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房價的同時欠下天文數字債務,來看看由地方引發的債務危機

自從地方發現賣地原來這麼容易來錢之後,賣地這個生意,越做越上癮,這個生意實在是簡單粗暴來錢快。 話說,這個生意的邏輯是這樣的:先在城郊徵塊地,一畝給農民5萬,然後三通一平一畝再花個15萬,一共20萬。然後轉手拍賣了,一畝100萬! 這個生意你看咋樣?交給你去做,你能把它做虧不?你好好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把它給做到傾家蕩產、無路可走的地步?(停下來不要往下看了,想一下,或者你真能想到辦法呢?……) 如果你能想到,那麼恭喜你,你具備當郭嘉企業高層的資質! 因為所有做這個生意的人都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如果你想不到也不要氣餒,因為所有到了那個崗位的人最後都做到了!

地方賣地的過程中慢慢發現這個生意要想做大必須有足夠多的錢徵地,問題是地方機關不能貸款啊!那就辦個企業貸款吧,於是我們都熟知的某投資公司橫空出世了! 把城投公司送給你,你肯定不會把他做垮。因為這個生意,實在是找頭豬都做不垮的!那麼實際上投資公司的經理是不是找頭豬來當的呢?不是,城投公司從成立一天起,就是地方每一級高層的錢袋子。可以說,每一個投資公司的經理都是這個城市的精英!

然而這麼好做的生意、這麼聰明的經營者,硬是輸給了這個企業與生俱來的癌症:郭嘉企業病! 專業點講,這個病的病因叫做“出資人缺位”!啥叫“出資人缺位”呢?就是這個企業不知道是誰出錢辦的!就是沒有老闆的意思。所以呢,郭嘉企業經營者做的事就叫做“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這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裡德曼說的:“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郭嘉企業就是不需要負責任的企業! 所有郭嘉企業都這一個病,全世界都沒有藥治好。 好吧,我們來看看這個生意是咋做垮的。 話說,你我一般人要去徵地賣,當然徵一塊賣一塊,是不是? 是的?好沒出息哦! 大氣一點好不好?應該徵一片賣一片,這才像幹大事的節奏吧! 好吧,就這樣幹,先到郊外修一條新路,十里八里的,再一劃拉,路兩旁的地全部徵過來!然後,切的一塊一塊的賣。多酸爽!

問題出來了,一條路修好,這是閃閃發亮的成績,高層臉上有光了,人家指望這個升職啊!然後過來拍拍投資公司經理的肩膀說:“幹得不錯!”然後湊到他耳邊說:“旁邊的市修了2條!”……他們哪來那麼多錢?一打聽,貸款!地一徵,抵押給銀行,銀行貸款拿來開始修路……這個貌似不花錢啊!於是乎,好吧,你修2條路,那我們修4條!你修4條,人家建個新區!他建個新區,我們建個新城!…… 本來是修路是為了徵地賣錢,結果演化成了徵地是為了貸款修路! 到了大家都開始這麼幹的時候,光修路也不算成績了,還得搞個發展的趨勢出來才叫成績啊!於是,建廣場、建體育館、建劇院、建博物館,錢從哪來呢?不是有投資公司嗎?不是可以徵地抵押貸款嘛! 這個過程延續了大約10年,這10年間全國各地的城市瘋了一樣的生長!這些城市的高層靠這些建設青雲直上!

時間終於到了還款的那一天,問題來了,到了這時候才發現,地可以無窮無盡的徵、無窮無盡的抵押貸款,卻不可能無窮無盡的賣!總得有那麼多人買那麼多房子,然後才有開發商買那麼多地吧?那便宜點賣,不是能多買點嗎?且慢!你忘記了吧,這地不是高價抵押給銀行了嗎?你便宜賣?還不還錢啊? 於是,本來一把一把掙大錢的投資公司,連貸款利息都還不起了! 於是乎,它主導修的路、平整的場地、建設的公共工程,全部癱瘓了!那些修路的、架橋的、開山的、建房的、綠化的等等等等企業全部結不了賬了!於是,就發生了連鎖反應,這些老闆們結不到賬,就沒錢給下面分包的小包工頭結賬,小包工頭結不了賬就沒錢給材料商結賬,一環扣一環,層層傳導債務危機,於是整個社會的信譽體系被破壞了,債務危機蔓延的更加深遠!

拉高房價的同時欠下天文數字債務,來看看由地方引發的債務危機

到了算賬的時候,全國投資債超過了20萬億!實際上應該有30億以上的規模。一個小縣城欠幾十上百億、一個地級市欠幾百上千億是常事!他們拿什麼還?! 這樣想就幼稚了!他們根本沒打算還!又不是誰個人欠的,誰愛還誰還! 關於投資債的問題,如今依然無解,目前的辦法是債務置換,問題是,置換之後呢?還不還呢?整個相關產業鏈的資金鍊都斷在這裡,兜底,意味著放水印鈔,債務全民分享;不兜底,賴賬?把這些合法經營的企業都拖死? 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想好。相關企業正在拖死的過程中;不相關企業也因為整個社會信用體系趨於崩潰被間接拖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