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西安市教科所加速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聚焦三年行动计划

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构建“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西安市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聚焦《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立足“研究、服务、引领、指导”宗旨,发挥“评价、科研、教研、培训”职能,深化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持续实施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研助力“名校+”工程“431”工作方案》《教科研助力西安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141”工作方案》,以教科研“131”为工作总思路,创新西安特色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构建“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西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教科研“131”工作总思路:“1”是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体系,即围绕“培养什么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评价监测体系;“3”是构建“三维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即聚焦“谁来培养人”,构建 “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1”是构建“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即围绕“怎样培养人”,聚焦课程课堂,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推进西安好课堂之品质课程建设,变革教师育人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构建“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聚焦《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第(三)项“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深化课程课堂教学变革,推进教师育人方式改革,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研究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支持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聚焦课程课堂,构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

完善设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中心、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STEAM 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程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中心(包括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思维型教学研究中心,形成支撑“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的“八大教育实践中心”

设立西安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市级样本实验基地397所、西安普通高中新课标新高考学科教研基地175所、西安中小学品质课程实验基地116所、西安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基地77所、西安市STEAM教育实验基地62所,完善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含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实验学校、家庭教育示范学校、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形成支撑“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的“八大教科研特色基地”

以“八大实践中心”和“八大教科研特色基地”工作为抓手,聚焦课程课堂,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推进品质课程建设,开展财经素养教育、STEAM教育、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建设实践和系列培训工作,变革教师育人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深耕课堂,推进 “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学生全面发展质量培养体系。

“八大实践中心”和“八大教科研特色基地”的设立,是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是顺应新时代教育呼唤,深化课程改革和创新学习方式的有效抓手。特色基地工作有序扎实推进,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讲述西安教育故事,彰显西安教育自信,西安教育逐步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在我省以及教育部、其他兄弟省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西安教育正朝向纵深、高质量发展迈进。2019年以来,太原、乌鲁木齐、成都等兄弟城市先后到西安考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取经学习;我市组织新课标新高考学科教研基地百余名教师赴温州参加交流观摩研讨活动;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上,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带领包括西安新知小学教育集团、高新二小、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内的省内7所知名学校校长、教科研主任及骨干教师一行32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7所学校均被授予“全国品质课程实验学校”荣誉称号;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发起“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为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探路;在“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论坛”上,我市人工智能的教育探索、具体做法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成立西安市STEA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也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设立的11家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开足开齐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开设具有地域特征的拓展性地方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鼓励各校探索开展STEAM、人工智能、财经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逐步打造科学化、多元化、开放性、高质量的特色课程体系。大力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审辩思维、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自我规划、信息素养等适应未来发展的国际化综合能力。

设立西安市课程发展研究中心,在于引领各校立足学校发展历史,挖掘学校文化,打造体现办学特色,形成贯通教学、管理、学生学习各维度的大课程观念,构建体现学校育人特色和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以学校课程变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从而最终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挥好引领、服务的作用,实现协同创新,顶天接地的工作理念,用课程改革助推西安教育的内涵特色发展。中心每年举办课程建设展示系列活动和大型课程建设论坛,聚焦课程改革的热点,引领我市中小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同时,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总结,

将一线学校成熟的经验,转化为成果,形成西安经验,树立西安品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市教科所自设立课程研究中心以来,积极对标上海、南京等地市课程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创新性带领全市中小学开展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各项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校遴选116所实验校作为课程建设典型,品质课程巡展活动聚焦课程课堂和育人质量的提升,通过举办教学观摩研讨、品质课程论坛和培训等形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19年共举办“聚焦审辨式阅读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聚焦脑科学,孵化国家级教学成果”、“聚焦综合实践课堂 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聚焦生命化阅读,生命健康成长”等12期“西安好课堂 品质课程分享”系列活动,涉及9个区县:雁塔区1期,莲湖区2期,新城区1期,灞桥区2期,未央区2期,高新区1期,阎良区1期,曲江新区1期,经开区1期。每期参会人员均在300人以上,12期共计参训区县教育局局长、基教科干部、市区教研员、116所品质课程实验学校校长、教师、全市校长教师,共计6000余人,外请专家报告10余场,省市专家报告6场。现场观摩课60余节。涉及小学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思政,科学,班队会等9个学科。还有很多新课型的探索:语数专题课、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语文与音乐整合课、项目式学习、专题思维课、 STEAM课、人工智能课等,

