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经过近九个月的数据采集、分析、呈现,经过了出版社长达两个月的三审三校,经过数次的跳票延期,《培训教育数据年鉴》——也就是原来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培训教育蓝皮书》——总算付梓印刷,并在明天拿到第一批出版发行的成书。无数的朋友们或恼或嗔来催过我,在终于拿到第一批成书的前夜,回顾这几年这本蓝色封皮的数据报告的编撰历程,纵使懒惰如我,也觉得该写一点文字,记录下一些冷静数据之外有温度的东西。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初衷,初心,初发

2014年,智来时代才刚刚成立,作为专注教育培训细分领域的管理咨询公司,初创第一年的合作客户——思齐教育、鑫泉留学、大智学校、凹凸教育、小牛顿科学等——都是教育培训圈的代表性龙头机构,承蒙李章老师、老于、张维东校长、晋巍和老牛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在为这些优秀的教育机构助力的同时,我们发现,哪怕是这些领先型机构,在当时仍然存在大量非理性决策,而在整个教育行业里完全找不到可信、可用的宏观参考数据和各核心指标的均值数据。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拍脑袋做决策、拍肩膀压指标、拍胸脯领任务、拍屁股论奖罚”,四拍管理在当时的教育培训圈还是非常通行。我跟很多机构管理者们交流过,领先型机构已经意识到不能再四拍决策,而是需要有数据做理性参考,而大量中小型机构管理者甚至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仅是智来这样的第三方,乃至刚才那些机构的老大们,都急切需要一套通行的、既涵盖全国又有省份区域特性、不完全依赖于经验的数据指标系统。

ok,既然整个行业都没有,那么我们就自己来整一套,起码智来自己的咨询师在工作中可以有参考,起码可以给智来的客户们做一点内部参考,就这样,第一个版本的《中国教育培训机构蓝皮书》就这么诞生了——当时的初衷就是这么简单。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请注意,这书名并没有搞错,当时我们就是这么楞大胆,直接就把“中国”和“蓝皮书”给冠上去了,但是,我们也很具象,明确了研究的主体就是“教育培训机构”,然后还限定了一个年段“K12分卷”。数据维度很简单,只有三个维度,更没有做交叉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等,编撰逻辑也完全是从数据采集的维度来设定的,而不是后续版本那样从教育培训机构的视角来编撰。感谢当时最早的那些支持我们的联合编撰者们——百度营销研究院、梅花网、校宝、芥末堆。

正是因为这些联合编撰的伙伴们的无私支持,让我们改变了原本仅限智来咨询师和智来客户使用的初始目的,决定拿出来跟大家共享,虽然纸质版印制的非常少,但我们把电子版放到了网上,给大家免费下载。初创的智来时代企业虽小,但愿意为推动教育培训机构的理性决策出一份力,简单的初衷,简朴的初心,这本蓝色封皮的数据报告,就这么干起来了,圈内老大哥葛文伟初创“大家汇”时的那句Slogan“教育,从教育者的改变开始”,用在这里刚好。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被逼着奔跑,被催着前行

发布前夜,即兴提笔写这篇小文,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似乎又不知道说什么。

一本不盈利、纯ToB、全硬货、没有太多轻松可读性的数据报告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没有中途遇难而弃,除了智来这个小团队近乎自不量力的坚持、近乎偏执的一定要求公益公立之外,完全得益于各路朋友们的督促、催促、批评,当然,更多的是支持、鼓励甚至鼓动——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章家祥老爷子几次到我们办公室,给我们讲他对行业数据标准的理解,提出对同一数据,要鼓励百家争鸣、多家解读,老爷子那句“数据就是一座山,但是不同的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直接催生了我们开始邀请各路大咖对同一篇数据进行解读的模式……

校管家伍星提出应该按照培训机构体量进行分层数据采集,于是我们结合伍总建议,在2018版中将培训机构按照营收规模分成8个层级,对所有人头、人次、课耗、人效、科耗等所有经营指标全部进行分层采集,仅此一项,无论是各家ERP公司的数据采集量还是我们的分析工作量,都是数倍增加……

浪腾科技傅晓方在2016版后就批评我,一对一为主和班课为主的机构营收特性差别很大,你们混在一起呈现,营收节点数据会出现很大偏差,改!

