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古代皇帝公关套路,汉唐时被视为镇国神器,明清时却如同废纸

自汉文帝以来,帝王就发明了一个神器,罪己诏。无论皇帝犯了什么错,无论天下出现什么灾祸,一封罪己诏颁布,民间百姓,朝廷大臣就必须得原谅皇帝的所作所为。有的皇帝是真心下诏书,有的皇帝的罪己诏不过只是避开风头的幌子。

罪己诏的发布,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在皇帝真的犯错,大臣谏言之时;第二,是发生自然天灾,古时候迷信,人们会把天灾归咎于皇帝不仁德;第三,则是在政权出现危难时候,皇帝需要下罪己诏稳定局势。以下为大家列举五位帝王的罪己诏,看看这罪己诏到底有何妙用。

汉武帝刘彻——轮台罪己

这一古代皇帝公关套路,汉唐时被视为镇国神器,明清时却如同废纸

武帝即位以来,连年用兵,国内百姓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武帝又爱好神仙方士,大修宫殿,挥霍无度,在民间大选秀女。更是昏庸地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诛杀了,天下动荡。正值此危难之机,武帝颁布了轮台罪己诏,向百姓表示了自己的错误。古代的百姓民风淳朴,他们相信皇帝迷途知返,必定是好皇帝,自己再苦再累也忍着,迟早会好起来的。一封罪己诏,就将国内的动荡局势扫除一空,这说它是镇国神器也当之无愧。

唐玄宗,唐德宗——罪己大赦诏

唐王室可能是丢失都城最多的王室了,三番两次逃离长安。早在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难。至马嵬驿时,禁军兵谏,玄宗便无奈下发罪己诏,并处死杨贵妃。

这一古代皇帝公关套路,汉唐时被视为镇国神器,明清时却如同废纸

一封罪己诏平定了禁军的叛乱,延续了王室血脉的留存。

唐德宗时期,也是发生叛乱,德宗仓皇出逃,被叛军一路追杀到了陕西,德宗看这样不行,如果被叛军追上,怕是大唐就要断送在了自己的手上了。于是他颁布了一道《罪己大赦诏》,据史料记载,这封诏书,极大地振奋了军心民心,不久之后,在百姓的支持下,朝廷就平定了叛乱。

宋徽宗赵佶——罪己诏后南逃

北宋宣和七年,金兵南犯,汴京危急。而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并未想着如何抵御金兵,反而想着自己如何逃命。可作为皇帝,此时是万万不可抛开百姓不顾的,受身份限制,他逃不得。

但亏得赵佶脑洞大开,想的一计,他颁布了一封罪己诏,列数自己的罪过,并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自己当上太上皇,他带着一批亲信跑到了江南,建造宫室,并掌控了江南的军队物资。后金兵撤退,赵佶方才重回汴京,继续掌权。

明思宗朱由检——罪己诏回天无力

罪己诏从汉代以来,发展到了明代,已经发展了近两千年。这个套路早已经被百姓熟知,没有当初那种神奇的功效。犹太人秘典里有一句话,一个好方法,第一个用的是天才,第二个用的是庸才,第三个用的则是蠢才。

这一古代皇帝公关套路,汉唐时被视为镇国神器,明清时却如同废纸

崇祯在位期间,下过整整五次罪己诏,不只是怪罪自己无能,更是怪罪大臣昏庸。在崇祯的心里,直到死前一刻,都觉得自己兢兢业业没有错,错的是满朝腐败无能的文武。煤山自尽前,崇祯下了最后一道罪己诏口谕,他说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被下罪己诏

1990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失守,慈禧太后急忙出逃。

这一古代皇帝公关套路,汉唐时被视为镇国神器,明清时却如同废纸

丢失首都,国家政局动荡,慈禧太后心中感觉局势不妙,急忙派人与八国联军谈判。又迫于内外压力,她急需稳定局势,可又不愿丢了自己脸面,就以光绪帝的名义下发了一封罪己诏,希望百姓能够理解。国之将亡,慈禧依旧不作为,而把责任推卸给毫无权力的皇帝,大清怎能不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