芋上书、减轻赋税"的本地历史名人——郑纪,而镌刻的。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当年忧乡忧民的郑纪,致书朝廷诉说仙游"

山枯栽松柏,人穷吃山莳"的困境,请求免除仙游军户苛法,减赋税,免钱粮。其间郑纪巧用"芋头与山莳",最终让皇帝同意减赋免税的传说让人折服。虽然世上无数的人和事会被时光带走,淹没。但像郑纪这样用智慧救穷苦百姓于水火的好官,永垂青史。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一块状如"一滴水"的奇石上,有陈至立的亲笔题字"木兰溪源"。木兰溪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位于仙西村的黄坑头,是木兰溪流的发源地之一,还有一个源头在仁山寨。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我们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穿行,阵阵清风中飘荡着红豆杉、桂花、香樟、乐昌含笑等多种树木的香味。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这仙西村的清源林,面积竟达24700平方米。行走在这凉风习习的林荫小道,果然能让人清凉一"夏"。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逆水行舟勿分心,一篙不力退千寻。

读书如渡君如蒿,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是当年渡郑纪过河,点化郑纪,劝郑纪用心学习的

德和大爷的《劝纪诗》。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当年的郑纪听了德和大爷的劝告后从此发奋读书,后来得中进士。并感念德和大爷之教诲,发动民众在仁山古渡口搭上石桥,并命名"见贤桥"。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潺潺流水伴灵桥,遍野青葱别样俏。

宾客往来争问猜,当年贤者逞英妙。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我们还瞻观了仙东村的"厚德宫"。据说己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由仙游山戴姓始祖来此开居。"公好诗书,心向圣人",故村名为"仁山"。"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初建厚德宫于村西。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据说自建厚德宫于村西后,永春、德化一带出现了"鸡不鸣,狗不吠"怪象,后将厚德宫搬到了对面的现址,永春、德化的鸡狗才恢复原状。这也是够神奇的。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在厚德宫前方公路旁,立着一块书籍形状的石碑,书脊“仁山记”由莆田市政协原主席杨鹏飞题写;石碑上镌刻着一篇介绍仁山村的赋文,由西苑乡中心小学原校长戴元渭撰写。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我们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了建于清朝,至今有两百多年的——乌石狮山的"仙狮祖殿"。据说乌石狮山为太乙天尊坐骑九头狮子所化。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而"仙狮祖殿"是由宋代一小宫庙翻建而成,在殿东南向还存有一个宋代石槽。经过多次修建,逐成规模。建筑系砖石结构,殿分上下两座,下座为厅堂,中间有天井。建筑风格别致、砖木雕刻逼真。殿内供奉张圣君、萧公和章公神像。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仙狮祖殿内神像的左右两侧墙上画着张圣君生平事迹,栩栩如生。殿西有观音山张圣君斩蛇处,附近有张圣君犁石圳等,殿东还有一口千年泉眼,相传可治老人咳嗽和少儿生疮发痒等皮肤病。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仙狮祖殿背靠的那座山,此山尽是悬崖峭壁很陡峭。悬崖夹缝的张公洞就是传说的张公斩蛇处。石层上面似有斑斑血迹,据说是蛇被张公斩成三截,化为巨石的。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九头狮子坐化,张公斩蛇——神奇的神话故事是我们儿时的美好记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母辈的亲人们对张圣君是万分敬仰的。每逢元宵节和七月廿三张圣君诞辰,大家都要上仙游山祖殿请香取火,非常虔诚。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日照山间竹,竹影婆娑随风舞。

