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我是熙颜,一个爱车,爱聊车的人。

斯柯达这个品牌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大众的子品牌,旗下的车型在大众车型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产品。这个品牌2006年国产,第一款车是斯柯达明锐,现在在路上跑的老明锐还挺多的,四连杆的后独立悬挂,后排空间比较小,但是舒适性操控性比现款明锐强。

今天我想聊的是明锐的大哥 :速派,这款车同样拥有和明锐一样的掀背结构,一直都是四轮独立悬挂,现款也没有减配,老款叫昊锐,造型比较老气。新款叫做速派,是大众MQB平台的第一款中型车,所谓MQB,即: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这个平台,只有前轮轴到油门踏板的距离是固定的,其他的的部分都是可调的。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我们知道新款迈腾用的也是MQB平台,相比于迈腾每月20000多台的销售量,速派每月仅仅在3000台上下徘徊,两兄弟同跟不同命,为何市场如此区别对待?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下面,小编试着分析下速派卖的不好的几个原因:

一、品牌独立程度不够。

不要总提斯柯达是什么百年品牌,实事上就是一个濒临破产被大众集团收购的汽车厂而已。品牌历史虽然长,但是确实拿不出多少值得一提的车型,跟车坛后起之秀本田、丰田比起来并不占优势,所以斯柯达广告文案宣传历史这点毫无意义。斯柯达国产后并没有多少自己独有的车型,仅仅是大众车系的套娃,并且在设计、做工、用料方面都逊色于南北大众,给人造成了一种“廉价”版大众的品牌印象,这个是非常致命的。谁也不愿意买了一辆斯柯达被人在后面指点说:“嗯,买不起大众就买这个车。”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二、定价不够合理。

斯柯达车型上市半年优惠2万已经成为常态,保值率惨不忍睹,一方面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将定价定的高高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向市场妥协,造成了对原始车主最大的伤害。试想您花了18万买了一辆车,1年后发现这车降到15万了,您还会对这个品牌有什么忠诚度吗?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三、中级车中认可度差。

速派的竞争对手是迈腾、帕萨特、雅阁、天籁、凯美瑞,这些对手几乎都比速派进入中国市场时间长得多,也积累了宝贵的口碑,速派唯一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掀背设计和大空间,但是优势相对于品牌知名度来说太小。作为私家车来说可能还有些优势,作为商务、公务用车,速派的造型和气场以及认知度都是巨大的劣势。

大众MQB平台国产后的第一款车,为什么一直卖的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