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有出現過總統貪汙的事情嗎?

美麗伽開心一刻


美國政治有很多隱晦的邏輯,其中有一條是被很多人所忽略的,那就是對於政治代價的考量。在很多人印象中,美國政府是公開透明的,美國司法體系也是公開透明的,但在事實上,美國政府並不公開透明,美國的司法體系也存在鮮為人知的一面。假如某件事情被公開曝光,或者某個重要人物被審判,如果其造成的政治代價遠大於其收益,則美國政府傾向於放過此人一馬,美國的司法體系也傾向於忽視此類事件。最具代表性的,那就在於美國總統本人具有特赦權,而司法體系內部的聯邦調查局(FBI),卻可以用“國家秘密”當作擋箭牌,來刻意隱瞞部分真相。

在美劇《罪惡黑名單單》(The Blacklist)中,聯邦調查局(FBI)為了有效挖掘紅魔(Red)的情報,建立了一個“特別行動小組”,但這個小組在事實上卻是獨立的,很多行動已經觸犯了聯邦法律,可美國政府依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為何?因為紅魔(Red)掌握的信息,其應用價值遠高於觸犯聯邦法律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因此美國政府會特意“放水”,即便這是被美國主流輿論所不接受的,但美國政府傾向於相信其民眾會抱以理解的態度。

這也很好理解,如果美國政府嚴格按照聯邦法律辦事,就會影響效率,而紅魔(Red)手中的信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以此錯過了阻止重大犯罪問題的機會,那麼美國民眾也會遷怒於聯邦政府。對於美國政客來說,自己的位子才是最重要的,而美國民眾的利益,只是他們手中的棋子罷了。比較諷刺的在於,這些自私自利的美國政客,竟然在某種程度上確保了美國民眾的利益,比如說針對剛才提到的犯罪問題,他們不擇手段的維護自己的位置,也必然會不擇手段的打擊犯罪,最終犯罪分子有可能真的會遠離部分美國人。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美國人能夠從政治運作中分到蛋糕,這裡多數情況下指的是美國的富裕階層,他們與政客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如果理解了這個“政治代價”的邏輯,那就可以看出,美國聯邦政府的“放水”,多數情況下還是為了維護其體制運作的可靠性,如果要追究所有觸犯聯邦法律的行為,就可能觸發更大的風險,而這是美國政府所不希望看到的。比如說美國第37任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他搞出了一個驚天醜聞,後世稱之為“水門事件”,同時也是一個嚴重觸犯聯邦法律的事件。按常理來說,尼克松應該被投入聯邦監獄,但尼克松發現形勢不妙,就果斷的“跑路”了,他辭去了總統職務,繼任者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Gerald Rudolph Ford)立即赦免了尼克松。

因為在美國政界看來,如果嚴格按照聯邦法律審判尼克松,最終會帶來社會的撕裂,美國人可能會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此類事件上,但當時的國際環境,是“蘇攻美守”,假如所有美國人都盯著尼克松,那麼蘇聯人就有了可乘之機,讓原本就處於劣勢的美國陷入更為危險的處境。即便真的出現了美國總統的貪汙事件,但美國政界和司法界也會有意的忽略,或者有意的隱瞞,或者在某一段時間內隱瞞,因為總統被審判的政治代價實在太大了,它可能衝擊到美國政治的穩定性,更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致使聯邦政府整體崩盤。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當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搞了個“秘密報告”,是多麼愚蠢的行為,而美國最終贏得“冷戰”,也依賴於其內部精英階層的“團結”。)

最終,美國司法體系也會選擇放總統一馬,這個所謂的“貪汙事件”也不會被公眾所知。這也就意味著,現在一口咬定美國總統沒有貪汙,或者一口咬定美國總統一定貪汙,都是在猜,或許美國政府自己已經知道了答案,但不想公佈。