引领我市课程建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市教科所解慧明所长带领我市23所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品质课程研讨会活动。解慧明所长作为特邀专家在“联盟智慧与全真观察”板块作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品质课程实践探索》专题报告。向全国参会专家及代表介绍了西安教育改革“名校+”工程实施推动的主要举措和显著成效,交流了我市教科研工作助推全市教育改革,推进“名校+”工程实施的各项创新举措,最后聚焦我中小学品质课程建设情况,以116所品质课程建设实验校为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巡展活动,孵化孕育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图景等。我市学校课程建设成果已经正式出版多项成果专著,获得全国、省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多项奖励,得到了全国多位专家的肯定和与会代表高度的认可。在本次研讨会上,西安市被授予“全国品质课程实验区”荣誉称号。高新第一小学,曲江第一小学,阎良区关山中学等12所学校喜获“全国品质课程实验联盟学校”称号

,继第三届品质课程全国大会后,西安市共有19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品质课程实验学校”。

目前,我市学校课程建设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品质课程案例:高新国际学校“全人课程”、高新二小“生本多彩课程”、纺织城小学“3×2阳光课程”、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蒲公英课程”、远东一小“悦课程体系”、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梧桐之声课程”、高新一小“一品课程”、高新四小“新教育课程”、西安小学“书香课程”、高新三小“七彩枫叶课程”、西安实验小学“尚德课程”、青年路小学“青蓝课程”、新知小学“311课程”、远东二小“原点课程”、后宰门小学“风华课程”、曲江一小“美课程”等。

初中品质课程案例:爱知中学“六品课程体系”、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高新第二学校“知行课程”、逸翠园学校“梦想起飞课程”等。

高中品质课程案例:西安中学“三化一体课程”、高新一中高中部“一体两翼课程”、交大附中“综合课程”、西安市第一中学“三类五系列课程”、西安铁一中学“一体四翼”幸福课程等。

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核心是课堂。西安好课堂抓住了课程质量建设的根本,抓在了要害、抓在了关键。学校之间最显著的差别是在课堂上,一个没有好课堂的学校不能称其为好学校,一个上不了好课堂的老师难以成为好老师。诸多教育改革、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最终都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是主战场、是试金石。有学生的地方理应有好课堂,让好课堂遍地开花,让好教育桃李芬芳。西安好课堂意义就在于此,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不断挖掘孵化优质学校课程建设案例的同时,我们深入做好“西安好课堂”的课堂展示活动。将各校课程建设成果体现在每一节课堂上,不断思考总结好课堂的标准,逐步形成西安好课堂的独特思考和见解。西安好课堂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基本要求,更是广大教师激扬青春、绽放光彩、实现梦想、赢得尊严、彰显光荣的空间和舞台。

西安好课堂应具备六个特质,一是西安好课堂凸显“五育”内容课程化、核心素养校本化、课程建构体系化、质量评价激励化。二是西安好课堂体现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分享式。老师要把课堂调动起来、与学生互动起来,师生一起把课堂气氛营造出来,驱动构建有动感、有效能、有共鸣、有碰撞、有火花的品质课堂。三是师生共同打造西安好课堂,老师要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导师,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享受成长。四是西安好课堂,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向小学的40分钟要质量、向中学的45分钟要质量。这是对每所学校和每位老师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教师能力培训提升的目标导向,更是新时代教育人的初心情怀和使命担当。五是西安好课堂不仅教授知识,更是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革命首先是思维革命,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经过思维认知的课堂,就有了灵魂,就有了魅力。六是西安好课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基于个体化差异,因材(才)施教、有教无类、机会均等。

要释放孩子的天性,发扬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己,也成就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做最灿烂的自己。

教育部国家教材局局长、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根本标志的内涵发展的全新阶段。改革的重点越来越聚焦在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一系列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要切实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规划和特色建设,形成学校课程体系自身的特点。”

目前西安好课堂相继实施了品质课程分享、名校优课乡村行、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多彩微课动起来、家校讲堂进行时、精品网课别样红等系列常态活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聚焦课程改革,聚焦育人方式改革,聚焦中高考改革,打造形成西安好课堂特色品牌,助推构建西安基础教育新高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将继续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聚焦《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立足“研究、服务、引领、指导”宗旨,发挥“评价、科研、教研、培训”职能,深化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持续实施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研助力“名校+”工程“431”工作方案》《教科研助力西安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141”工作方案》以教科研“131”为工作思路,责任担当,协同创新,助力西安教育纵深、特色、内涵、高质量发展。

“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西安市教科所加速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