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试射10倍音速导弹?外媒:航母防不住,东风21D不再孤单

《俄罗斯报》8月2日报道称,中国测试了一款由轰-6K轰炸机搭载的空基反舰弹道导弹,其用途和射程与俄罗斯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匕首”类似。在此之前,有知名军事博主在微博转发朋友圈信息显示,国产反舰型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近期成功首飞。而在8月3日,中国科技网发布信息宣布,我国首款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成功。不过从公开资料来看,所谓由轰-6K试射的高超音速导弹,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试验的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显然不是一回事儿。两者的共同点只在于“高超音速”这几个字上。

轰6K试射10倍音速导弹?外媒:航母防不住,东风21D不再孤单

轰-6K挂载空射弹道导弹效果图。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对于“轰-6K试射空基反舰弹道导弹”一事,俄媒和美媒都表示了极大兴趣,只是其各自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俄媒称轰-6K试射的导弹与俄罗斯今年3月公开的“匕首”高超音速航空导弹系统极为相似。“匕首”导弹自亮相之日起,一直被美俄媒体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空射导弹。

报道显示,“匕首”弹道导弹暂时以米格-31重型截击机为搭载平台,最大速度达到10马赫(10倍音速)。俄罗斯副防长尤里∙鲍里索夫曾表示,现代化改进型米格-31截击歼击机所装备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可以毁伤潜在对手的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巡洋舰。该导弹可以装备核战斗部、常规战斗部等多类型战斗部,既可打击移动目标,也能摧毁高价值固定目标。

轰6K试射10倍音速导弹?外媒:航母防不住,东风21D不再孤单

米格-31战机挂载“匕首”导弹飞行。图片来源见水印。

美俄媒体均认为,轰-6K试射的空射反舰弹道导弹无论用途、速度还是射程,都与“匕首”导弹类似。“匕首”导弹由俄罗斯现役最先进战役战术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改进而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推测,轰-6K空射反舰弹道导弹也与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关系密切,比如可能改进自东风-15中近程弹道导弹。

资料显示,东风-15导弹陆基型射程为600-800公里,发射重量为6.2吨,长度为9-10米(这些数据因为不同改进型号而有所不同)。对于载弹量为9吨的轰-6K来说,只能在机腹沿中线挂载一枚空射弹道导弹。而且东风-15导弹全重可能超过13吨,这就要求轰-6K减少起飞时的载油量,以将更多有效载荷分配到挂载空射弹道导弹上。

轰6K试射10倍音速导弹?外媒:航母防不住,东风21D不再孤单

东风-15弹道导弹。

外媒认为,这可能就是之前一款加装了空中加油探头的轰-6K轰炸机出现的原因,即以较少载油量携挂空射弹道导弹起飞,然后再通过空中加油保证轰炸机的有效作战半径。外媒称,轰-6K正常情况下的作战半径可达2000海里(约3700公里)。

为了能携挂可能长达10米的空射弹道导弹,外媒认为轰-6K轰炸机需要加强机体结构,并安装强度更高的专用导弹挂架。外媒称虽然无法准确判断轰-6K携挂弹道导弹后的作战半径,但预计应该能对至少3000公里以外的大型水面战舰实施打击。

轰6K试射10倍音速导弹?外媒:航母防不住,东风21D不再孤单

加装空中加油探头的轰-6K轰炸机想象图。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制作者。

俄媒根据“匕首”导弹的特点推测,轰-6K空射反舰弹道导弹如果以东风-15导弹为载体,应该还会融合东风-21陆基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技术。因为只有应用了东风-21、东风-26导弹的目标探测、跟踪,以及自行引导末段攻击等技术,空射弹道导弹才可能在茫茫大海中击中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目标。

一般弹道导弹要实现末段自行锁定打击移动目标,并开展蛇形机动以躲避防空导弹拦截,速度会比中段飞行时有所下降。美俄媒体认为,轰-6K试射的空射反舰弹道导弹突防速度应该与“匕首”导弹的10马赫一样,并称东风系列导弹早已攻克在这一速度下的弹载雷达锁定目标技术。

轰6K试射10倍音速导弹?外媒:航母防不住,东风21D不再孤单

“匕首”导弹由陆基型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改进而来。

《俄罗斯报》等外媒认为,目前航母、宙斯盾战舰对速度超过6马赫的反舰导弹拦截成功率并不高,更不要说速度达到10马赫的导弹。《国家利益》杂志军事观察员马宗达的结论是,如果轰-6K未来批量装备空射反舰弹道导弹,那么航母群面对它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后撤,除非那时能有效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海基反导系统已经变得成熟可靠。更重要的是,轰-6K装备空射反舰弹道导弹,令原本仅有的“陆基”反舰弹道导弹,比如东风-21D、东风-26们“不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