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购销市场低迷期将逐渐度过 价格或将迎阶段性上涨行情

小麦购销市场低迷期将逐渐度过 价格或将迎阶段性上涨行情

进入8月份以来,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继续保持平稳略有涨跌态势,由于收购主体减少,加之高温高湿等天气,使得囤粮主体的出售意愿有所增强,但收购进度上来看,依然比较缓慢,特别是传统的收购大省——河南、江苏、安徽等收购量同比明显下降。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7月31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3696.7万吨,同比减少1836万吨,其中:河北收购319.2万吨,同比减少68.6万吨;江苏收购927.8万吨,同比减少232.8万吨;安徽收购407.2万吨,同比减少415.4万吨;山东收购623万吨,同比减少81.9万吨;河南收购779.4万吨,同比减少965.6万吨;湖北收购118.1万吨,同比减少91.4万吨。

回顾整个7月份的收购进度情况,可以看出,在粮库轮换收购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市场上对于小麦的收购力度明显走低,每期统计的收购量也逐渐下降。其中,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7月1日-5日新增小麦收购量329.7万吨,7月6日-10日新增257.6万吨,7月11日-15日新增256.2万吨,7月16日-20日新增256.1万吨,7月21日-25日新增167.6万吨,7月25日-31日新增299.8万吨。

从价格上来看,目前河北地区的小麦收购价格多在1.24元/斤左右,山东地区多在1.20-1.235元/斤,河南的豫北地区多在1.20-1.21元/斤,属于价格上相对比较高的地区;其他麦区符合国标中等以上的小麦收购价多在1.15-1.19元/斤,另外,湖北地区等外的小麦价格多在0.75-0.80元/斤。

小麦购销市场低迷期将逐渐度过 价格或将迎阶段性上涨行情

国内这一价格行情与国际市场形成明显反差。从国际市场看,受主产国因不利天气可能导致产量下滑影响,包括乌克兰等主要谷物出口国可能会限制出口,使得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截至8月3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9月合约期价报收于558.75美分/蒲式耳,较7月27日的530.25美分/蒲式耳上涨28.5美分/蒲式耳,涨幅5.37%,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7月份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

国际市场的行情走势,难以对国内小麦市场形成传导作用。从后期国内市场看,预计短期内主产区小麦收购及价格仍难有大的变化,市场也不会出现大的惊喜,这其中,随着托市收购的弱化,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将成为影响小麦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而从面粉消费需求上来看,随着主产区新麦的逐渐消耗特别是质量好的小麦逐渐减少,在天气逐渐转凉、大中院校相继开学等带动下,下游市场需求将会逐渐好转,面粉加工企业阶段性的集中采购,将会对小麦行情特别是质量好的小麦价格起到提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