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自動駕駛隱患大,竟把人當塑膠袋撞死

據消息人士週一報道,今年3月發生在亞利桑那州的一場致命車禍,是由於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出現了軟件故障而導致。據兩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優步的傳感器確實檢測到了赫茨伯格,她騎著自行車過馬路。不幸的是,在識別後,決策系統決定予以忽略,不採取車輛躲避措施,導致撞上而死亡。

實錘:自動駕駛隱患大,竟把人當塑料袋撞死

區分真實的物體和虛幻的物體是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軟件的最基本的挑戰之一。軟件需要檢測汽車、行人和大石頭等物體的樣本,並停止或轉向以避開它們。然而,可能還有其他物品——比如路上的塑料袋或人行道上的垃圾桶——汽車可以選擇忽略。

軟件設計者面臨著一個基本的權衡。如果軟件程序設計得過於謹慎,駕駛過程就會緩慢而顛簸,因為汽車會不停地減速,儘管這些物體不會對汽車構成威脅,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在相反的方向上調整軟件將會在大部分時間內產生平穩的運行,但風險是:軟件偶爾會忽略一個真正的物體。不幸的是,這次的“物體”是一個人。

就在5月7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發團隊“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開發了一款新的自動駕駛框架系統,該系統名為MapLite,它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無地圖的鄉間道路上也能進行導航。

實錘:自動駕駛隱患大,竟把人當塑料袋撞死

該團隊稱該系統可以通過GPS獲得汽車的地理位置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來識別最終目的地和汽車視野範圍內的“本地”目標。然後,這臺設備可利用其車載感應器,來生成到達這些地方點的路徑,並使用激光雷達來估計道路邊緣。這個系統預製了一些通用的、基於參數的模型,這些模型使得汽車知道在十字路口或特殊道路上該怎麼做。

該系統可能會幫助防止未來的事故發生,比如最近發生的涉及Uber自動駕駛汽車的死亡事故。

實錘:自動駕駛隱患大,竟把人當塑料袋撞死

未來出行美好構想中的“自動駕駛”,現在看,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相信也會在今後不斷的實踐中,找到更合適的解決辦法。只願,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新時代中,再不會有生命為此成為慘痛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