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周一操作策略

上次做反弹,自始至终都是定义为4浪反弹,因为6月份的下跌是主跌,通常主跌是3浪,所以我判断4浪反弹。首先在定性上是反弹,即下降途中的调整,其次就是预估反弹规模,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4浪反弹,是不是值得操作。后来我坚定的认为这个反弹有13个交易日左右,是具备可操作性的,7月6日确定低点入场,一路持有到第14个交易日7月25日上午的第一个90分钟全部卖出。严格的遵守交易纪律和规则,并且做到了和提前判断行情规模和控制交易时长,从入场到出场做到了知行合一。

7月25日卖出之后,我说过大概率走5浪下跌,但我并不期待走5浪下跌。但大家想既然我们定义了4浪反弹,没有5就谈不上4,可是不期待走5浪下跌原因是因为,5浪下跌在这个波段下跌里可能是最后一浪下跌,可是最后一浪下跌通常是有杀伤力的,并且按波浪理论会创新低,创新低并且具备杀伤力这两条加在一起,会击溃很多人的信心。拿上周四和上周五来讲,盘中跌停的比较少,而涨跌家属比却比例非常悬殊,盘中有学员问我是不是有人恶意做空,我说从当时的盘面来看,是大量投资者恐慌导致的割肉比赛,并非是恶意做空。而且这并不是这里才出现的,每一波主跌行情的5浪下跌都是这样。2015年股灾也是呈5浪下跌,最后一跌也是绝望式下跌,市场压抑不住的那种恐慌。

央行行长说的股市的下跌因为恐慌的情绪导致这句话,投资者先别骂,你要思考一下也许这句话是对的。大量无序的个体买卖会在整体上出现秩序,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也是说投资者的认知是局限的不够全面的,而市场的走势会影响投资者的决定,恐慌就是这样形成的,它是真实存在的。市场目前已经没有什么人敢于带领大家做多,也是这个环境导致的,多头在哪里?

上周我在学员区里说的最有深意的一句话是,5浪的下跌里,我们也许将成为这个市场上未来做多的力量之一,我们风控做的极好,并且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也许这个力量非常的渺小,但这里是5,通常也是下跌的最后一波下跌。环境会改变,恐慌的空头会转变成多头的新生,而关键在于两个字:择时。

上周我用手电筒照一米走一米的确认的方法,排除了上周的可操作性,上周没有择时的点。但是本周不同,本周是有很大的可操作性的,请提起12分的精神来,原因如下。

1、 日线形成了底部钝化,级别虽然不算大,但完全可以包含本周。也就是说本周的五天内,全部都会在日线的钝化范围之内。钝化是结构形成的必经阶段,有了日线的钝化,就代表了开始有可能会形成日线的底部结构。日线底部结构是完全符合入场的标准的。

2、 结构的协调性要看两个,一个是指数之间的协调性,一个是周期之间的协调性。但协调性并不会影响入场不入场的问题,协调性只影响入场多少仓位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结构形成,一定会买的,根据协调性来定买多少。

3、 协调性我需要做细节分析:指数之间的协调性来讲,日线创业板指数和深成指已经形成了钝化,上证指数收盘价格如果低于2733点也会出现钝化。周期的协调性,目前大小周期的协调性不会太好,120分钟线的钝化只能维持到周二收盘,小周期要服从大周期。

4、 序列上三个指数的序列不同,创业板日线本周二大概率出9,深成指则是本周三,上证指数是本周四,我上周说建议重点观察本周三也是这个意思。这里有个逻辑问题,就是如果周三之前如果形成结构了,自然不用等到周三的序列,如果不形成结构,周三是否应用于序列进行买入,要考虑速度。

5、 如果本周的前三天继续延续上周五的那么快的跌速,那么大概率就会是不入场了,因为结构消失的概率会大幅增加,各个周期的结构如果全部消失,再次形成结构需要时间,本周的择时会大幅降低。所以本周的要重点关注是否降速。尤其是本周的前半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