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自我介绍时,这两个姓的人不必说“免贵”,是你的姓吗?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历史都相当的悠久,但只有咱们中国一直延续至今,这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听起来感觉文化有点虚无缥缈,却又像空气那样真实存在,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分为许多种,其中就包括世人熟知的姓氏文化,每个姓氏有它的起源,族谱中应该有明确记载,如果你家中现在保留着族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古人自我介绍时,这两个姓的人不必说“免贵”,是你的姓吗?

姓刘的人会认为,也许祖先为汉朝皇帝,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姓李的人认为,搞不好是大唐帝王的后裔,估计也挺开心;追根溯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皆应该感到骄傲。《礼记》中写道:“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几千年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因此中国被誉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一点毛病都没有。

无论从古籍资料,还是历史影视作品里,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出传统礼仪。且不说其他方面,仅通过一些小事就能看出来,比如古人想知道他人姓啥,会微笑着问道:“敢问公子贵姓?”而在进行自我介绍时,或者回答别人询问时,更是非常谦虚,通常会说:免贵姓王、免贵姓赵、免贵姓焦......

古人自我介绍时,这两个姓的人不必说“免贵”,是你的姓吗?

自谦是古人注重礼仪的一种表现,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做人比较低调、谦逊。在古代,是不是所有人自我介绍时,必须要用“免贵”二字呢?肯定不是,这两个姓的人,如果生活在古代,不管面对何人都不必说“免贵”,直接报上尊姓大名即可,究竟是哪两个姓呢?

古人自我介绍时,这两个姓的人不必说“免贵”,是你的姓吗?

先说第一个——孔姓,既然说起孔姓,有一个人立马呈现在脑海中,就是孔子他老人家。自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就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宝典,历经两千多年不休,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不管在哪个朝代,孔子的地位都很高,许多皇帝不仅亲自祭拜孔子,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封赐他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等尊号。

朝代更迭不断,而孔府的香火未受到影响,无论谁坐上皇位,都不敢把孔子的后人怎么样,否则就得罪了天下读书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古代孔姓之人,告诉他人自己的姓甚名谁时,无须用“免贵”二字,可见孔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古人自我介绍时,这两个姓的人不必说“免贵”,是你的姓吗?

再说第二个——张姓,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了解,古代皇帝貌似没有姓张的,张姓之人凭啥不必自谦为“免贵”呢?据说,上古时期诸神争斗,导致三界大乱,太白金星来到人间,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并把他带回天庭做玉皇大帝,此人名叫张百忍,既然玉帝都姓张,那么张姓之人有骄傲的资本,大可不必通过“免贵”而自谦了。孔和张二姓里,有你的姓吗?

参考资料:《通志·氏族略》《左传·隐八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