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十七个替身,演员还需要演什么?

大嘴嘚啵嘚啵


《楚乔传》播出后,有疑似赵丽颖用了十七个替身的传闻,在网上引起热议。随后赵丽颖工作室发声明,声明此传闻为不实信息,已经委托律师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

同时,在一些粉丝发出的动态视频中,也可以看到赵丽颖基本都是亲力亲为的,很多很危险的动作都是也都由她个人完成,敬业的精神毋庸置疑,那些谣言自然也不攻自破。

当然,有时候剧组确实需要替身,毕竟,有的动作确实难度比较大,这时候用专业的替身演员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部剧中,演员过度使用替身,只是露脸,其他都用抠图、替身来完成,自己沦为打酱油的了,这样的剧势必没有观众买账。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当属抠图神剧《孤芳不自赏》了,在剧中,两位主演各种大头贴、背景虚化,都是因为根本没有实景拍摄,只是达到露脸的效果罢了。

还有因为档期、片酬等问题,其中一位主演不在,只能找替身和另一位主演搭戏,比如这里,钟汉良怀里抱的就是替身了。

正因为这种不敬业的表现,才使得这部剧最终收获的是恶评如潮,演员形象也受到打击。

而反观以前的演员,为了完美的完成一部戏,各种学习,各种苦练,都是为了让自己更贴合角色,实在做不到的部分,才会用到替身。

比如:87版的《红楼梦》,为了让演员更符合剧中人物的气质,在开拍前,还举办了两期的培训班。让他们研读原著、分析角色、学习琴棋书画等,正是这样认真敬业的态度,让演员的气质更贴近剧中人物形象,也使得这部剧成为了经典。

刘德华在拍摄《失孤》的时候,为了达到影片最真实的效果,让群众演员对着他真打耳光,这耳光是打得实打实的,但刘德华这种敬业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所以,敬业的演员所付出的努力最终是会被观众看到且喜欢的;而敷衍偷懒的演员也最终会被观众发现并且抛弃的。


电影烂番茄


现在的演艺圈里,这种现象其实真是蛮多的!

以前的演员是为了一部戏而生的,戏里面需要做什么,那么该学的学,该练的练,实在是不行了,才会找替身。

87版《红楼梦》,都知道是一部经典,可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为了拍摄经典名著,剧组是花了功夫的。

1983年,剧组成立,先是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演员153名,全部都是草根演员,没有一个明星,然后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琴棋书画,提升每个演员的艺术修养。

做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剧中的演员更符合《红楼梦》中人物的气质,而不是现在唯流量不选、唯明星不选,从选演员开始就注定失败了!演员的能力不行,塑造的人物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别的不说,就是台词也不会过关,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数字小姐”这样的笑料了!

98版水浒传拍摄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剧中的108将中的几位主演,也是凑到一起,练功的练功,练骑马的练骑马,为的就是能够在做动作戏的时候亲力亲为,不找替身!

鲁智深的扮演者臧金生原本体重只有170斤,为了塑造鲁智深膀阔腰圆的形象,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增肥,别人一天吃两个鸡蛋,而臧金生则是吃20个鸡蛋,一度增重到260斤。

扮演潘金莲的王思懿和武大郎(做炊饼)因为有很多的戏份,跟着剧组演下戏来之后,竟然学会了一门做面食的手艺,以至于后来整个剧组的馒头都是她蒸的。对于一个港台明星来说,在当时已经很接地气了!

所以以前拍出来的电影、电视,都有一种实打实的感觉!上面举了几个例子,就是要说演员为了演好戏,就是要扑下身子,抛却明星的光环,而不是顶着明星的头衔,在剧组中飞扬骄横,助理一大堆,自己什么都不干!

回到开头所言,以前的演员是为一部戏而生的,现在的演员则是为了流量而生的,什么露脸多,就干什么,综艺、广告频频露脸、电影、电视粗制滥造,说白了只有一个目的——赚钱!

现在的电视剧则更多的是这样的镜头:远景、快速切换、大头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掩盖一样东西,所有看不清整体动作和主演本身的戏份,都是假的,都是由替身完成的!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被人广为诟病的《孤芳不自赏》,看看两位主演,大头贴,背景虚化,其实两人就是在骑着板凳坐动作而已,根本不是真的骑马!

有时候,主演不在,找替身代替,甚至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钟汉良怀里抱着替身,一定在想:%¥#@&&(*()*%%……¥#

《孤芳不自赏》可以说,成了一部主演只负责露脸,其他全部替身搞定的集大成者,如果非要问angelababy到底演过什么戏,那么这就算是她的代表作好了!

但在本人看来,杨颖已经如同上图一样,被戴上了身为主演拿着主演的钱却干着替身的活永被嘲笑的枷锁!


半日喜剧


这是工程总承包与劳务分包在影视圈的直接表现。

工程需要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去进行投标中标,然后承包单位又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专业队伍或将部分劳务工作进行分包,己达到专业化。演员用替身类似此类型,演员的名气、资历相当于施工单位的资质,用这些去接了影视剧相当于中标,然后又将其中的部分演技工作分包给替身,自己只在适当的时候露个脸刷一下存在,这就是总包和分包。




演员要演什么?演员就是凭脸凭人气接活!这是一种相当没有职业道德的行为!


