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宜兴紫砂壶,当属民间手艺“壶”中之最,在几百年制壶史上,辈出了许多善工善艺的杰出做壶人オ,当今顾景舟就可以称谓“壶艺”的大师,他一生勤勉研修壶艺,一生才华为壶而生,为壶而终,为壶艺的进步发展竭尽精力号称壶艺泰斗、壶艺大家,他的作品在收藏界享有盛誉,拍卖会上屡创佳绩,从目前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当代无人可替代的“壶神”,其众多门徒也成了壶界顶天立地的人物。他的作品在今壶界为从业者顶礼膜拜,尊为效仿典范,更有“粉丝”向顾老作品虔诚朝拜舞,作为壶艺前辈,晚辈只能高山仰止,对其在壶艺方面作出的成就后人应当感恩戴德。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顾老与我接触虽不多,但他的作品能说话,能与其交流,我想顾老是一个人,不是神,我们在学习顾老壶艺的时候,也要像顾老看别人的东西一样,能带着自己观点去看,不能人云亦云。看顾老的作品,不论是“仿鼓壶”还是“洋桶壶”,我们都能看出顾氏的风格韵味,我想这就是顾老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同与不同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定位,再原有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改良,使壶艺实现质的升华,从而形成自已的风格。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同的人对事物评价均会出现差异,这正是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规律,为了说明艺术具有个性偏好的特征及相互不同的表达方式,下面就顾老仿大彬“僧帽壶”作一些主观的看图说话。时大彬壶表面虽欠工,但气质好,大气奔放,如四大金刚,严肃庄重。大彬壶为求气势,强调了形线的挺拔,舒展了莲姆,强调尖咀,伸展了颈部,作品协调搭配,曲直有致,收放自然,顶天立地,仙风道骨。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顾老的壶精制俊秀如沉稳勇士,凝重精悍。顾老在仿制时,发现了他认为可改得更好的地方,如壶口沿莲改矮了一点,肩部腹部变化缓了一点,将原脚部直线改成了孤线,咀改得饱满厚实了一点。经顾老一改,弱化了时壶部分轮线尖异的锐气,作品做到了既轻巧又墩实,比例更协调,既大气又秀气。

壶“艺”的功夫在形外,就是讲的壶的文化内涵的运用。二位大师僧帽壶作品,形制完胜,内涵意境欠妥。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再来看邵大亨制“仿鼓壶”(宜兴陶博馆藏)和顾景舟制“仿鼓壶”,初看这二把壶,壶身相似,气韵各有风范,“仿鼓壶”在传统器形中是比较完美的经典器形。

大享“仿鼓壶”代表了当时壶艺的最高境界,具有大气练达,大度稳重,线韵流畅畅,咀把之间比例协调,具酒脱自然之美,尤其那壶把的反翘,好似拿着手绢叉腰的服务员,整体形态自若润厚高雅,较好的体现了珠圆玉润的特质,体现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完美性,就是这样把看似无可挑剔的仿鼓壶,顾老仍然能发现有改进的余地。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顾老的仿鼓,改进了大亨壶重心下垂,过于稳重,恬静之态,将壶身加高,底部视觉收圆上提,壶身自然舒展,使壶底线与咀把视觉线韵连贯一气可成成,口盖嘴唇减薄,调整了肩颈的空间,让肩部有担当力量,颈凹收紧,显示伸曲灵活,并将大亨壶把的反翘去除,使壶把回旋干净利索,并与壶嘴把气息连贯,嘴管采用自然弯曲顺勢与壶身相连,与壶把相呼应。

经这一改,顾氏浑厚柔绵,俊、巧、秀、美、雅风格自然豁出,一举成了当代壶艺经典,也成为了市场上竞相仿制经久不衰的流行款式。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每当有所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利好。如顾老的“仿鼓壶”虽具备了秀美、文人、僧人的儒雅气质,与邵大亭壶相比,顾壶少了邵壶的大气、浩气和一种大将风范,而邵壶则少了秀气文气。假如大亨壶称为大家国秀的话,顾老的壶乃是俊巧碧玉。二者各有长短。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谈顾景舟壶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假如顾老一味地崇拜前辈不为顾老有胆量、有能力,对前辈作品进行自信改良,并能超越,今天我们才有怀念顾老的理由,顾老才能赢得艺界的认可和尊重。

继承传统与改造创新,是文化艺术永恒的主题,前辈们在传承的同时也在创新,我们也要学习顾老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敢于对大师作品讲“不”,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传统的作品,从中探索建立自己的艺术“标准”。

制壶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是意识形态的科学,也是视觉艺术的科学,艺术需要用学识、用实践来实现文化艺术质的飞跃。向顾老学习的东西是多方面的,除严谨治壶外,还要学习他在文化艺术、学识方面全方位修练,厚积薄发,还要学习他通过认真实践来积累知识,提高鉴别赏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