我们一直很头大各家ERP系统中有太多五花八门的课程名称,无法归集到语数外几大类学科类目下,当年校宝在线的Jeff和孙琳博士帮助开发了一套智能识别系统,帮助归类各种课程名称,基本规则一直沿用至今……

连续两年我都会跑去苏州,跟雪松湾李文建和试达研究院那帮港大台大的学霸们讨论新的知识点,从而确定了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x9科目x知识点(各科45~68不等)x技能(各科8~13不等)x能力(5~6不等)的学情数据采集框架……

流火酷暑的七月,在南昌跟软云科技CTO赵聪煮茶讨论各科学情数据的标签归类,这么精通文玩的酷炫大哥居然是技术怪咖——喝茶讨论文玩古旧2天,定数据标签2小时,因为老大哥全帮我搞定了,我老实的喝茶就好……

CTR央视市场研究跟媒介智讯研究部的Karen扫盲教育行业的分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行业大品牌,在CTR这种央企级别的媒介资讯公司眼里,根本就是小微到不入眼,费尽口舌给他们介绍教育行业的大格局、小企业……

思齐教育李章老师当年在美国游学,提前看了我们出的一个电子简版,大半夜的不顾半个地球的时差,微信冒出来批评我“你这是不懂行,明显有几个运营指标搞得不对头”,比起中和先生,我们确实还很不懂教育,但正是有这样的诤友批评,我们才能一步步更懂教育、更懂企业、更懂行业……

新疆仟叶学校叶继坚校长在参加乌鲁木齐消费者决策数据采集时候,急着给我打电话“你们做数据采集不能只考虑内地学校情况啊,也得考虑一下我们新疆这些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啊,很多选项不符合我们这边的现状!”,确实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东西部教育培训现状的巨大差异,紧急调整专门设计了西部地区专用的数据采集通道……

多思乐学虽然不是培训机构,但其董事长杜少文作为WMO世奥赛的发起人,对数字的敏感真的是天生的。2016版发布前夕,老杜给我电话“你这里的学情数据,我怎么看都觉得你的统计方法搞错了”,电话里我还嘴硬“怎么可能”,但挂完电话已经冷汗涔涔,连夜订票奔去武汉跟老杜碰面复查,真是我们的数据采集之初的一个统计方法设计错了,导致2016版的学情数据采集出现偏差,得重新采集原始数据,给各个数据合作方带来巨大的重复工作量……

学前教育领域的老专家朱建新老师一直督促我们“学前教育领域更缺参考数据,从业者更没有数据化决策的观念,你们得为学前教育领域也编一本数据报告!”连续两年不断的催我们,直到2018年,智来终于下定决心“拓科”,积淀之前编撰的经验和数据逻辑,为学前教育领域也编一本数据年鉴,免费的赠送给学前教育圈的从业者们……

我请东方之星杨文泽董事长做学前教育的分篇数据解读,迟迟没有返回解读稿,约了碰面一谈,杨总非常认真的指出他觉得明显不合理的四张数据图,征集了几位学前领域的专家意见后,确定是我们第一年编学前领域的数据报告,在采集的时候,出现了有样本偏差……

红黄蓝史燕来董事长受邀做趋势研判分析,严谨的史总特意把红黄蓝不同部门的六七位高管都凑齐,让我给大家非常仔细的说明数据结构和数据采集源,这才动笔开始写她的解读文章……

太多的创始人、太多的教育周边企业、太多的培训学校、幼儿园和STEAM机构,都参与到《数据年鉴》的数据采集和联合编撰中。教育培训行业很难得有这么多企业、这么多创始人,摒弃门户之见,跨界联合、数据打通,按照智来发起的统一标准采集各维度数据、建立通行认可的行业标准、同频行业话语、提升整个行业对数据化决策的认知。

数学不好的文科生

作为一个数学不好的文科生,我都没想到,创业之初一个偶然的决定,一个最简单的发心,居然支撑我们坚持连续编了四年教育细分领域的纯数据报告。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N多次在我讲完数据趋势分析之后有人跑上来问我“邢老师,你讲的逻辑性真强,这么庞大的数据体系你们咋搞的哦,你是学数学还是搞计算机的啊?”我往往是一笑带过,其实心里在滴血,我分明是个一向数学不好全靠语文撑的文科生,这些年咬着牙编数据报告中遇到的那些坑,跟文科生看到微积分时候的懵圈是一样的。

我们看一段《数据年鉴》的标准介绍:

……全国首套通过全网大数据采集、多样本终端调研、多区域机构参与、多维度交叉分析、多领域专家联合解读的教育行业专业数据研究报告丛书。……结合教育行业现状,设计完整缜密的采集、分析和统计体系,设定产品、运营、营销、品牌、人资、消费者、舆情、投资和政策等多元指数,真实全面展现教育行业关键指标,形成重要指标行业参考值,从而对教育行业进行全景扫描和分析。

