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2P平台瘋狂吸金近30億,「老闆」因涉集資詐騙罪被批准逮捕

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鉅額資金用以“吸新還舊”,以及償還個人欠款,累計吸收資金近30億元,26日,記者從包河警方獲悉,嫌疑人張某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批准逮捕,而該案涉及的集資參與人遍佈全國。

經偵查,張某等人依託融和貸、妥妥當P2P平臺,對外宣傳兩個平臺具備深厚背景,以虛假標的與較高利息回報為誘餌,利用其本人掌握的銀行賬戶作為借款人賬戶形成資金池,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鉅額資金用以吸新還舊,以及償還個人欠款。

2015年以來,張某先後通過股權變更掌握安徽鼎冠金融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合肥安易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隨後,他以這兩家公司的名義推出融和貸、妥妥當P2P平臺,以高額收益為誘餌,持續採用吸收新用戶資金,用於兌付老用戶本金及收益等方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網銀,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大量吸收資金。

在融和貸、妥妥當兩個平臺資金鍊斷裂時,平臺註冊用戶120餘萬個,真實投資用戶近6萬個。如此數量巨大的用戶意味著需要鉅額的資金流水。為了維持平臺的運轉,平臺需要吸引更多的集資參與人繼續投入資金。

為此,張某先後註冊成立了合肥長潤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數十家“長潤”系公司,對外統一宣稱為長潤集團。為了招來更多的集資參與人,張某炮製了一個“長潤產業集團”的假象。在妥妥當平臺運營中,在對借款企業宣傳中,“長潤集團”企業有數十家,涵蓋汽車銷售與維修、土地、廠房等不同產業。但警方調查顯示,所謂的“長潤集團”基本上均為空殼公司,沒有實際經營,根本不具備盈利項。

張某還採取一些更隱蔽的手段宣傳實力,他聲稱自己在淮南市有一塊76畝的住宅用地,價值幾個億。而警方通過調查發現,這塊地與張某沒有任何關係。

2017年12月12日張某被投資群眾扭送至公安機關。該案涉及的集資參與人遍佈全國,截至案發,已累計吸收資金近30億元,而未兌付集資參與人的本金數額達3億餘元。案發後,包河公安分局對以張某為首的十六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同時積極追贓挽損,查封凍結一批涉案資產。目前,張某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批准逮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