我是乘瑞


问题里阐述的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轰动,不过是真是假还很难分辨。

单论这个问题,假若影视圈真的存在17个替身的现象,题主问题是演员还需要演什么。

那答案非常残酷:这名演员根本不需要演什么,他(她)能抽空露个面,签个合同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别不服,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原因很简单:

能拥有17名替身的演员,具有成功最大的特质:不可替代性!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导演是傻子吗?投资人的钱是风刮来的吗?都有17个替身了,为什么不把这个演员踢了,把替身扶正?

因为替身是可以被替换的,替身没了,门口还站着100个替补。

这演员是独一无二的,他(她)要没了,可能你这部戏就没必要拍了。

这演员也许是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一个微博就能带来上百万转发;也许上面有人,一个媚眼就能带来动辄上亿的投资,你只会嘲讽他(她)不会演戏,却看不到人家的不可替代性。

这样看似不公平的现象到处都是。

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因为挂了个周星驰和徐克的名字,星爷甚至都没出镜,都有十亿+的票房保证。

星爷在空手套票房吗?非也!周星驰是金字招牌,许多人去电影院就是冲着他去的。这是他赚钱的底气和能耐。

一个普通的大学,聘请一个院士当客座教授,你一年也见不到院士一面,但人家照样领几十万的工资。

院士在吃空饷吗?非也!院士在学术领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他对学校无形的贡献远大于起早贪黑的学生。

再举我们身边的例子,一个公司,你看看赚得最多的好像是无所事事的老板,他手下那17个员工把活都帮他干了。

你可知道,老板一个决策失误公司可能就倒闭,而员工一个失误只会让他自己滚蛋而已。

所以别再抱怨什么不公平,多去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吧。

哪怕你是摊煎饼的,你做得煎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独一无二的,那你肯定成功。

有人依然不服,甚至会骂我:什么狗屁逻辑?

不可替代就能为所欲为吗?

一个演员不会演戏,还能叫演员?

当然不是!

周星驰挂名烂片,固然能带来很高的票房,但也在透支他的口碑。

《伏妖记》后,影评从“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到“欠你的电影票已经还清了”就在说明周星驰面临的口碑危机。

大鹏靠着《屌丝男士》赢得了不少网友的喜爱,之后自信心一度爆棚,拍了《煎饼侠》,11.59亿的票房,口碑却差到家。之后《缝纫机乐队》再出时,尽管质量尚可,但谁还愿再信他?

一个流量明星靠着团队营销走到了巅峰,固然可以在一部戏里靠替身、P图演戏,那下一部戏的时候,再故技重施的时候就没人买账了。

所以最准确的说法是:对于那名拥有17名替身的演员,当你不可替代的时候,你当然可以为所欲为!但请爱惜自己的羽毛,保护好自己的底裤,别让大潮褪去的时候,你成为光屁股的那一个!

(皮皮电影:忍者爱吃鱼/文)


皮皮电影


这个问题正中现在电视剧市场的乱象,从前演员用替身多是为了专业度或是规避风险。比如武术替身,演员本身武术的精髓参透不了,替身能更好的表现镜头要的效果,那么为了观众的观感与导演所要求的武术替身很有必要。还有特技替身,演员毕竟主要工作是演戏,特技方面需要专业人士完成,这也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反观现在的电视剧,不仅仅是这些需要专业人士出场的情况下才用替身,骑马、背影对戏、远景、不露脸的近景等等,通通都上的替身。那么主演到底在演什么呢?还需要演什么呢?剩下的就是演她/他自己了吧,没有演技可不就是演的自己,靠自己认为的方向去演,伤心挤眼泪挤不出来靠眼药水,愤怒、悲痛、揪心全部用瞪眼睛皱眉来表达。留给观众的就是他们多不过三的表情撑下的整个电视剧,这样的烂剧充斥着荧幕,防不胜防。

关于敬业这两个字,现在当红的流量明星想要跻身涉足电视剧的那几位想必根本就不会写。曾有报道称老戏骨与小鲜肉同拍一部电视剧,结果拍完整部剧都没有见过小鲜肉本人,见到的全是替身。更有小花拍电视剧不看剧本,在拍摄前看几页,还好意思说自己真的很刻苦,正式拍摄的时候台词全部用数字代替。比起不出现全用替身的那位,这位确实算是刻苦了。不知道这样的乱象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也不知道所谓的流量明星什么时候才能退出舞台,唯有自己选择不看那些烂剧来抵抗而已。


晓娱








替身唯一不替的,是脸!

也就是说,

当下像花儿那么红的“明星”,

除了脸,啥都可以不要!


有人反对!

说,这个“脸”呀,也不一定是自己的了!

也对!

常说角色是塑造出来的!

不知道硅胶是不是塑料出来的。

我看差不了多少了!

脸在哪里?

一刀一刀又一刀,

我变我变变变变!

只停留在父母的记忆深处里!