典型的不说人话的描述,我承认,这段话是我这个文科生写的,看不下去责任在我。

但是,我很负责任的说,这四年不断积淀、优化和升级下来到今年的新版《数据年鉴》,确实有很惊人的干货数据,数据维度从2015版的3个维度、到2016版的7个维度、再到2017版的9个维度、直到今年2018版的12个数据维度,数据颗粒从百万量级到数亿量级,涵盖面从仅有消费者、媒体、营收,到现在的涵盖产品、运营、营销、品牌、人力资源、客户决策动因、学情障碍表现、人口基数、政策新闻、经济态势,资本动态等全面数据覆盖。研究领域从仅聚焦培训教育拓展到K12培训教育、学前教育、STEAM(融合创新)教育这三大最主要的教育赛道。发行的载体,也从当初的少量纸质打印版加电子简版,到今年发行印刷近万册的三部单行本,随后还会推出多种分省、分篇章的电子专版……就这样,一个文科生,生生被逼成了一个数据结构砖家,一个专业咨询公司,生生做了专业数据公司该做的活儿。

尾声

每年《数据年鉴》编撰启动的时候,我们发给各个联合编撰方的邀请函末尾,都会有这么一句——“共创、共建、共筹、共享,《数据年鉴》有您的参与,必将更加精彩。期待我们共同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中国教育培训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声音。”就用这听起来有点大、但真是大实话的句子,作为这篇发布前夜的小小回忆文的收尾。

感谢所有参与过数据采集、分析和解读的朋友们,感谢所有指出各种bug逼我们进步的朋友,感谢所有催我们快印催到死的朋友们,也感谢所有被我催解读稿催到死的朋友们,感谢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智来小伙伴们。

让我们继续傻逼的坚持,苦逼的煎熬,迎接更加牛逼的结果。

感谢这四年来为《教育行业数据年鉴》(原名《中国教育行业蓝皮书》)做出过贡献的所有朋友们:

编撰支持 (按数据年鉴联合编撰时间先后及首字母排序)

百度研究院、CCTV中学生频道|我的教育梦、芥末堆、梅花网、声韵天下、校宝在线、100教育、掌门人商学院、ATA、CTR央视市场研究、大帝学校、东方益学、达慧教育、大家汇、戴氏教育、大智教育、FT中文网、翰林教育 、荷马教育、i-EDU、精锐教育、今日头条、佳音英语、魔方格、胜利教育、思齐芙蓉、网易、西安杨健教育、校管家、新新家长、校长邦、中华写字课堂、子轩教育、卓越教育、宝贝计画、伯索网络、传递教育、财经网、呈瑞投资、出众教育、多思乐学、六度人和(EC)、凤凰财经、国金证券、贵阳田田、广州英孚、合肥桑尼汇嘉书院、海口环球、杭州小星星、九宫八卦、领路教育、乐思途睿、浪腾软件、启橙教育、乔登美语、人民网、搜狐教育、石家庄青少年活动中心、沈阳冠亚、腾讯、西安睿欣、学邦技术、新东方北京学校、新东方优能中学、小禾科技、新浪教育、厦门皮亚杰、雪松湾、新闻网、新学林、银川阿斯顿、阳光喔、中国新闻网、中国证券、招商证券、致真教育、凹凸教育、北京晨报、大山教育、光大证券、蓝鲸教育、迈格森、明师教育、企航电商、软云研究院、市场人、桃李资本、真格基金

特约撰稿(按数据年鉴联合编撰时间先后及首字母排序)

葛文伟、靳红雷、李爽、梅初九、牛新哲、单金花、张财亮、郑杰甫、林枫、刘虎、刘雪宁、伍星、汪义庭、杨成夫、张海庞、赵黎黎、张伟琪、陈曦、杜少文、傅晓方、黄磊、刘耿、李文建、李章、罗珠彪、乔蕾、史治国、王高越、吴劲草、王茜、王彦丽、徐海生、谢中、陈志飞、余龙、周超、赵剑锋、左胜利、郑勇、朱宇、常文平、陈佐东、范蕙萍、胡彬彬、秦娟、孙春艳、善禹菁、谭海忠、徐虹、肖军、谢琴、张爱志、张红军、张晋巍、张骐韬、张维东、赵晓林、张周琳

写在《培训教育数据年鉴》成书首发前夜

以下内容是华丽丽的分割线福利时间!!!

智来智库在今天拿到成书的第一时间和便和BOSS申请这个重大福利!!!

全网首发啊全网首发!!!

官方淘宝店各位了解一下?

每天小编在看后台的时候都被大家想要买书的消息催死了,其实我比你们更着急啊!!!

是的!数据年鉴终于可以购买了!!!第一批只有少量成书,识别图片中二维码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购买!大家果断燥起来吧!!!我们会第一时间把数据年鉴送到你手里!!!

只有与你的数据相结合,这里的数据才有了意义

感恩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