人在林间行,三千烦恼抛云霄。

置身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中,每个人都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长期生活在浮躁的小城市中,我们见多了高楼大厦、走惯了柏油马路,忽然置身在此宽阔的绿野中,心旷神怡。我们多想象自由的小鸟一样,在蓝天白云绿树之间飞翔。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忽然,我们的视野被林中一座4层高楼——崭新的教堂所吸引。教堂乃洋教,据说传入仙游山已有百年历史了。原来,这是热爱家乡、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纪志华捐资与村里人一起筹建的。致富不忘初心,这正是淳朴的山里人本色。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我们长大后飞到天涯海角,故乡的父老乡亲和儿时成长的这块故土,依然是心头的一处温暖,最亲,最恋。去"紫阳宫"要经过一片宽阔的青草地,草地中间有条小河,河面上搭的两块石桥,就是明代乡人为纪念郑纪搭的"思乡桥"。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当年郑纪请旨减赋带着钦差从仙西底,龙过轿过来,经黄坑头,当时通往紫洋还没有桥,对岸过不去到不了老家。郑纪只能望"洋"兴叹,从别的山路走了。后来乡人搭了一板青石桥,起名:思乡桥。紫洋地名渐被人遗忘。前几十年,因一板过于狭窄,乡贤再捐置一板,便于乡人行走。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山青水秀的仙游山,像孩子似的爱变脸,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路上,我们一会儿顶着烈日走,一会儿淋着暴雨奔,瞬间,又被空中两处出现的七色彩虹美呆了。你看,那已空置的"紫阳宫"上空,横跨着一座七彩斑斓的虹桥,非常惊艳。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紫阳宫",原供奉德化苏氏名人、宣和进士苏钦后裔—苏公尊王苏十万。苏十万在南宋末年倾家募集义兵在德化境内抗元,后兵败水府遇害。乡人捡拾骨殖于水府大坛宫祀奉,尊为"苏公尊王"崇拜,并建宫作念。当年仙游山人民为避虎患,特去请苏公神像来此佑护。现因迁宫,虽无雕像在,但余威尚在。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探寻千年不息的木兰溪源,是所有颠簸上山行旅人的最终目标。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踩着杂草丛生的林中小径,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仙西村的黄坑头。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这,就是传说中的——木兰溪水的源头?结果令所有人讶异。没有喧哗的急水声,没有奔流的溪泉……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我们见到的,只是半掩在绿草丛中的一汪清泉。量不多,水不深。但水却是清澈透明可以让人看清水底沙石的本色。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你可别小看,黄坑头的泉源是木兰溪最上游的溪流之一。泉流流经黄坑自然村、龙过隔、牛溪隔、半岭溪、双溪,在双溪与仙东村仁山塞流出的泉水汇合,流向后埔村……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探访仙游山,除了亲睹木兰溪源头,村中郑纪的故事印象犹为深刻。瞻观了郑纪的祖居地,我们见到了百年牌匾——清朝乾隆年间纪氏族内百岁寿辰老人家定制。屏风,据说是纪晓岚所撰。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村里存留的古民居,能让人的记忆直接穿越到数百年前……而郑纪,是你最敬仰、好奇的人物吧?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古风蕴藉,人杰地灵的仙游山还有百年古树——银杉,迎客松,挺立在村里见证山中的沧桑物事。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1941年村里还出现华南虎伤人事件,村民勇斗华南虎——村里的宫庙至今还保存三张华南虎的皮已近百年……"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仙游山,至少有十三处景观。我们奔忙一天,还有仁山寨、布达拉、观音丹貌、麂翻跟斗瀑布群、天马塞、银山坑银矿遗址、龙过桥瀑布等多个景点未能亲临。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飞瀑如霜入人眼,林幽径曲好风景。

讶今藏古逍遥乡,夏也如春似绿屏。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如果说少年时代上仙游山是"哭着"下山的,这次却是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下山的。殷勤的纪主人家的美味公鸡汤,滋补的野菜猪脚汤、芋头笋干肉饭,以及未亲临的那些景点,都勾起我们再度上山的欲望。景优故事多的仙游山,期待我们能再度相逢!

旅游小贴士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仙游山旅游路线

旅游路线:莆田市区莆永高速→242县道→051乡道→仙西村黄坑源头(抱芋上书、清源林、一滴水)→龙过轿崖壁→仙西底小金湖→返回仙西(思乡桥)→苏宫→郑纪祖屋→天马寨→仙狮祖殿→乌石狮→仙山(迎客松)→教堂→仙东仁山(厚德宫)→见贤桥→麋翻瀑布→上园顶。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摄影作者:张颖,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莆田市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仙游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仙游县政协委员。一个教美术的老师,一个爱拍照的女子,在故乡的山水间徜徉,发现最美的瞬间;用镜头记录美好,用图片装点生活,快乐分享。

仙游山,一座县城因它而命名!

文字作者:余美云,网名虞美人,美术教师。仙游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莆田市诗词学会会员,蜚山诗社社员,仙游蔡襄书画院成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