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也爆發豬瘟、巴斯夫完成對拜耳部分業務收購

1.巴斯夫完成對拜耳業務及資產收購 正式進入種子專業領域

巴斯夫完成了對一系列拜耳業務及資產的收購。該交易與巴斯夫現有的作物保護、生物技術以及數字化農業業務形成戰略互補,標誌著巴斯夫進入種子、非選擇性除草劑,殺線蟲劑種子處理領域。

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兼首席技術官薄睦樂博士表示:“這一戰略舉措為巴斯夫強大的農業解決方案產品組合再添優良資產,增強了我們的創新潛能。總而言之,此次收購確保我們的客戶獲得更全面而有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

巴斯夫於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先後簽署協議,收購拜耳在併購孟山都的框架下剝離的業務和資產,兩次收購的全部現金收購總價為76 億歐元,在交易結束時時會做相應調整。約4,500名員工因此加入巴斯夫。協議涉及拜耳全球草銨膦非選擇性除草劑業務,關鍵大田作物在部分市場的種子業務包括性狀、研發、育種能力以及商標,蔬菜種子業務、雜交小麥研發平臺、一系列部分種子處理產品,部分工業用草甘膦除草劑在歐洲的業務,全套數字化農業平臺xarvioTM,以及部分非選擇性除草劑和殺線蟲劑研究項目。除蔬菜種子業務預計於2018年8月中旬完成外,其它交易現已全部完成。

為了更好地反映整合擴展之後的業務範疇,巴斯夫將原來的“作物保護”業務部更名為“農業解決方案”業務部。此外,該業務部還成立了一個新的全球種子及性狀業務部門。

2. 歐洲高溫乾旱 德國農業遭殃

歐洲多國近日遭到高溫天氣的侵襲。在德國,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德國最忙碌的夏收季節,不過今年德國的農民並未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受持續高溫天氣和乾旱的影響,德國農民不得不接受各種作物減產的事實。

據瞭解,自5月以來持續出現的異常高溫乾旱天氣已嚴重影響到德國農業今年的各項收成。德國農業部長克勒克納1日表示,將根據8月底發佈的年度農業收成報告決定出臺何種程度的救助措施。 5月至今,德國大部分地區經歷了長時間的高溫和乾旱。剛剛過去的7月更是酷暑難耐。據德國氣象局檢測,2018年7月是該國自1881年有經常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之一。

德國農民協會說,高溫和乾旱導致莊稼歉收,協會呼籲政府補貼10億歐元(約合80億元人民幣)。農業部長定於本週與內閣成員商討補貼事宜。

3. ADM第二財季淨收益實現5.66億美元

糧商巨頭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近日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ADM在截止到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中共實現淨收益5.66億美元,今年4-6月份,ADM的運營利潤(包括穀物貿易)達到1.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3倍。阿根廷的旱情和中美貿易衝突對ADM公司的貿易及油籽加工業務起到了提振作用。

ADM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uan Luciano說:“我們繼續推進公司戰略規劃的實施——優化公司的核心,驅動效益,進行戰略擴張——節省了超過1.5億美元的運轉費用,營養部門進行了3次業務收購,在海外成立兩家合資企業。” Juan Luciano表示,ADM的舉措加之強勁的全球需求使得公司在不斷變化的業務環境中前行,併為公司未來收益的增長鋪平了道路。

在油籽方面,ADM公司在二季度的運營利潤同比增加70%,至3.41億美元。得益於豐厚的利潤,中國對南美大豆旺盛的需求,ADM公司的油籽加工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Stephens公司的分析師Farha Aslam表示,受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ADM將巴西大豆出口到中國,同時把價格便宜的美國大豆加工成豆粕和豆油,因而從貿易衝突中獲益。

與ADM境遇不同,同樣捲入中美貿易爭端的邦吉公司近日公佈了公司第二財季的業績。邦吉在截止到6月30日的第二財季的淨收益損失為1200萬美元,而本季度的淨銷售額增加到121.5億美元,毛利增加至5.42億美元,對中美貿易形式判斷的失誤以及拉丁美洲的旱情導致了邦吉本季度業績的下滑,這也給首席執行官 Soren Schroder為扭轉公司業績帶來了壓力。

邦吉公司首席執行官 Soren Schroder表示,如果中美兩國的貿易戰持續進行下去,美國農戶難以指望其他國家的大豆需求能夠填補中國停止對美大豆進口造成的空白。Soren Schroder說:“這顯然是一個重大變化。”“正常來看,中國在第四季度和新一年的一季度會進口超過2000萬噸的美國大豆。中國中止進口造成的空白很難通過其他業務來彌補。”他補充說:“除非有重大決議通過,否則中國會繼續從巴西進口大豆,以此對抗美國。”

4. 緬甸一地區爆發豬瘟 已有13頭豬患病死亡

據緬甸中文網報道,緬甸實皆省格尼鎮區德民強鄉一週內多頭豬因患病死亡。

據畜牧和獸醫管理司的名單顯示,目前格尼鎮區已經有13頭豬因病死亡,相關部門得知消息後,迅速給其他豬打預防針,給養殖者提供相關養殖意見,協助養殖者共同打掃豬圈衛生。

據實皆省畜牧業和健康管理局局長名梭博士稱,從20日開始,就不斷有豬患病死亡,至於是什麼病,也還不確定。目前已經將部分死豬送至曼德勒的化驗室進行化驗,結果還沒出來。梭博士稱,“我們猜測,是天氣變化而引發的疾病,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預防工作”。

據瞭解,這不是實皆省第一次發生豬患病死亡的事件,早在2010間,部分鎮區居民養的豬患上藍耳病,這種病造成當時600多頭豬死亡。 據悉,因此次豬的患病傳染速度很快,為了降低傳染率,目前當地已經禁止了豬的買賣和運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