可以用美國政府的情報工作作為類比,這是美國政府的重中之重,可其情報運作體系牽扯到美國的核心利益,普通民眾是不可能知曉的,即便美國的情報部門被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監督,但是情報委員會的會議,普通民眾有機會去聽嗎?在電影《美國隊長2》(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的結局部分,黑寡婦在國會聽證會上甩了議員,一時間成為輿論焦點,但不是每一場聽證會都像電影中所展示的那樣,其實大多數聽證會,更類似於《碟中諜5:神秘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Rogue Nation)中所展示的場景,那句著名的臺詞叫作:不確認也不否認任何行動細節。

美國司法界針對於總統個人的調查,也僅止於此了,他們既不會承認也不會否認,除非出現了十分惡劣的事件,例如總統叛國,這個暫時還沒找到例子;再或者總統嚴重觸犯憲法精神,例如尼克松這類的;再或者總統幹了一件嚴重觸犯美國社會底線的事件,例如克林頓在白宮裡面幹了一件大事,但這畢竟不是犯罪。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總統是否貪汙,在美國政治體系中反而是一件非常不重要的事件,他們也不會把注意力盯在總統的財務狀況方面。再者說,美國政客多數是有錢人,即便沒有錢的人當了政客,他們也會與富裕階層進行捆綁。

在美國,“政治獻金”是合法的,政客可以合法的“受賄”,但貪汙肯定是不合法的,可如果這個政客原本就很有錢,他還會看得上那些錢嗎?幾十萬美金能打動了這個政客的心?還是幾萬美金就能將其收買?這好像不是美國政客所要考慮的,他們競選活動就不知道花了幾個幾十萬了,還會在意這點小錢?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進行分析,這些政客多數情況下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了,而不是為了貪錢,因為他們原本就很有錢,很多美國政客從政前,就已經是知名財團的主席了,或者大公司的CEO了,而美國政府也沒多少錢可貪。

因此,“千里做官只為財”這個判斷,在美國政界可能是失效的,因為一幫原本就很有錢的政客,他們自然是為了更高的追求,比如說整出個“讓美國再次強大”的口號,在墨西哥建一堵牆之類的,擺明了是為了維護美國霸權地位而奮鬥,以確保美國可以繼續在國際上作威作福,欺負弱小。而貪汙錢?對他們來說可能真的看不上了。當然了,也不排除部分美國政客放棄了追求美國霸權主義和單極世界的理想,站在了美國民眾的對立面,走上了貪汙美元的不歸路。


圖維坦


我們必須承認,貪汙在美國基本上已經絕技了,因為官員貪汙在美國已經合法了。用《紐約時報》寫道:從80年代以來,紐約的監獄就沒有關過一個政府官員,我們的法官也沒有審判過一個官員,因為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我們已經無法從法律的角度審判他們了。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在1968年尼克當選總統的時候。斯皮羅·阿格紐同時當選美國副總統,但在1973年辭職,阿格紐是美國第39任副總統,任期是從1969年1月20日 –到1973年10月10日辭職。他為美國曆史上兩個於任內辭職的副總統之一。在1973的時候,美國總統因為水門事件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共和黨(執政黨)突然向媒體曝光了——巴爾的摩政治腐化事件。主要涉及到他子啊馬里蘭州州長任期的腐敗。經美國司法部調查,發現這一嚴重的腐敗案件涉及時任副總統的阿格紐。主要涉及到他在馬里蘭州州長任期的腐敗。

阿格紐自然聲稱聲是黨派迫害,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沒什麼可以隱藏的”,但美國司法部窮追不捨,司法部正式對他提起訴訟。阿格紐就此受到了指控,律師自然為他做了無重罪辯護。由於阿格紐涉嫌在馬里蘭州長任內犯有勒索、受賄、逃稅等罪行,阿格紐於1973年被迫辭去副總統職務,並對所得稅短報一事不作任何申辯。最後被象徵性判處罰款1萬美元,緩刑三年。在1974年其律師資格被馬里蘭州政府取消。1983 年,阿格紐遵照法院的命令付給馬里蘭政府大約28萬美元,作為他任州長時所犯錯誤的罰款。1996年去世。