古代喜欢看戏,

演戏的叫“戏子”!

这是一个中性词,

不管长相如何,

人家起码讲究个“琴棋书画”,

样样精通的还能尊称“大师”,

就和现如今叫“艺术家”一样!


问题严重了,

如果“戏子”都称不上,

那该怎样定位那些“超级巨星”呢?


草根想到了一个办法,

不如这样来划分。

替身超多的,叫替一线,也称“替术家”

替身很多的,叫替二线,也称“替术次家”

替身正常的,叫替三线,也称“替术同家”

至于那些四线以下的,管你什么家了!替身都没有,还怎么出来混?


酒熏人微醉,

话多言甚碎!

看戏不知味,

肚里翻肠胃。

人不在其位,

反正无所谓!


草根问天


十年前答主在剧组工作的时候,明星、大腕见得真的不少。别说跳水戏、威亚戏、骑马戏他们都是自己上阵了,很多时候一些极其危险的打斗戏、爆破戏,他们也会追求真实感与“信念感”,亲自上场露脸。

如今,“一部剧十七个替身”、“抠图大法”,演员还需要演什么?演明星啊。比起喜欢演戏,他们更喜欢演自己。广告与真人秀接的哗哗哗的,机场造型一拗就是一下午,演起戏来却只有8天、10天档期。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他们不是演员,也称不上演员,他们就是明星。比起演技与作品,他们更在意“时间就是金钱”,把有限的时间耗在无限的片场上?像梁朝伟、章子怡、张震他们一样陪着王家卫十年磨一剑PK什么宗师?他们会以为自己是疯了。

演员永远是演员,但明星不一定是演员。就算那8天真实有效的现场拍摄,出来的东西却真的不一定能看。对口型的不少吧,面无表情的不少吧,看提词机的不少吧,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的更是不少吧。制片方们欲哭无泪的呼喊“我们真的很辛苦的在制作”,观众们却不买账,因为主演们的不敬业,那些作品被喷的一无是处。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真的想建议那些明星们,好好去玩你的真人秀吧,不要再来嚯嚯影视作品了。“演员”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不是让你随便应付几下就捞金走人的。


星光邦


演他(她)自己。

其实挺好,从替身的角度来说,他可以倚仗他要替的那个人的名气或角色来赚到比其他跑龙套的更多的钱。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演员已经为某个替身增添的收入,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哪怕他只是替了个背影,他也比其他跑龙套和群演更接近导演,如果替的是武打,替的是表演,那他可以学到的会更多,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专业人士。

成龙大哥早年间也给人当过替身,何尝不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反正我已经好几年没看过国产电视剧了,电影也只是等成龙、周星驰和甄子丹的作品,如果其他作品确实好评如潮的也会去捧个场,等发现名不副实再问候他祖宗。

至于那些小鲜肉和小仙女的作品,几乎没看过一部,爱替不替。给别人增加点收入和经验,也算他们积德行善了。


條聞


其实用替身多和如今演艺圈的乱象有很大关系,如今的影视作品是一个高产时期,也是一个靠脸吃饭的时代,如果像过去那样一个电视剧要拍好几年,一个演员要把剧本弄懂台词背会,那是很需要时间的,这样的电视剧一部下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讨好观众,成本和费用势必增加,影视公司投资人演员挣钱太慢了……但是粗制滥造的肥皂剧就不一样了,一年好几部,这个收视率不中还有那个,总有一部你喜欢的作品,人家来钱快,洗钱也快,何乐不为?用替身多,演员投入的精力就少,接的活就多,来钱的渠道就多,动则上千万上亿的挣,是原来那些很多老艺人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要不为啥如今都退出影视圈好多年了,甚至有的都老的不能行,又是拉皮打针豁的剐的受了不少罪弄张假皮又出来捞金,不挣钱会下这血本吗?出力小,替身多,来钱快的吸引力太大,至于演啥,露个脸就是钱,演钱的啊!


小北南哥


演员就是演员,只要在各个场面露个脸就可以了,难道还要做死的动作?那不是有失她的身份。如果在假戏真做出了问题,弄不好留个伤疤或手脚骨折,岂不是太尴尬了,日后就无法当头牌了。要是那样的话,还拿什么做资本呢?那些所谓的明星演员,本来就没有什么真本领,演戏主要靠脸蛋吃饭。有了好的脸蛋就可以占据一席之地,就可与所请的人或投资者等谈论价钱。至于替身也不完全怪她们,因为有的人愿意为她们当替死鬼,而且拿的钱无论多少,总认为自己在影视剧中表现了一番。正因为有了这些可悲的可怜虫,才使得她们水涨船高,才能够稳坐钓鱼台,才能够大把收钱,才能够让人们误认为是好演员。如果没有人为她们替身,帘布一掀不就露出来的全是脚了吗!最可恨的是吗些替身们,拿一点别人打发乞丐的钱却还振振有词,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当然,什么时候都有把自己不当人看的人。不然就不会有如此的假戏成风,也不会有站在那荫凉快活了。这就叫替死鬼找替身,忧哉乐哉,甘愿贴人屁股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