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你信或者不信,事实就在那里。

ofo联合创始人于信今天调侃媒体,总是想搞大新闻,可惜总是搞假新闻。但是,ofo卖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只不过花落谁家,可能还需要几天才会揭晓。

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将指针转向前两年,2016可以说是共享单车一枝独秀、屡获融资的收获季节。据不完全统计,整个2016年起码有25个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可以说傲视整个资本市场,一度有60多个单车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而那一年,其实整个资本市场其实是萎靡不振的。

700多个日夜后,摩拜被美团收购了,ofo也即将易手,一大批如小鸣单车一样的中小品牌批量倒下和退出,唯有马云爸爸持有的哈喽单车还在任性的拓展。转瞬之间,共享单车行业仿佛进入了至暗时刻。

今天科技君就聊聊曾经的共享单车热,怎么就冷了呢?。

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ofo卖身传闻传了十几次了

在摩拜卖身的时候,ofo就已经有传闻说也要卖了。

最近,这样的传闻甚嚣尘上,以科技君在这圈里摸爬滚打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板上定钉了,同行小伙伴的嗅觉一向都是敏锐的吓死人。

其实,最近的传闻就在今天上午。

这一次的传闻是这样的版本:“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 2亿美元的债务。”

不久,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对此事进行回应,“总想搞大新闻,可惜是假新闻。官方声明我都不想发,太假了,稍微动动脑子。” 

针对共享单车ofo小黄车被卖身的传闻,创始人兼CEO戴威回应称:“假新闻”。

在这个圈里,极力否认的往往就是真的。

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实际上,滴滴曾参与ofo的多轮融资。早在2016年9月的B+轮,滴滴第一次参与ofo融资;此后,滴滴还参与了ofo C、D、E轮融资。

为哈ofo总被传出被收购的传闻呢?因为ofo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它曾经大力进军的海外市场正面临全面收缩的境地。从7月份开始,“噩耗”一个接着一个,ofo接连退出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西班牙等超过10个国家、数十座城市,全面关闭当地小黄车业务,全球大规模裁员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来自媒体就报道称,过于庞大的单车总量,与高昂的维修费用,ofo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困境。有统计称,ofo每月仅运维成本就约需3-4亿元,使得ofo的商业模式不堪重负。

单车模式真是伪命题吗?

很多人都把单车陷入的困境,都归结于其商业模式有问题。其实,认真分析下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它与依靠补贴,没事就打价格战的o2o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政府、自行车制造商、投资人、用户、企业等,每个都能从链条中受益,是真正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原有单车租赁业可以通过单车维护和管理纳入利益共同体),所以在整个市场推进上几乎看不见阻力。

但是一手好牌打烂打情况,我们斗地主斗常见,这次确是发生在现实里。

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在国内的市场,前几年一直都是流量为王的思想。从商业角度看,具有广泛受众的共享单车行业被视为流量的连接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只是这种流量为王的思想过于被重视。于是乎,急功近利的抢流量、圈市场,模式操作过于单一,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租赁费+押金受益。而后端开发(比如车身广告),大数据挖掘各种应用(例如用户升级体验的收费)这些却迟迟不见踪影。

实际上,流量只是商业变现的价值之一,共享单车最根本的价值还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共享单车服务。正如ofo联合创始人薛鼎曾说的那样,“用户是共享单车业务逻辑的核心”。 

此前大家虽然推出了免押模式,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仅仅依靠免押金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想要拥有的流量价值,就不能忽视了用户逻辑的本质,否则最终的结果只会使得已经建立起来的流量价值也会变得极为脆弱。在此前的出行市场已经得到了验证,当用户体验逐渐下降的时候,即使已经形成的行业优势也会千疮百孔,使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资本追逐的才是繁荣的基础

回过头来,在看曾经辉煌无比的共享单车行业,可以看到,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平台,所有人都讲目光盯在了一个地方:用户增长。因为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创业,想要投资人拿出真金白银,就是为投资者呈现他们想要的增长故事,于是国内铺完了,进军国外,但很快就发现了海外扩张上的问题。

其实,资本手起刀落之计,决定着行业的兴衰成败。

从大热到极冷,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指挥棒下“呻吟”

前文说道,2016年,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推动下,一骑绝尘,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为了资本的支持,共享单车的“铺货”大战持续着,并且你追我赶。盈利一致看不到,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而资本在这期间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不停的输血,A\B\C\D……轮,各种融资背后,实际上时资本造星背后的必然和无奈。

说白了,这个商业项目大家都看到,具有非常好的“钱景”。只要是独角兽,就是所谓的科技独角兽,就会有非常好上市前景(事实上2018年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这种想法),因为曾经的打车、外卖这些领域,大家也都是这么包装的,用资本堆出独角兽,最终上市,获取十倍、百倍的收益。

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为了300%的利润率可以冒上断头台的危险。何况,如今商业造星模式,风险大吗?资本是贪婪的,它不论对错,只管收益。

如今,伴随着喧嚣过后,一地鸡毛的感觉,另人唏嘘。只不过,资本是这场盛宴的指挥棒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即使在所谓的资本寒冬形势下,资本造星的路径依旧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着,比如今年来最火的区块链类项目。


作 者:爱吃牛肉面

编 辑:禾弋兮

图 源:网 络

欢迎关注科技十万加,该文还同步百家号、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微博、大鱼号、企鹅号、网易自媒体等平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