1973年作為副總統時與尼克松合影

在1973年,尼克松於10月10日任命福特為副總統。這是美國憲法第25次修正案首次獲得應用。同年11月27日參議院以92:3票,12月6日眾議院以387:35票確認福特為副總統。


應該說,這次司法案件,應該是尼克松為了轉移公眾目標故意行為,意圖想以此事平息公眾輿論。轉移公眾視線,但這一做法並不明顯,民主黨仍然緊緊揪尼克松不放,水門事件終於曝光,民主黨正式向國會提出彈劾尼克松,1974年8月9日,尼克松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美國總統。當日福特根據美國憲法繼任美國總統。同年9月8日,福特特赦尼克松,無條件和完全赦免尼克松在他總統期間犯的任何罪行。這也是1976年福特在選舉中輸給卡特的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 ,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因為美國總統的“貪腐行為”都被合法化了!

天下烏鴉一般黑,美國民眾對官員貪腐也是非常深惡痛絕!但美國總統是資本家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遊戲規則都是這些利益集團定的。“貪腐”的概念是相對的,老百姓認為的“貪腐行為”,在官方看來卻未必!“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美國總統從競選上臺到上臺後的呼風喚雨,直到退休後的瀟灑生活,無不受到其政治制度的呵護,任爾東南西北風,我都瀟灑在其中!

一,競選經費籌集合法。美國大選那是最燒錢的事,不同資本家利益集團推出自已的代言人,並投出血本巨資任其代言人揮霍使用!競選人拉贊助,就象我們生活中的下賭注一樣,一旦自己的代言人勝出,自己可就賺大發了!政府項目照顧你,自然沒得說!贊助的人排成排!

在咱國,這可是賄選和官商勾結呀!但在美國是合法的。



二,美國總統當選後,一大班領導班子成員任由總統點將挑選,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除了州一級一把手和部分市委需要選舉產生外,總統讓誰上就讓誰上,那些之前的贊助人自然又有豐厚回報。親朋好友都能當上官。

美國總統在任期間的費用是大包乾,一次性打定,花多花少隨你便!交通費,差旅費,餐飲費,通訊費,你不用投機取巧,每年的費用你省下就是你自己的。

美國總統在任期間的項目都是贊助商,合夥人來幹,什麼專項資金,公款什麼的都是那些身後的資本家在運作,都是自己人,貪什麼貪?

三,美國總統離任後,出來演講掙錢,出書出自傳掙錢,合理合法!比在任時收入還高,過得更瀟灑!奧巴馬一邊休假,一邊躺賺5個億!怎麼花得了啊!

總之,美國總統被一個厚厚的制度之殼保護著。據說,美國總統的安保開支也是全世界最貴的!私人飛機,出國自帶汽車,保鏢隊伍。汽車隊堪稱魔幻,總統坐在哪輛車裡總是一個謎!


不過,新任總統特朗普好像特別不靠譜!自己本身是商人,會不會因為利益糾葛,得罪大多數的美國資本家,而成為第一個涉嫌貪腐案被抓的美國總統呢?

請發揮您的想象人,留下您的神留言!

關注村姑說村事,更多精彩話題共分享!


村姑說村事


美國貪汙合法化,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但很少有人說清楚美國是怎樣運作實施“貪汙合法化”的,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總覺得有哪裡怪怪的。……這是因為美國實施的是“政治貪汙”,而不是“經濟貪汙”……人們對此可能不甚瞭解而覺得不以為然,下面筆者就給大家掰一掰美國“政治貪汙”的厲害……美國的“貪汙合法化”,準確的說應該是“貪汙侵犯掠奪社會公共產品行為政治地位合法化”。……人們一般慣性思維的“經濟貪汙”概念,是建立在貪汙者強制直接侵犯掠奪公眾公共產品權益的基礎之上。而“政治貪汙”則是建立在訛詐誘騙人們自覺放棄擁有的公共產品公有共享平等政治地位,自覺自願的接受貪汙侵略者的統治奴役和剝削壓迫基礎之上,並且形成社會共識……如果大家不能理解,也可以這樣舉例說明:貪汙者以自由競爭勝者為王勝利者的身份要求獲取和佔據獨享霸權的政治地位,比如地主或統治者,它不直接掠奪搶劫公眾公共財物,但人們要自覺自願的服從和接受“政治奴役”的願賭服輸、贏者通吃。強者和成功者來當地主,弱者和失敗者必須自覺自願去做農民!……之所以說假借“公平競爭名義”私有化獨享壟斷霸佔社會公共產品政治地位是一種“貪汙”,是因為社會公共產品具有公有共享的平等屬性。你把人們享受平等政治地位的社會基礎公共產品拿來搞自由競爭、弱肉強食、勝者為王、贏者通吃的據為己有零和博弈遊戲,是一種“欺凌訛詐”侵犯公眾公共權益的“政治掠奪”。美國和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給這種欺凌訛詐“政治貪汙”誘騙賭博文化取了個好聽的名子,叫做“共識政治”,美國也把它稱之為“政治正確”,就是為了掩蓋“政治貪汙”的可恥和卑鄙。……人們公有共享的基礎政治地位一旦被所謂“勝者為王、願賭服輸的自由競爭”掠奪而失去平等性,就會出現人類社會的階級分層,就會產生政治剝削、政治奴役和政治壓迫。……“政治貪汙”比“經濟貪汙”更加陰險惡毒,更加殘忍暴虐。如果說“經濟貪汙”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牛皮癬”,那麼“政治貪汙”就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癌細胞”!


竹筒夫子的鋼筆


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行政,立法,司法相互牽制,總統是三軍總司令,但是沒有絕對的權力,總統的權力受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的管制,內部有良好的糾錯機制。沒有絕對的權力,就沒有絕對的腐敗!

另外美國有良好的民主制度,老百姓有言論,出版,結社,遊行的權力。就算是總統的決策,老百姓也可以在新聞媒體,社交媒體發表批評意見或者遊行示威。

美國也有反對黨時刻盯著執政黨的政策,一旦發生問題,往往都能比較快糾錯。

綜上所述,兩個的民主政黨的相互牽制以及良好的監督體體系和人民的廣泛監督以及三權分立都有良好的糾錯體系。這也是美國政府貪腐情況很少的原因。反之,獨裁政府則不具備這樣的優勢!總之:沒有絕對監督的權力,造就絕對的腐敗。


行走的蝸牛356


美國的總統是通過竟選人的演講,讓人民認識到他的才能和德行。而被竟選為美國總統的。他的存在的合法性是禮根於民。他的權力是被關進籠子裡的。由於他的體制結構,是三權分離,立法`司法`指政`相護制約。使總統叼指政權受到,立法`司法、反對黨的監督而失去貪腐的土壤。由於總統竟選靠的投票,這個可以避免通過武裝奪取政權,而危國傷民。因為軍隊在立法上是中立的是對外不對內的。在法制,民權的監督下,讓兩黨去公平竟去吧。因為竟爭,才是一切事物發展的真正動力。民主法制`民主監督,才是制約美國總統貪腐的根本。民主政法是把民真正立為主人,總統的政令可以批評和反動。因為美國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遊行自由。這樣總統的不當決策,可以得到極時糾正。讓美國總統不敢腐、不想腐、沒有機會腐。一


行勝5


敢貪汙嗎,有聯邦調查局一直看著,總統你敢貪汙聯邦調查局就敢調查,不怕死的記者前呼後擁的去調查總統貪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